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防风 荆防散治四时外感
闲着无事,爷孙俩有时会在一起猜谜。
今天老爷爷说,小指月,考考你。
小指月马上凝神静气,说,老爷爷,请赐招。
老爷爷说,五月底,六月初,家人买纸糊窗户,丈夫出门三年整,寄来书信一字无。这里头有哪几味中药呢?
小指月,拍拍脑袋说,五月底,六月初,那是半夏。
家人买纸糊窗户,那是破故纸。
丈夫出门三年整,那是当归。
寄来书信一字无,那是白芷。
爷爷笑笑说,错了一个。
小指月一愣,不可能啊,这里面每个都恰到好处。
爷爷笑着说,家人买纸糊窗户,那是为了干什么呢?
小指月笑笑说,那是为了不让风吹进来,是为了防风啊。
爷爷笑笑说,既然为了防风,那你怎么没想到呢?
小指月笑笑说,看来又栽跟斗了,就是防风。
爷爷笑笑说,防风,顾名思义,就善于防范邪风干扰肌表。
这时竹篱茅舍门口外面响起了声音。
看来爷爷想要继续讲下去的兴头又得终止了,小指月早就习惯了,每每讲到兴头处,总会有病人前来求诊,不过也好,没病人时长知识,有病人时长临床技能,爷爷常说半日读书半日临床,学医之乐莫过于此。
这病人看上去有三十来岁,戴了一个头巾,一坐在诊台钱,大夫我头痛好几天了,一吹风就头痛得厉害,鼻涕忍不住得流。
小指月便问,你流鼻涕是清白的,还是黄稠的?
这病人说,很清稀,像水那样。
小指月马上在小脑袋中跳出,《黄帝内经》曰,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闭塞头疼身疼怕风,明显有风寒束表存在。
爷爷摸完脉后寻思了一下说,指月你说这该怎么办?
小指月说,用麻黄汤发发汗吧?
爷爷听后摇摇头说,现在夏暑,腠理疏松,不耐大汗,这脉浮中还带点弱,所犯风寒之邪并不太重,就用荆防散吧。
小指月马上写上荆芥、防风两味药,原来这就是疏散在表轻微风邪的最佳拍档。
爷爷常说,荆芥防风一配,就像窗户糊上一层纸,邪风就进不来了,别小看这两味药,轻微力道不大,就像纸片虽然薄,一手就捅破,但你糊在窗上,风就吹不进来。
所以这两味药,就像在人体外面布上一重金钟罩。
病人都觉得太快了,说,我这感冒都是来天了,就两味药那么一点,能治好吗?
老爷爷笑笑说,船重了,反而走得慢,船小轻如一叶纸片,反而能飞速前行。治疗无形的风邪,要用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法,用重了,反而不益于走表。
你看外面的鸟雀,羽毛多么轻啊,它才能飞得起来,你给它羽毛浇了水,粘上重物,它就掉下来了。
这病人听后,终于明白了,道,有道理,有道理!
小指月在旁边偷偷地笑,每次临床都发现爷爷都有奇奇妙妙地说法,让病人豁然开朗,安心服药。
如果病人一团不解,他都不能自信地服药,这肯定会影响到疗效。
所以爷爷常跟小指月说,中医来自于民间,还要回归于民间,你要用老百姓能听得懂的语言来跟他普及中医知识,那他就能很快接受中医,认可中医,受益于中医,感悟于中医。
果然,这荆防散一下去,当天喝完药,头巾就可以取掉了,身上微微出阵汗,鼻塞也通了,头痛也没了,身体怕风,酸痛之感也都消失了,真是诸症当先解表,表解一身轻啊!
然后小指月就在小笔记本上记下爷爷这次讲的:
如果四时感冒,畏风怕冷,汗出不畅,全身疼痛的,像这种外感表证,用麻黄、桂枝等辛温发散重剂,又嫌它力量太猛,用银花、连翘这些辛凉发散轻剂,又嫌它偏寒。
用荆芥、防风这荆防散,这辛温发散发表轻剂里头的最佳搭档,平和而有效,荆芥发汗散寒之力较强,防风祛风之力更甚。两者一配合,汗孔开,风邪寒气迅速出离体表,周身轻松,上下通调,病痛自愈。
七分饱与玉屏风散
防风能够防止外面的风邪内入,也可以通过巧妙搭配,可以防止里面的津液外泄,真是一物而二用,双向调节啊!
小指月就琢磨不透,这个能够祛风发汗的药,是如何治疗津液外泄的自汗呢?
有个自汗半边多的小娃子在他母亲的带领下,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
这小娃子让人看一眼就很难忘,原来他偏色晄白,整个人看起来有点虚胖。
爷爷还没搭脉,便问,这娃子是不是晚上容易踢被子?
那母亲惊讶地点点头说,是啊!
爷爷又问,这娃子平时是不是很容易感冒,着凉?而且不爱吃东西?
那母亲更是惊讶地道,是啊,是啊,老先生您怎么知道?
小指月也望向爷爷,爷爷断病向来都有依据,为什么临证还没搭脉,就能断出这娃子身体的一些不足?
爷爷知道小指月的疑惑,便跟他说,这很简单,我们中医诊断,不是搭了脉才开始,在病人踏进门来的那一瞬间就开始看病了,他的神态动作,言行举止都可以反映他的脏腑盈虚,经络通滞,气血状态。
小指月这才知道,原来爷爷自从病人一进门的时候,甚至连窍门那一刻起,都已经开始看病了。
比如窍门特别重的,气有余便是火,比如窍门很轻的,气不足便为寒,容易胆怯,比如走路拖泥带水的,往往气虚湿陷,讲话没精打采的,大都中医不足......
这时爷爷说,小孩子脾常不足,脾主四肢,主肌肉,虚胖的娃子脾虚,脾虚的娃子四时容易伤风感冒,小指月想到《黄帝内经》上说,四季脾旺不受邪。
这时他对爷爷的诊断,马上就融汇贯通,化为己有,心中一乐,便想我以后也学会这一招了,且看爷爷如何用药。
这娃子的母亲说,我这娃子很容易感冒,而且白天你看这汗水都收不住,拼命往外出。
老先生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这孩子还是脾胃虚,腠理不密,小指月你说说,为什么脾虚的娃子腠理就像千疮百孔一样,容易招风呢?
小指月笑笑说,我这几天重新复习《难经》想通了,《难经》上说,损其脾者,饮食不为肌肤。
这是说当小孩子脾胃受伤后,吃饭的营养,就不能充分地化为气血,肌肤腠理,得不到气血的供养,就会漏洞百出,邪风容易进来,津液也固密不住,容易往外跑。
老爷爷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那用什么药呢?
小指月马上在纸上写,防风、黄芪、白术,这三味药组成的玉屏风散。
这母亲看了后,皱了一下眉,说,大夫,这药我娃子以前也吃过。
看来久病成良医,你不解除她心中疑惑,她就不想再用这药了。
老爷爷笑着说,方药容易开,病人疑团难解。
于是难解归难解,还得解释清楚。
爷爷便说,你孩子以前吃玉屏风散,有没有用姜汁来调服呢?
做母亲的摇了摇头。
老爷爷然后说,玉屏风散要发挥最好的作用,妙在以姜为引,这个方子是金元四大家的朱丹溪所创,黄芪可以补气固表,强大卫气,小指月你说说,卫气起什么作用呢?
小指月便背起《黄帝内经》关于卫气的条文: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
卫气充,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
老爷爷点点头说,卫气是我们人体皮肤的屏障,就像国家的长城,具有防卫功能,可以保护身体,不受外邪侵袭,它在人体外面布上一重金钟罩。
黄芪就是专补卫气,能把千疮百孔的金钟罩,修复得密不透风,邪风攻不进来。
人体这层金钟罩之气一破,人体就容易反复感冒,被邪风干扰。
所以这娃子长期喂养过度,导致中焦脾脉缓弱,因为营卫之气都出于中焦,小孩子脾胃一伤,肌表卫气马上不足,容易气虚感冒。
你这娃子以后只能喂养到七分饱,那么这个病不用药,也会慢慢好。
做母亲的说,我以前都是把最好吃的给娃子,有几次都吃到吐了,都希望他快点长高。
老爷爷笑笑说,肥料过多伤庄稼根苗,饮食过度把娃子肠胃伤了。
你别小看反复感冒跟自汗不止,这都跟娃子平时脾胃的保养分不开啊!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老爷爷接着又说,小孩子的保养都应该遵循七分饱胜调脾剂这句话。
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肠胃一伤,邪风很快就进到身体里来。
所以小孩百病,应该以守住肠胃为治疗捷径。
然后老先生又交代她如何用生姜水来送服玉屏风散,再配合饮食七分饱,一个月后,娃子不再虚胖了,自汗也消失,自从吃了玉屏风散后,经常感冒的现象,都没有了。
小指月高兴地在小笔记本上写道:
玉屏风散乃为固表止汗之良方。
玉屏风散有防风、黄芪,就像在肌表布一重金钟罩之气,再配上白术能补脾虚,治疗小孩子脾常不足,外感风寒,气虚自汗。
用姜汁来送服,目的是通过生姜来加强发汗,把寒气往外排,然后通过玉屏风散再把千疮百孔的金钟罩卫气修复起来。可以说是先把风寒赶出去,再把长城修筑起来。
同时医嘱也很重要,没有七分饱的喂养观念,吃再多药也白搭。
这就是为何很多人用玉屏风散,效果不调理想,爷爷用往往能够用出理想效果的道理。
中气下陷泄不止
有个农夫平时喜欢吃生冷瓜果,这个夏季天天都吃。
终于有一天,吃完后腹泻十余次,真是好汉敌不过三泡屎,十余次的腹泻,让他肛门都脱垂下来,整个人一下子蔫了,卧倒在床,连坐起来都觉得没有力气,往日那强壮大汗的形象不见了,真是病来如山倒啊!
家里到处请医生,又是通因通用,用苦寒泻下法,又是收敛止泻,用炭类收涩药。
搞了十多天,越搞身体越没劲。
现在喝点粥水都拉肚子。
于是他们不得不到竹篱茅舍把爷孙俩请下来,总不能够把病人担到山上去吧。
小指月用力地沉取脉象,摇摇头说,爷爷这脉怎么这么难摸?
爷爷笑着说,像泄气的皮球,都补不起来了,这球还能弹吗,当然弹不了了。
家人听了大惊失色,以往无药可救,着急地说,老郎中,你就出出主意吧,这整个家还要靠娃子他爹支撑着呢?这梁柱可不能倒啊!
老爷爷点了点头说,是不能倒,他长期饮食生冷瓜果,生冷伤脾阳,脾主湿,脾阳一伤,清气不升,湿陷下焦,所以肠胃湿泻不止,应该升阳除湿。
小指月点了点头说,我明白了,《黄帝内经》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泻。湿盛则濡泄,应该把清气给升起来,把下陷的脉势提起来。
老爷爷又问,那用什么汤方最能够直接把下陷脉势提起来呢?
小指月笑笑说,中气不足,脏腑下垂,清气不升,用补中益气汤。
老爷爷点了点头说,还要加进一味防风,这样清阳能出上窍,清浊不相干扰,中气得补,泄泻可除。
一剂下去,泄泻止,胃口开,三剂下去,就能下地活动,又可以干起活来了。
小指月便在竹篱茅舍问爷爷说,为什么前面那么多张处方都治不好他的病呢?
老爷爷笑笑说,不是病难治,而是药难以对证。
不是药难以对证,而是书读得少。
有病不能治,皆因少读书。
吴鞠通取补中益气汤加防风,升清阳以止泻。
孙一奎治泻取苍术防风汤,亦以防风能升脾阳而止泻。
小指月听后恍然大悟说,原来爷爷不是随意加进防风的,早就胸有成竹,补气把下陷脉势往上提,再用防风升清阳,使清浊分,泄注止。
然后小指月就在小笔记本上写道:
脉势下陷泄不止,升阳除湿效果良。
补中益气加防风,古籍里头有妙方。
防风配枳壳治中风肠痹
爷孙俩又背着小药蒌采药去了,路上碰到一个农夫。
农夫隔远就喊道,老先生,请慢走!
爷孙俩停了下来,只见那农夫一路小跑过来,气喘吁吁。
小指月便说道,大叔,别着急有话好说。
那农夫深呼吸了几口,才说,老先生,我家老人半个月前中风,卧病在床,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大便,胃口也不开,那些医生说,这屎屙不下来,堵都会堵死,所以给老人家吃了好多润肠丸,大肠都没有动静,会不会里面肠子也中风瘫痪了呢?
老爷爷二话不说,用竹杖指着前方,示意这农夫在前面带路,去瞧瞧。
在昏暗的小卧室里,一个老人家盖着一张薄薄的被子,卧躺在那里,不断地呻吟着。
满堂的亲人没有一个感受不到那种痛苦,也跟着叹起气来,大家都想着这应该救不过来了,请了那么多医生,不如准备后事吧。
小指月早就见惯了这种场景,他想起《大医精诚》上说的:
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
如果一人卧病在床,脸朝着墙角,痛苦呻吟,整个家都没有欢笑了,都吃不下饭。
所以说疾病不单是病人自己在受,整个家庭都在受,如果医生能把病疾治好,治的不单是病人,更是整个家庭啊!
小指月把完脉后,疑惑地说,奇怪,这中风后,怎么脉象还这么有劲,好像有股气想冲出来,又冲不出来?
爷爷先问了一下,这几天大小便怎么样?
家里人说,小便只能排一点点,都没吃什么东西,当然排不出了。大便嘛,自从中风后,都没有拉过屎。
爷爷便说,指月急则治其标,现在什么最急呢?
小指月寻思了一下说,《黄帝内经》曰,小大不利,当治其标。没有什么比大小便不通更急的了。
这家人接着又说,为什么吃了这么多润肠的药,大便还没下来呢?
小指月把药单拿过来看,都是火麻仁、当归、白芍、杏仁、郁李仁、松子仁等滋阴养血润肠的。
老爷爷寻思了一下说,这脉气郁闭,先要调他气机生姜爱你个,清浊不分,阻在那里,连屁都放不出一个来,连食物都运化不了,这些滋润之药,也难以取效啊!
于是老爷子一反常规,开了防风、枳壳、甘草三味药。
叫病人家人立马去抓药来打粉,用米饮每次送服两钱。
这家人下午就把药弄好,一吃完,肚子显示转气,咕噜咕噜响,然后放臭屁,卧床的老爷子,还没来得及说要拉屎,那大便就像箭一样冲了出来,拉得满裤满床都是。
真奇怪,这一泡屎拉下来后,胃口也开,晚上喝了稀粥一碗,就沉沉地睡过去了,第二天醒来居然可以讲话,没有再呻吟痛苦了,神志也清醒了,就是还不能下床走路。
再调了几天后,居然可以拄着拐杖走几步了。
家里人本来都准备后事的,这老爷子命不该绝,在死亡的边缘里头捡回来一条命,又活了好几年。
小指月很奇怪地问,爷爷为什么没有用一味泻下的药,也没有用润肠的药,把他大便疏理通畅了呢?
大凡治病,先调其气,次疗诸疾。
这是《此事难知》里头的重要观点,你不要只看到他中风便秘,要看到他脉气郁闭,上下不得,清浊不分。
所以这时用防风升清阳,枳壳降浊阴,甘草为和中之国老。
这样清浊分,升降恢复正常,气机能转起来,马上就打屁排便了。
然后爷爷又把《简便单方》拿了出来给小指月看。
小指月一敲,马上拍拍大脑,笑笑说,有病不能治,皆因少读书。爷爷治病都是书中来的道理啊!
只见那《简便单方》上记载:
消风顺气,治老人大肠涩秘,用防风、枳壳各一两,炒过,再配合甘草半两,打成粉末,用白汤每次调服两钱。
小指月又读了好几部古籍,发现防风配枳实(壳)能通便,这可是一组黄金搭档。升降脾胃气机非常好的妙对。
于是他在小笔记本上写下:
《太平圣惠方》搜风顺气丸用防风升脾之清气,配枳壳、大黄以宽肠顺气,治中风而引起的风秘、气秘,使清阳升而浊阴降。
同病异治——病同机不同
有两个带下的妇人,都是苦不堪言。
爷爷给一个用上单味防风丸,另一个则用上单味黄芩丸。
结果两个都治好了。
小指月就不解地问,为何同样是带下不止,还伴随漏下,用药差别这么大?
爷爷跟他说,两个人的脉势你摸了没有啊?
小指月慢慢回想起来说,一个脉势亢盛,跳得比较快,一个脉势缓弱,力量不够。
爷爷这时笑着说,问题就出现在这里哪个脉势亢盛跳得快的,带下黄稠,血色偏赤,而另一个脉势缓弱,力量不够的,带下清冷,血色清稀。
你看她们两个同样是带下崩漏病,是不是完全不同啊?
小指月点点头说,难道这就是爷爷常说的同病异治?
老爷爷又点点头说,黄芩泄肺火,所以六脉亢盛,崩中漏下黄赤,肺火一收,降本流末,其病自愈。
防风能升提气机,所以脉象濡缓偏弱,乃脾虚湿陷,清阳不升,所以湿漏下焦,故带下清冷稀白,这时以风药升阳,唯风可以胜湿,阳可以制阴。
这样地气上而为云,那地下自然干爽了。
小指月听后豁然开朗,如醍醐灌顶,就一味药,完全相反,却治好一样的病,原来它们病机是相反的。
随后爷爷把《本经逢原》翻给小指月看,小指月把小笔记本记下:
治妇人风如胞门,崩中不止,漏下潮湿,独圣散用一味防风,风能令水干,面糊酒调为丸服。然唯血色清稀,而脉浮弦者为宜。
如血色浓赤,脉来数者,此上焦有热,用一味黄芩丸主之,不可混也。
风药润剂与咳门第一神方
众风药皆偏于辛散,唯独防风多了份甘润。
故防风乃风药中润剂。
小指月对风药中润剂不是很理解,便问爷爷。
爷爷笑笑说,你去嚼一嚼就知道了。
小指月马上从药柜里拿下防风,还有其他的风药,比如羌活、柴胡,发现防风嚼在嘴里有股甘甜味,果然有滋润的感觉,而柴胡、羌活类的风药,嚼起来却干瘪瘪的。
我明白了,这一尝就知道。带有滋润的风药,这就是防风啊!
难怪古籍上说,一般风药容易伤津,所以不可过用,而防风为风药之润剂,没有那么干燥,却不用担心伤津之弊。
小指月又问,为何爷爷喜欢用防风呢?
爷爷说,你看刮一场风,没有点些牛毛细雨来,那就是纯粹地刚风,如果是代谢牛毛细雨来,这就是柔软的风,柔软的风,连风带雨,滋润大地,可以苏醒五脏六腑,制造一股生发之气,就像春风又绿江南岸一样。
小指月马上会意说,难怪爷爷那么喜欢用防风,非独用防风祛风也,更用防风来给身体,制造一股生发之气,使身体有生生之机。
爷爷点点头,他对小指月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反应,甚是满意,确实这防风非同小可,它在很多名方里头,看似没什么特殊的位置,但往往少不了它。
就像春风春雨,看似容易为人们忽视,如果没有春风春雨,那柳条何以能绿,燕子何以归来,青蛙何以跳出。
小指月拿着荆防败毒散,问爷爷说,爷爷,你说这荆防败毒散是咳门第一神方,很多别人治不好的咳嗽,你都用这个治好了,这是什么道理?
老先生笑笑说,荆防败毒散,原本是益气解表的方子,喻嘉言用它来治疗外邪陷里而成痢疾,通过疏散表邪,畅通里滞,令清阳出上窍,泻痢自止,他称这种治法为逆流挽舟,对于各种大便不成形,湿浊下注引起的泻痢,我们用之效如桴鼓。
但我们更用它来治疗肺气不宣引起的咳嗽。
小指月把荆防败毒散一背,便跟爷爷说,这里面都是一派风药为主,不是像紫苑、百部、冬花之类止咳的药,如何能成为咳门第一神方呢?
爷爷喜欢指月善于刨根问底的精神,因为学问学问,你想学好就得善于层层往深处问。
然后爷爷便引用《黄帝内经》说,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
小指月还有些不明白,爷爷笑笑说,真传一句话,说到这点子上来了,还想不明白吗?
你到外面去观观天吧!
小指月求知欲很旺盛,他不知道为何爷爷总是说到关键的时候,就叫自己去琢磨,不直接把答案公布出来,有时琢磨个好几天,也琢磨不出个所以然。
今天小指月只好卷着小嘴,到外面上观天了。
一走到竹篱茅舍外面,他看到天气正好有些阴沉,有点烦闷,好像要小雨一样。
然后往天空一敲,云层挺厚的,还有点乌云。
他边想边琢磨,什么叫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呢?
爷爷这句话里头肯定有玄机,讲到风,又讲到云,又讲到苍天,是什么道理?
小指月边踱步,边沉思,这时一阵微风吹过来,心中一派舒畅,小指月再抬头往天空一看,发现天上的乌云渐渐被风吹散,原本有些昏暗,想下雨的,突然拨开乌云,而见晴天。
小指月接着又想,为什么会晴空万里呢?原来乌云被拨走了。
那是谁拨走了乌云呢?是风!没错是风!
指月一拍大脑,高兴地跳起来。
我想到了,我想到了,他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这一想通,比爷爷给他多少糖果都来得高兴。
爷爷在竹篱茅舍里头呷着他的清茶,隔老远都听到小指月欢快的叫声,便微微一笑,他知道小指月已经想通了。
他知道蛹已经咬破茧的包裹,钻出来,能够自由地飞翔了。
爷爷一直都在教指月一种思维,老人家认为,掌握一种感悟天地之道的思维,远远比你学富五车满腹经络更重要。
所以他欣慰地舒了一口气,深邃的眼神好像透过屋外,望向了小指月,望向了远远的蓝天白云。
小指月在他小笔记本上赶紧记下了这次的感悟之旅:
荆防败毒散乃咳门第一神方。
里面纯粹用一派风药,通宣理肺,治疗的咳嗽是属于肺气郁闭的。
肺气郁闭就像乌云遮天,肺主天气,这时风药进来就像清风荐爽,把乌云吹开,重见蓝天,恢复肺气通宣不为浊阴所郁闭的生理特性。
所以大气一转,病邪乃散,肺气一畅,咳嗽乃去。
@无以为祭不祭 263楼
指月樓主,我有一事請教,我兒子每年身上都要出毒氣,從生下來開始,其後七八年不僅頭上起毒氣,醫生說是溢脂性皮炎,俗稱辣子,但是也沒大碍,醫院開的藥也能給治沒,但不能斷根,這兩三年,頭上倒是少多了,但身上漸多了,總的來說,一年要發兩次,這不這兩天又有了,我用野菊花根,枸杞樹根燒水洗澡,也能漸漸好,我就想不明白,他是身體里那個臟腑不排毒嗎?你給說說發病原理唄,先謝謝
-----------------------------
什么叫毒气?什么叫脂溢性皮炎?为什么叫辣子?
这些看似复杂的疾病,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脏毒往皮肤肌表出,往外越。
所以两个问题要理顺。
一个是为什么有脏毒,另一个是脏毒应该往哪里去。
小孩子后天的脏毒主要来源于食物跟空气,也就是消化系统跟呼吸系统负担过重。
当消化不良时,或饮食过饱,这些营养非但不能被身体彻底炼化吸收,反而会变成湿毒而泛溢肌表。
这叫浊阴不降。
脏毒应该往哪去,中医认为脏邪应该还腑,交给六腑胱肠来排出体外,才是正道。
就像你加洗手盆有一天发现怎么洗锅水倒下去都往外溢,你再仔细检查,发现大量菜叶渣滓在下面堵住了,一旦把这些菜叶渣滓清开,所有外溢的浊毒,洗锅水纷纷都从中间那条管子收下去,然后从下面撤出体外。
所以脏毒重,往外溢的娃子,要少荤多素,而且要七分饱。
这才是保护肠胃通降功能的正道。
8、羌活
后脑勺痛用羌活
竹篱茅舍传来小指月背诵《治病主药诀》的声音:
头痛必须用川芎,不愈更加引经药。
太阳羌活少柴胡,阳明白芷还须着。
太阴苍术少细辛,厥阴吴茱用无错。
巅顶之痛人不同,藁本须用去川芎。
肢节之痛用羌活,祛风祛湿亦其功。
......
......
咚!咚!咚!
传来重重的敲门声,一个大叔低着头,边捶着脑袋边走进来。
小指月把他领导诊台前,问他大叔你这是干什么呢?
这大叔皱着眉头说,我这头痛得要命,昨天晚上就痛到现在。
老先生便跟小指月说,头痛应该先问什么呢?
小指月说,问部位,大叔你是哪个地方痛得最厉害?
大叔还是皱紧眉头,又咬牙切齿,好像苦大仇深的样子说,后脑勺这里非常痛好像被杖击打一样。
老先生又跟小指月说,这是什么经所过呢?
小指月说,后脑勺,是足背膀胱经。
说完小指月还把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背了出来: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夹脊抵腰中......
爷爷点了点头说,除了问部位还要问什么?
小指月笑笑说,最重要的还要问清楚病因。
然后小指月就问,大叔,你昨天有没有着凉受风啊?
这大叔点点头说,昨天中午太热了,我就在靠窗的一张椅子上睡着,我把头放在窗口上,后脑勺直接对着窗口吹,醒来后觉得有些不舒服,一到晚上,就痛得要命,昨天整晚都没有睡好。
然后小指月一号脉,脉浮,一看舌苔,舌苔薄白,点了点头说,爷爷,这个我会治,足太阳膀胱经受寒,为风寒所击,寒主收引,不通则痛,太阳膀胱经主表,其在皮表者,汗而发之,直接用走足太阳膀胱经的风药羌活就可以了。
《珍珠囊》曰,羌活主太阳经头痛,去诸骨节疼痛。
老先生点点头说,不错,就是这么看病,然后小指月给大叔包了一小包羌活粉,回去叫他拿点酒来冲服。
大叔先是一愣,他说,老先生,你怎么还没下手,你小徒弟给我看病管不管用啊,我这头痛可厉害了。
老先生笑笑说,小火不可轻视,小王不可小瞧,小郎中不可小觑,你回去放心吃药吧!
这大叔虽然还有些疑虑,但既然老先生都发话了,也不好再说什么。
拿着药回去,用酒一送服,被子一捂,马上出了点小汗,特别是头颈背那一块衣服都有点湿了,这大叔心中一想,这小郎中真不简单,走的时候交代我说,回去用温酒送服药散,然后被子一盖,这背部马上就会出些汗,而且出完汗,头痛就好了。
真是名师出高徒啊!
这大叔汗水一出,整个头部寒气一解,身体就像松绑了一样,第二天还特意上竹篱茅舍来道谢,这些村民都很朴实,一旦吃药治好病后,都非常知道感恩,一定要前来致谢。
小指月在他小笔记本上记到:
膀胱背表寒气加,后脑勺痛如杖打。
其在皮者用汗法,此时使用羌活佳。
若是加酒把汗发,寒散痛止效堪夸。
寒包火的扁桃体发炎
有个小伙子,最喜欢吃炸鸡腿,天天路过集市,都要买一个来吃。
十七八岁的身子,就吃得胖墩墩。
家里条件好,经常零花钱都用不完,而且这小伙子吃完炸鸡腿后,还很喜欢买一瓶冰水来,这样就觉得吃起来很冰霜。
自从养成这习惯后,每隔一两个月,就要发一次扁桃体炎,感冒发烧,而且一烧就很厉害,咽喉红肿热痛,最严重的时候,粥都喝不下,家里人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治好过后一两个月又要复发一次,最近复发的间隔时间越来越短,而且症状越来越重,每次没有十天八天都好不了,严重影响了学习。
这一次最严重了,三四天咽喉肿到话都说不出,只能喝些水,米粥下去都很难咽下。
医生用大量泻火的药,发现还是没法打开咽喉,所以都摇摇头说,没办法。
这样搞了十几天,人都瘦了十几斤,形容憔悴,颜色枯槁,家里人更是焦虑着急。
他们一起到山上请爷孙俩下来。
老先生一看这情况,心中就有底了,他在那里寻思,不是因为被这个病所拦住,而是他在想,如何让这个病以后少发作,甚至不发作。
父母急得汗湿了衣服,焦虑地问,老先生这娃子怎么咽喉一次发炎比一次重,会不会是肿瘤癌症呢?
老先生叹了一口气,这时不单做父母的大惊失色,连在床上的小伙子,更加失魂落魄,因为他听说,如果在老先生手中都拉不回来的话,那再请别的医生也很难了。
这时老先生说,想要治病,要知道病是怎么得的。
父母急着问,那先生认为娃子是怎么染上这病的呢?
老先生说,这病不是别人传给他的,而是他自己招的。
自己招的?做父母的身是不解。
老先生接着说道,这娃子左寸肺脉洪数,左寸主肺与大肠,这娃子肺跟大肠有积热,肺通过咽喉来通天气,大肠通过肛门来接地气,所以这娃子连呼吸都是热臭的,大便肛门也烁热。
做父母的都往床上看自己的儿子,这时小伙子猛地点头,认为这老爷子说得极是。
老先生继续说,为什么肺跟大肠如燎原之火呢?你是不是经常吃烧烤辛辣?
孩子的父母点了点头说,经常给他零花钱买炸鸡腿,还要拌些辣椒来吃。
老先生点点头说,这就是反复得扁桃体炎咽炎的根源。
中医认为辛走肺,辛辣烧烤之物,佷容易把肺跟大肠津液烧干,肺津一干,咽炎扁桃体炎就起来,肠津一干便秘痔疮肛裂出血纷纷也来了。
你以后能不能够做到不吃这些东西啊?
病都到这个份上了,全家人都猛地点了点头,包括在床上的小伙子,确实十万火急,你叫他以后只吃清斋淡饭他也同意啊,在生死关头,医生只要能救他,说出的话,病人没有不像圣旨一样接听的。
老先生又叫小指月仔细体察一下脉,小指月点了一下头,说,咦!这脉怎么还带点紧呢?
老先生笑笑说,问题就在这里,还有外寒。
这小伙子一定还不止是辛辣烧烤之物所致,还经常饮食生冷之品,导致肌表咽喉收缩,把毒火闭在那里,所以前面医生用大量泻火之品,病不能把毒火泻出来,因为他们只看到脉势洪数的一片,没看到还浮重带紧,有寒气包裹住欲火。
这种寒包火之象,必须向外解散寒邪约束,向内倾泻毒火。
然后老先生又说,以后连冰冻可乐凉饮都要少喝了,越喝你咽喉气血越不通畅,咽喉就会长息肉长包块,最后堵在那里,饭都吃不了,饿都饿死你。
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病是烧烤加冰饮造成的。
知道病因,要下手治疗就好办了。
老先生只见小指月开三味药,羌活五钱,蒲公英、板蓝根各一两,水煎服。
这么少的药,而且还只开三剂,管不管用啊?
做父母的赶紧把药抓回来,立马煎了给娃子喝,一剂发烧退,二剂咽喉开,能够吃点粥饭,三剂下去,病去如失,不再反复。
三天后,这整家人都上竹篱茅舍来答谢,老先生笑笑跟他们说,不用答谢了,记得下次不要把身体搞得乱七八糟,又叫医生来给你们收拾残局。
零食养病不养命,要爱护自己的身体。
小伙子听了点了点头,果然以后就很少再吃煎炸烧烤跟冰冻饮料了。
因为都是聪明人,知道病根后,如果还不知悔改,就像踢到大脚趾后,还不知把脚抬高,那病苦医生不能帮你代受,只有自己亲自去承担。
小指月马上在小笔记本上写道:
治疗感冒发热,扁桃体炎,羌活五钱,蒲公英、板蓝根各一两,水煎服。
羌活能外散风寒,以解除肌表被寒冷凉饮所伤。
板蓝根、蒲公英能内清毒热,解除整条消化道被煎炸烧烤辛辣所烧灼的痛苦。
这样解表清里,才能够把寒包火之症彻底瓦解。
羌活胜湿汤与调琴
小指月正在背《黄帝内经》里的病机十九条。
帝曰:“愿闻病机何如?”
岐伯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瘈,皆属于火(心);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燥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故大要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
......
......
这时有个妇人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
她进来时整个颈肩都直直的,好像机器人一样,不能随意左右转摇,弯都弯不了。
小指月问她,怎么回事啊?
这妇人说,我经常做刺绣,近来又赶织了几套毛衣,前两天刚做好,给客人送去,回来时,下了几场大雨,不小心被淋湿了,以为没事,没有及时换衣服。等吃完饭才烧水洗澡,一觉醒来,这脖子就弯不了了。
老爷爷察色按脉,又看了她舌苔白腻,心中便又底,说,你这颈椎病时间都不断了。
这妇人点了点头说,是啊,我常年做刺绣,织毛衣,早就知道自己颈部不行了,但人家都喜欢我的刺绣跟毛衣,我一天到晚都做不完。
老爷爷笑笑说,这是好事啊!技术高超,能够得到别人的欣赏。
这妇人又苦笑着说,好是好,但每天的订货都没完没了,经常被客人催,有时我彻夜赶着去做,都赶不上。
老爷爷笑笑说,你织毛衣是为了什么呢?
这妇人想了想说,是为了生活好啊!
老爷爷又问,福兮祸之所伏,你现在操劳过度,把身体搞坏了,这样生活就能好吗?
这妇人寻思了一下,点了点头说,这倒也是。
老爷爷又笑笑说,你那么拼命地去赚钱,不顾自己身体,到后来把自己搞得虚劳了,那倒时你赚的钱都不够医药费呢!
这妇人听后茅塞顿开,恍然大悟,说,老先生教训得极是。
老爷子又笑笑说,做事情,要张弛有度,才能长久。
然后老先生还怕这妇人回去后又把良言抛在耳后,于是随手把竹篱茅舍墙上挂的一张古琴取下来,这琴弦还没上紧,松松垮垮,弹了几下,声音不清亮。
然后便问妇人说,你看看这琴弦没上紧,弹起来怎么样啊?
这妇人说,弹不出好的声音哦。
老先生又说,这琴弦如果上太紧,怎么办?
妇人笑笑说,那弹不久就会断咯。
老先生哈哈一笑说,不紧不慢,才能弹出绝妙音。
说完便调到最合适的松紧度,抚了几句高山流水,听者莫不心旷神怡,如入深林,如坐江边,脑中的弦顿时松了下来。
这妇人惊讶地说道,奇怪,怎么一下子脖子没那么僵硬了,好像放松了一些,老先生笑笑说,我看你现在虽然在我这里看病,但你的心却在织毛衣,你的心如果没放松的话,你的颈部肌肉永远都是僵硬绷紧的,只有心脉松通,筋骨才会柔和。
妇人听完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看来她在想,是时候要多给自己休息放松放松了,不然的话,像织布机一样,把线拉得太紧就断了,真的得不偿失啊!
老先生知道目的已经达到,便跟小指月说,颈部为什么会僵硬呢?
小指月马上背《病机十九条》说,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那该怎么办呢?
小指月笑笑说,还是老样子,用老方子,《脾胃论》的羌活胜湿汤。
老爷爷默许地点了点头,原来估计上认为羌活胜湿汤,治疗肩背痛,不可回顾,有神效。
这肩背一派湿浊痹阻经脉,为风能够胜湿,用一派风药把气血吹通,这样血脉周流,其病自愈。
小指月在淡黄的宣纸上,把七味的羌活胜湿汤写了下来。
羌活、独活、防风、蔓荆子、藁本、川芎、生甘草。
这样三剂药下去,这妇人浮紧的脉,马上变柔缓,肩背的风湿发散出去后,筋骨就柔和了。
真是心脉松通柔缓,筋骨就不僵硬啊!
这时小指月又在小笔记本上记载《脾胃论》曰:
肩背痛,不可回顾,或背痛项强,腰肾难以转摇,此太阳经气郁不行,当以风药散之,羌活胜湿汤主之。
穿裙子与痛经
有个妇人,少腹刺痛,有两三个月,每次月经来都有淤血块,这三个月换了三个医生,除了活血化瘀,就是疏肝理气,要么是温经通脉,吃药的时候会好些,一不吃药少腹又痛,甚至连平时都开始痛起来。
医生们都说,这病如果反复用药治不好,说明子宫里头可能长了一种叫积聚的包块,不是一般药物能够打下来。
这妇人听后,大惊失色,自己还年轻,如果子宫长了包块恶变,连娃子都长出成,这该如何是好?
这样一边腹中疼痛加剧,一边心理压力变大,两方面纠结下,居然搞得惶惶不可终日,正常工作生活都不能,她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
小指月边摸脉,边问道,这脉浮紧这么厉害,怎么前面医生开那么多活血化瘀的药呢?
老先生笑笑说,医生开的药并没有什么大问题,这妇人跟小指月都疑惑了。
妇人说,既然没有大问题,怎么治不好我的病?
老先生笑了笑说,你这病多找几个医生开药,也治不了。
这妇人听了更是大惊失色,连老先生都说治不了,我可该咋办?
老先生看了看说,你们怎么老去关注这病怎么治,从来不去关注这病怎么得?
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妇人说,那我是怎么得这病的呢?
老先生接着说,你穿裙子有多久了?
小指月一直都没有注意到这妇人穿裙子,而且穿裙子跟得病有什么关系?
这妇人说,我常年喜欢穿裙子,即便是天气转凉,我也觉得穿裙子漂亮。
老先生笑笑说,实话跟你说,你这病就是下半身长期着凉引起的。
妇人听后说,着凉,我不太明白?
老先生说,前几天有个小伙子天气热,喜欢吹凉风,经常抱着一个风扇吹到通宵,吹了段时间,就经常感冒头痛,吃什么药都不管用,好了又犯,后来叫她家里人把风扇拿走,睡觉时别对着吹,就没有再头晕头痛感冒过了。
后来这小伙子死性不改,就是喜欢贪凉饮冷,他自作聪明,既然不能对着头吹,我吹脚行不行啊,于是把风扇对着脚吹了整个晚上,结果怎么样呢?
那妇人也想知道结果。
小指月也知道这件事,便接上去说,这位哥哥后来肚子经常痛,又来找爷爷看病。
爷爷问他,风扇吹头了没有?
他说,没有。
爷爷又问,风扇吹脚了没有?
他点了点头。
把风扇拿走,就是把脚下受凉拿走。
然后再包了一点羌活给他吃,肚子就不痛了。
可见脚部长期受凉,招风冷,毛孔一收缩,肚子会痛的,你看那些经常下水捕鱼的渔农,他们只是脚泡在水里,但却经常不是腰痛就是肚子痛。
这是水寒循经从肢节传入膝盖脏腑。
这妇人听了后,松可口气说,要不穿裙子太简单了,我回去马上换件长裤。
随后小指月就包了几包羌活给她,叫她拿回去用温酒送服。
随后肚子就不痛了,而且第二个月再来月经时,也没有血块了。
找到了病因,远远比找十个名医,对根除疾病更有益,这就是为何一个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医生,平平常常的草药,都可以发挥到神神奇奇的效果。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上写道:
《神农本草经》记载,羌活主风寒所积,女子疝瘕,能止痛。
《药鉴》上说,羌活乃足太阳经之君药也,气味雄烈,大有作为,辛温发散,故小无不入,大无不通,能散肌表八风之邪,善理周身百节之痛,排巨阳肉腐之疽,除新旧风湿之症。
为什么穿裙子腿受凉会痛经,因为太阳膀胱经受寒,周身肌表毛孔都会收缩,一收缩,月经就排不顺畅,这时不通则痛,一旦用羌活把毛孔打开,把浮紧的脉象解开,腹中瘀血自然下来,痛经腹痛也就消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