本帖最后由 Hug!Mom 于 2019-5-24 18:29 编辑
又到了三伏节气,炎炎夏日不禁谈虎色变起来。 今天,当我们坐在空调房里,吃着花色多样的冷饮时,你知不知道古人是如何防暑降温的?
古人避暑有神器,冰箱、风扇,还有ice-cream……
用铜冰箱住“空调房”
在没有电扇空调的年代,“冰”是古人降温最常用的物品。中国人“用冰”的历史很长久。《周礼》《诗经》中都有关于“冰”的记载。并且有了储藏冰块的专用器皿——冰鉴,其作用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冰箱。
▲看过电视剧《后宫·甄嬛传》的菇凉肯定见过这一幕——娘娘小主们的宫殿里总放着一坛解暑的冰块,古代居然也能存冰!
冬季储藏冰块到夏季用的习惯,在我国北方由来已久。《诗经·七月》篇有云:“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凌阴就是冰窖。由此可知,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国人对冰已经冬存夏用了。(我们古人智慧啊)考古发现,早在周代就已经有了用来贮存冰块的冰窖。明清时候,盛夏也会大量用冰。冰窖一般有官窖、府窖和民窖,《大清会典》中记录的清代在紫禁城、景山、德胜门外、正阳门外都设有官窖,共计18座,仅紫禁城中的冰窖就藏冰25000块。冰窖造型基本相同,采用埋入地下1.5米的半地下形式,长约11米,宽约6米,容积为330多立方米。这些冰块都是在每年三九御河起冰后,由采冰者凿成规定尺寸的方块拉入冰窖,待转年的夏天使用。隆宗门外西南的造办处附近就有一处冰窖。 上图是最早的“冰箱”——冰鉴,战国曾侯乙墓出土
古人就用冰窖来贮存冰块。根据现代考古发现,最早的冰窖出现在周代。当然,这种奢侈豪华的“电冰箱”只有官府才有,普通百姓是无法享受的。
在周代,有专职掌管藏品的官员“凌人”,每年夏季天子要向诸侯王赏赐“冰”,成为“颁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礼仪。这项习俗一直延续到唐代。
不过到了唐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冰”也进入了市场买卖,出现了专门的“卖冰人”。富足之家消夏用冰也成为常态。 ▲不要以为冰箱是近现代才发明的神物,古人早就鼓捣出冰箱的祖先——冰鉴了 除了用“冰”消暑,古人也有自己的“空调房”唐代有一种供人消暑的“凉屋”。它一般依水而建,采用水循环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将水中凉气缓缓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机械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沿檐而下,制成“人工水帘”,使凉气进入屋子。 元刘贯道 《消夏图》 《消夏图》中高卧的士人,一旁是执扇仕女。仔细看,画面左下角还有一盆降温用的冰。这可能是古代富贵人家最标准的“防暑降温”方式。
枕瓷枕睡凉席
造凉屋,得有钱,很多很多的钱!买能让人清凉的枕头就合算多了。
古人的凉枕五花八门,玉枕、瓷枕、石膏枕、竹枕、木枕、药枕等,啥样的都有。玉枕高贵上档次,贵族们喜欢。《开元天宝遗事》里说,虢国夫人有一个玉石做的“夜明枕”,晚上照得屋里亮堂堂的,不用点灯。
虢国夫人
瓷枕物美价廉,平民们喜欢。有的枕上还刻着诗句,比如“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很文艺,很浪漫,枕着睡觉,凉快。最有技术含量的是一种瓷质的“冷暖枕”:枕头中空,内有夹层,连着注水口,冬天灌热水,枕着暖和;夏天灌井水,凉爽宜人。 宋代瓷枕
夏天,凉席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古人管凉席叫夏簟(diàn)、凉簟。隋炀帝杨广超级会享受,“夏簟荫修竹,高崖坐长枫”,在竹林里铺张凉席睡觉,自在得很。凉席种类很多,有玉席、象牙席,还有猪毛席。
古画中的席子
史载,古人“取猪毛刷净,命工织以为席,滑而且凉”,取名“壬癸席”。“壬癸席”里含有龙涎香,能消暑毒。
唐代的“冰丝茵”也很稀罕。“茵”在古文中有席子、垫子的意思。有个老太太在街头贩卖旧凉席,要价五百钱。有个波斯人看见了,说:“这是冰蚕丝织成的,夏天铺上格外清凉。”遂慷慨地掏出千万钱,将旧凉席买走了。
穿葛布衣睡软烟罗
中国人对于穿衣的讲究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韩非子》中记载,在尧舜时代,就有了“冬日麑裘,夏日葛布”的穿衣讲究。春秋战国时期,葛布更是风靡一时的夏装布料。后来,唐朝诗人杜甫这样描写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生产的细葛布:“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可见其轻薄飘逸。
汉代马王堆出土的“素纱蝉衣”,共用料约2.6平方米,重仅49克,折叠后可以塞进一个小小的火柴盒里
在以开放著称的唐代,适合夏天穿着的轻衣也有了更进一步发展。据野史记载,唐代宫廷仕女穿七层纱衣,仍可隐约看见雪白的肌肤,令朝鲜使者叹为观止。
红楼梦
野史的记载也许有些夸张,但被誉为清代生活百科全书的《红楼梦》中也有一段关于“纱”的记载。这种被称为“软烟罗”的织物共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还有一样就是银红的,而银红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霞影纱”。奢华的贾府认为做衣服不够舒适,常用来做帐子或者糊窗。
吃冰淇淋喝酸梅汤
在今天的夏日冷饮中,冰淇淋无疑是重要的一款。冰淇淋三字,无疑来自于英语ice-cream的意译加音译。而事实上,很多人眼中的舶来品,却是地地道道的Made in China。据说,将这一发明传到欧洲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旅行家马可波罗。
其实,早在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的千余年前,南北朝时期的人民已经开始享用这一美味了。在当时,人们把这种食物叫做“酥”。“酥”最早就行于北方游牧民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就详细介绍了用牛、羊、马奶制作“酥”的过程,和我们今天吃的黄油、奶油很相似。
到了繁华富足的唐代,酥的花样就更多了,在动物奶油的基础上,加入了糖、蜂蜜等添加剂,并且经过冷冻处理,感觉和我们今天吃的冰淇淋已经没有什么两样了。
唐代壁画中饮食场面,桌案正中堆放的小山状食物就是“酥山”
在唐代的壁画中,也留下了不少“酥”的身影,它们通常被叠放成小山的样式,考究的还会缀以鲜果、花朵,因此,又被称作“酥山”。感觉有些像今天甜品店里的沙冰啊?
荔枝膏
到了宋代,市民经济更加发达,消暑饮品的种类也不断增多。当时北宋首都开封的大街小巷,一到夏天就会出现许多卖酸梅汤的流动小摊。《东京梦华录》就记载了一种叫做“荔枝膏”的饮品。名为“荔枝膏”,似乎是以荔枝为主料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荔枝膏”的制法,乃是以乌梅肉、切碎的去皮桂、熟蜜放在水中熬煮,再下砂糖、生姜汁,熬成之后添一点麝香拌匀。大约其香甜滋味近于荔枝,所以称为“荔枝膏”。
《槐荫消夏图》
清代的帝王子康熙皇帝以后,历朝历代,每年夏季都会离开故宫到颐和园、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去避暑。 ▲清代,皇帝喜欢在夏天去行宫避暑,凡是皇帝、后妃所在之处,必须在夏至前搭好脚手架,高过殿顶,顶上用苇席铺好,方便隔热。
▲【清帝行宫】:承德·避暑山庄
▲【康熙行宫】:五台山·菩萨顶
防暑汤 方组 香薷3钱,藿香5钱,茯苓1两5钱,陈皮5钱,扁豆1两5钱(炒),苍术8钱(炒),厚朴4钱(制),木瓜5钱,滑石1两,甘草5钱,檀香5钱,乌梅10枚,伏龙肝3两,黄芪3钱,麦冬1两,白术6钱(炒)。 以水熬汤。 防治暑病。 宫中旧例,夏月(5〜7月)于乾清宫、寿安宫、养心殿、颐和园等处发放暑汤,王公大臣、宫中人等用以预防暑病。
本方专为清宫发放暑汤而设。夏月土润溽暑,湿热熏蒸,故暑邪易于挟湿。贪凉露卧,不避风寒,又易兼表寒。暑热伤气,津液受灼,又往往出现汗多气虚等症。本方从《万病回春》十味香薷饮加味而来,具有祛暑解表、利湿和中、益气生津作用,为一涉及多方面治疗的祛暑方剂。
啃着西瓜的群众们,动动你们调节空调的小手,快给本文点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