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是传统的风水学的核心概念,时时处处无不谈到。那么何为"气"?有学者指出,这种神秘的"气",其实就是超微粒子,是场,是电磁波,其主要是根据是荣获诺贝儿物理学奖的两位美国射电天文学家的科研成果。
1978年,美国两位射电天文学家--彭齐亚斯和威尔逊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瑞典科学院的颁奖决定这样评价他们的发现:"彭齐亚斯和威尔逊的发现,是一项带有根本意义的发现:它使我们能够获得很久以前,在宇宙创生使其所发生的宇宙过程的信息。"
两位科学家的发现过程是这样的。1964年,他们在新泽西洲架设卫星通讯天线时,收到了来自天空的3.5K(K是绝对温度,273K为摄氏零度)的干扰信号(因温度较高,电子运动越剧烈,干扰信号也越大,所以用绝对温度表示干扰信号的大小)。他们的天线不是我们常见的杆状无线电天线,而是微波用的喇叭型天线,外形颇似昂首朝天的一口"大铁锅"。这种大铁祸我们在地面卫星通讯站或在高楼顶部以及军队的雷达基地都可见到。
来自天空的3.5K干扰信号使两位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他们在反复检查确信不是天线本身的故障后,利用整整一年的时间,把大铁锅分别按季节朝四面八方,这个干扰信号依然如故。干扰信号不随季节和方向而改变,说明它不是太阳系造成的,也不是太阳系某个星球发出的,而是弥漫于整个宇宙太空的辐射。
这种产生于"天地之始",为"万物之母",弥漫于宇宙太空的微波是电磁波家族中的一员,和光的频段毗邻。次波的次序为: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微波是波长极短(也就是频率很高)的电磁波,很有"个性",因而被专家们誉为"黄金区"。
微波类似光波,都是在空间直线传播的,遇到障碍物时则传播受阻。光波遇到镜子会产生折射,微波也是这样。就像用太阳聚焦而制成的"太阳灶"那样,微波也可以通过抛物面反射镜聚焦而用于接收或者照射。微波有穿透"电离层"的透射特性。电离层是位于大气上层的稀薄空气,是因为和宇宙射线的作用发生电离而形成的。它对无线电磁波产生折射,但挡不住微波。微波有宽频带特性,是短小频带的一万倍,就是说它的信息容量很大。微波还有抵抗频干扰的能力,能将雨天的雷电和晴日的星辰电磁干扰拒之门外。
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宇宙创生时就充满太空的微波是光,因为气是看不见的光,光是看得见的气,光气是一回事,只是名称各异而已。它诞生在天地之始,有能量,故为万物之母。人们因而称彭齐亚斯和威尔逊的发现"开启了探宇宙整体物性演化的大门"。
在前几年发生了一件事情,不知道你们是否还记得?中国人一日三餐离不开炒菜做饭用的铁锅,被日本的科研人员引进科学大雅之堂。他们在大、中、小不同口径的铁锅的中心点加装一个转换器,经过调试竟然能收到微信转播的清晰图像,其效果不亚于索尼牌微波天线。这不禁使人联想到"山石之祸,--为什么彭迪都比较富庶,为什么藏风纳气之所风水较好?难道不是较好地吸收宇宙微波的缘故吗?无论天体还是人体,都具有微波。人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每时每刻都在向宇宙天体吸取着能量。经研究表明,微波辐射4080兆赫频率,对人体的气血运行有利,因为水可吸收微波能量。人体有70%为液体,可以较好地吸收微波能量。 实验表明,微波透入活体组织深度取决于其频率,透入肌体的深度随频率增加而减少。微波频率在2000-3000兆赫时,能量朱啊哟被皮肤吸收;频率在1000-3000兆赫时,被表层和深部吸收,150兆赫则穿过人体浪费掉了。微波频率从高变低,透入人体部位是:皮肤--表层--深度--穿透。
按中医经络学说,经络存在于皮下的筋肉之间,这是人体所说的气之路,人体十二正经及奇经八脉均在这个层次。要作用在这个层次,必须使频率达到4000兆赫多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宇宙背景辐射的微波频率是4080兆赫,正是4000多,就像是造物主专门为疏通人体的气之路--经络而专门设计的一样。这决不仅仅是一种巧合,而是先天决定的,因为天地大宇宙与人体小宇宙之间的一致性乃是一种必然。
从对气是风水学的核心概念的剖析中,不难看出风水学与现代科学的一致性,而所谓的一致性不正是所谓的科学性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