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秋季”的时间划分
中医根据五运六气,把一年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季。这样每个季节是73天零5刻,春季始于“大寒”节,为木运,气候特点风多。夏季为火运,主暑热。夏秋之交,是长夏,为土运,主湿。秋为金运,始于白露前一周,终于立冬后4天,主燥。余下时间为冬季,冬季为水运,主寒。
另外,节到,必须气也到,才能说是进入了这个节气,才具有这个节气的气候特点。如时节已经到了处暑过7天以后,一个地方的人均有咽痒易干咳、皮肤干燥、鼻腔干燥、早起嘴唇干燥等情况出现,才可判断燥气已至。南北方地域有差别,北方燥气来得早些,南方燥气到的晚一点。所以“秋天”并非从“立秋”开始,“立秋节”和“处暑节”都还是在“长夏”季节。中医认为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均属于长夏季节。长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雨水最多的季节,具有闷热潮湿的特点,人在气交之中,最易感受暑湿之邪,最忌讳用滋阴润燥的治疗思路和药物。
二、秋燥的特点
秋,属阳明燥金,“阳明之上,燥气治之”。所以秋季以“燥”为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燥易伤肺津,秋风一吹,皮毛口鼻受之,易出现口舌、鼻腔干燥,皮肤干燥皴裂等症。其二,肺属金,秋季主燥金之气,同气相求,内外感应,故秋燥之气最易伤肺。秋燥之时,易患肺系疾病,出现咽干咽痛、干咳无痰、甚至咳吐粘痰带血等。同时,肺与大肠相表里,感受燥邪,也易出现大便干燥。其三,秋燥时气,如有秋燥时邪致病,此属“外燥”,治疗应以宣透燥邪为主,可稍佐滋润,决不可以过早、大量投以滋腻之品,更不可使用收敛止咳之法,每易闭门留寇,致病邪向内传变、发展,多致病情缠绵迁延,甚至转成慢性咽炎、支气管炎等。
三、秋燥的治疗经验
平素体质偏于阴虚内热之人,最易感受温燥之邪,所谓外燥引动内燥。秋燥为病,因早秋、中秋、晚秋的时令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所以治疗也有差异,现条析如下。
初秋之时,暑热之气尚未散尽,气温偏于燥热,属于“温燥”。外燥侵袭,肺气郁闭,加之暑热余气未散,多见咳喘无痰,兼有化热的趋势,如右脉滑大、舌苔黄燥、舌质偏红,口渴喜饮凉水,气粗气急,口臭,大便干燥等情况。故应以吴鞠通《温病条辨》之“桑杏汤”出入,治以宣透燥热邪气为主。
深秋时节,天气变冷,兼有初冬寒凉之气,虽为燥邪,多兼有外感风寒之邪的特点,古人称之为凉燥。治疗以《温病条辨》的“杏苏散”为代表,以辛温外散。
除了以上时段,秋季大部分时间是天气温和、秋高气爽,燥气中正、非寒非热,其时如外感燥邪,则是“平燥”。从临床来看,平燥的病人,反而更多见一些。对于平燥而言,如果机械地按照温燥或凉燥进行治疗,都不可能有理想的效果。所以医界有言,“秋燥不好治”,甚至有“久咳不治易成痨”的说法。在用药上,若清热过多则易损伤阳气,致使病情迁延;若药偏温则易加重燥邪,或助阳化火。故临证应多以平和宣散为治。针对这种平燥咳嗽的有效治疗方法,以桑菊饮去桑叶、菊花,加荆芥、防风等辛平宣透之品,名为“荆防饮”,治疗平燥咳嗽有特效。
若燥邪伤阴,致肺胃阴虚,见咽干口渴,干咳少痰或咳痰不爽甚至兼见咳血者,可予沙参麦门冬汤或麦门冬汤为主,兼肝火犯肺加黛蛤散,以清养肺胃、润燥生津。
四、秋燥的预防
秋燥,外可伤表,内可伤肺,因此,做好秋燥预防工作尤其重要。秋燥以伤人津液为主,可食秋梨汤以防秋燥。建议用梨时,应去核留皮,保留梨皮是以其专入肺经,性甘微凉,具有润肺止咳化痰之功;去核是防止走里。如兼有口红,便秘者,可以加食柿子(水果),不但能润燥,还有清热通下之力。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食用秋梨及柿子。若平时怕冷、精神疲乏,嗜睡、口不渴,大便经常不成形,甚至稀溏者,多为阳虚体质,秋梨清热,易伤阳气,此类人群不宜食用。很多人喜欢在秋天食用川贝雪梨汤或冰糖雪梨汤,用以预防秋燥。如果没有阳虚阴寒体质,并且没有外感燥邪、肺气郁闭等情况下,尚可一用。若表邪不解,肺气郁闭,则此物容易滋阴收敛,反致闭门留寇,邪难透表,延误病情。 作者/余秋平 整理/于泓、顾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