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微信直接登录

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查看: 5101|回复: 1

124岁高僧离欲上人:《断除妄念亦能健康长寿》全网独家

[复制链接]

1660

主题

2698

帖子

885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851
发表于 2015-2-23 20: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古来,我佛度人,无非就是断除妄念。自我披剃出家为僧以来,时时都是坚定根除妄念。发勇猛心,不随妄想习气境界转,在一切时中,不分行住卧、动静一相,本自如如。妄念不生,自然疾病减少,并能健康长寿。

    妄念一断,即能明心见性,岂但健康长寿。古德说:‘若能识德心,大地无寸土。’全部佛法,归结到一点,即是断除妄念。妄念,又是称为妄想。例如,我们早晨睁眼,脑筋里不断想事情,种种念头,种种幻想,公事私事,人我是非,八百年的往事,都像电影一幕幕地过去,又像奔流不息的瀑布,没有一分一秒停止。这个常常想事的心,就是‘妄心’。断妄心,实在不容易,古人说:“断妄念如断四十里流。’谈何容易。

    我们每天从早到晚,一切动作与思维,都离不开妄念,妄念是分别心,第六识。如眼之于色,耳之于声,鼻之于香,舌之于味,身之于触,意之于想,皆是识的作用。内有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六根和六尘一接触,就产生六识。此六识因为受了第七未那识‘我执’之影响,一切言语行为,莫不为自已打算,以我为本位。因而发生人我是非,种种烦恼。此‘我执’之影响,一切言语行为,莫不为自已此‘我执’之一念,即是根本无明。由此无明便造种种业,受种种报,以致流转生死,永无止息,我们想拔除生死之本,对于永无休歇的六识心浪,必须予以停止,相续不断的意识便不起作用。如能永远维持此心之寂静,那么,健康长寿,永葆青春,不过是随之而来的副产物而已。

    此种无念真心,是绝诸对待,没有大小、方圆、长短、善恶、是非、垢净、增减、生灭、断常、来去等相;一尘不染,空空洞洞,什么都加不上。这是禅宗所求的终极目标——明心见性,也就是祖师的指标,在二六时中,不分行、住、坐卧,动静一相,本自如如,妄念不生,何患长寿不了。若不如此,总是忙忙碌碌,从早至暮,从生到死,空过光阴。在修持上固然是劳而无功,在身心上也永远不得安定,这样和健康长寿也是背道而驰的。

    因此,我们应当知道,妄念对于人生实在是关系太大,必须认真对治。”


    心要保持寂静,干干净净,空空洞洞。心里没有一点东西,什么都不想,在什么境界都在自在。心中一切种子习气皆是虚妄不实的,想的就是念头,念头是虚妄的,六尘境界也是虚妄的,念头放在心里起了分别执着,无量的烦恼都现前,所以要一切放下。但是什么都没有了又著空,著了空的一边,既著了非法相,也错了。
   
    空有本来是同时的,既不应著有,也不应著空。换句话说,就是不住空也不住有,也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但应无所住,还要生其心,这在我们凡夫份实在是难了。


    须知起念即妄,念佛之念亦非真。何以故?真如之性,本无念故。但是凡夫染念不停,若命其无念不可得,不得已以念佛之念排除其它妄念。念佛法门,一言及念,便是心识,但一心正念,正所以排除纷纷的妄念。或曰:以其未离念,似不如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高超真理。殊不如净念与妄念大不相同,妄念愈念则念愈起;净念则可以念念而致于无念。念佛念到念而无念,则达到理一心不乱,便是禅宗的彻见本性。按净土宗的理论,可以上品上生,花开见佛。永明禅师的著名偈句说:“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虚心注:转指众生因贪嗔等无明缠身,造作各种恶业,而堕于轮回之中,须仰赖佛、菩萨之慈心悲愿,予以济度,力能出离苦厄,故称为依怙。
   
    “有禅”就是明心见性,这是自力的修行功夫。“净土”即是发菩提心,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净土。参禅未悟,或悟而未澈,这是一般人最易犯的错误。
      
      人的自力是有限的,佛的愿力与慈悲是无限的。人的自力,好比细微的针,佛力则好比巨大无比的磁山。我们学佛修行,必须明心见性以求清除自身的一切诸缘障碍,再加以诚心勤力,老实念佛,接受无限的佛力接引,才是事办功倍之道。两者缺一,都是不太好的。如果自持聪明,不肯老实念佛;或自持自力,不肯念佛,想要凭自力断除烦恼,要做到无余无漏,那就太不容易了。
     
      学佛者,必须老实诚心净意念佛。




离欲禅师以《应蓉城寿星养生聚谈会感赋》为题写的一首养生歌,是他一生生活的真实写照和宝贵经验总结:

  应蓉城寿星养生聚谈会感赋

    老僧适盛世,虔诚奉佛陀。
   古寺远尘嚣,禅功受益多。
  放眼祖国土,心境无限乐。
  今朝蒙邀请,厚谊重山岳。
  寿星相聚首,谈笑皆自若。
  延年各有道,现身把法说。
  我谓养生术,锻炼第一着。
  流水户枢动,生命在灵活。
  每日多举步,方使血气和。
  起卧有定时,饮食重制约。
  睡眠须充足,妄念要抛却。
  保健应防病,有恙早服药。
  寡欲则自安,知足可常乐。
  遇到烦恼事,心胸宜宽和。
  心广体魄健,方臻长寿乐。

虚心手工整理《离欲上人遗方》第六版

5c97582cxaa21df81f9c5&690.jpg






智慧人生 造象生活
微信:A870430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0

主题

2698

帖子

885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851
 楼主| 发表于 2015-2-23 21: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虚心 于 2015-2-23 21:21 编辑

离欲上人(1868-1992)    

离家修行 大彻大悟


       离欲上人(1868-1992),四川省合川县泥溪乡人。俗名侯喻君,秉性刚毅,智慧过人。家世经商,年十五时,家道衰落,一贫如洗。一日在姑母家偶阅《金刚经》,顿有所悟。从此,看破名利,离家访道。民国十一年(1922)在射洪东山寺,依本空、思摩二位老禅师披剃,法名觉空,字离欲。修头陀行,寒暑不辍,历十三载,忽然大悟。


       继后,于新都宝光寺方丈祖道禅师座下受具足戒,并承宝光堂上无下穷老和尚,付与衣钵,法号圆空,为临济宗二十一代禅师。师于晚年,每忆及当年学道情景,常慨叹说:“现在的青年人,连句重话都受不了,还能放得下么!”


游化各地 中兴报国


       师悟道后,游化各地,建寺弘法。民国十九年(一九三0年),由中江县行脚至乐至报国寺(时报国寺长年失修,殿堂倾塌,然师目为绝好道场)。师身穿破衲衣,背负烂蒲团,来寺挂单。正值举办观音法会,四众云集,师声称自己是穷和尚,别无供养,愿在殿上打坐七天七夜,陪伴菩萨。众以为妄人,会首谢某说:“你如果真能打坐七天七夜,不吃不喝,我愿拜你为师,留你当住持。否则赶出山门!”并派人监视。师入定七昼夜;出定时,法会尚未结束,师又入定三天。众大惊,会首及信众当即争相皈依。师乃依法化度,广结善缘,致力修复,先后修复观音殿、藏经楼、东西丈室及楼廊、寮房等,规模臻于完善,师又飘然他往。


慈悲济世 著手成春


       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五)师行脚成都,川军师长范绍曾,中弹深入肩胛骨,发炎剧痛。医院主张截肢,范不从,请一法国医生治疗。每次诊费银币四百元,连治四十天,痛更甚。一次在周某家偶遇师,求治。师随手给蜜枣二枚,范吃后,少时觉痛缓解;当夜醒来,肿痛俱消,忽觉一物抵背,视之为子弹。范大为惊异、感激。以银元十万供养师,时川北大旱,饥民遍野,师建议用此款“以工代赈”。仿宝光寺规模。建射洪县古佛寺,作为十方丛林。遵百丈遗风,农禅并举,建盐厂一座,植树三万余株。民国三十三年(一九四四)举行传戒会,受戒僧众一百三十六人。旋以寺务付欲空法师,主动退院。师悲愿至深,平时弘教之余,有求医者,辄随缘施治,不少中西医束手的难症绝病,往往著手成春。活人无数。师治病,有时开中药处方;有时给患者水果或食品吃;有时与之闲谈;有时留在寺内小住,善巧方便,不拘一法,而疗效甚佳。因之远近求医者,络绎不绝。奇异事亦颇多。现报国寺已编辑出版《离欲上人遗方》(点击查看具体药方)一书,索阅者甚众。


成都弘法 大众倾仰


       民国三十年(一九四一),师应三宝弟子请,复至成都弘法。大众倾仰;共捐净财,在北郊任家湾(现人民北路)。为建“离欲念佛堂”一座。总面积达四千九百平方米,建筑面积达二千一百平方米,一时法缘殊胜。捐宝者不少为危症获救,深感再生之恩的患者。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日机频繁轰炸成都,每遇空袭,前来避难者不少,而该处始终未被轰炸。一九四零 年夏,一日,日军一百零八架飞机狂炸成都,饭后,师忽言有事,须往铁脚巷叶青成家,众人苦陈利害,师不从。抵叶家,警报大作,市民奔相逃命。师跏跌坐,从容嘱叶:“家中人勿惊乱,即将有人到此。”话毕,叩门声甚急,一中年妇女,仓惶入门,见师,扑地求皈依,师微笑,收为弟子。法名昌逃。笑谓:“昌逃、逃命的逃。”事后,人们上街,见房屋倒塌,遍地瓦砾,独存师所在两间铺房,完好无损,顿时好奇者涌进铺房,充塞小屋,有认识师者惊呼:“离欲法师!神仙!神仙!活佛!”立刻,求皈依者接踵而至。川军将领邓锡 侯等人,亦先后皈依座下。


艰难创业 梵宇重辉


       一九五一年,师重返报国寺,守寺护林,种地养蜂,纺织草鞋,躬亲劳动,怡然自得。至一九八四年落实宗教政策,当时报国寺经历十年浩劫,又遭火灾,几成废墟,而师亦已年满九十七岁,出于爱国爱教的一片赤诚,毅然独肩重建千年古刹的艰巨任务。从整体规划到具体施工,都亲自料理。在其纯洁高尚、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召下,各地四众弟子,踊跃捐输,不费国库分文,经八年的惨淡经营,终于重新建造起琳宇梵宫,气象一新;寺内广植树木花果,绿荫密布,环境幽静宜人;并从缅甸迎回玉佛十三尊,其中四尊均高达二点五米;重新规划原千佛岩造像,已精工造就长达十三米的卧佛像一龛,及高约四米的接引佛像一尊,药师佛像一尊,观音菩萨像二尊。现在报国寺已成为瞻礼朝拜和旅游观光胜地。


诲人不倦 普度有缘


       离欲禅师一生,刻苦修行,深入禅观,悟佛心要,而对广大弟子,则据根机,普遍教人念佛,求生净土。他说:“人的自力是有限的,佛的愿力和慈悲则是无限的。人的自力好比微细的针,佛力则好比巨大无比的磁山。我们学佛修行,必须明心见性以求清除自身的一切诸缘障碍,再加以诚心勤力、老实念佛,接受无限的佛力接引,才是事半功倍之道”


       上人自行化他,诲人不倦,普度有缘,言简而意赅,严肃而热忱,刚毅而温和,常把高深博大的佛理讲得深入浅出,明晓易懂,或引佛言祖语,或谈修行故事,或联系生活小事,稍加点拨,启迪弟子去体悟。


       怎样学佛修行,禅师认为:学道之要领,必须从去妄念入手,三藏十二部,可用“去妄”二字概括。妄心与真心本来是一体两面,妄心附着于真心,妄心去,则真心自显。古德云: “打得念头(妄心)死,许汝法身(真心)括”,真实不虚。如何去妄?须发大心,用功修行,立志了脱生死,广度有情。同时,应时时处处检查身口意三业,管好六个弟子——眼、耳、鼻、舌、身、意。还常举古德修行的例子,每天身上挂一个袋子,心中起一个恶念,即捡一粒黑豆放人袋内;起一个善念,即捡一粒白豆放入,夜里总结一天善恶念头的多少。最初黑豆多,白豆少;以后逐渐白豆增多,黑豆减少。这样就把修行的重点放在行上了。总之一句话,要从起心动念处脚踏实地用功夫,别无取巧之法。


       几位初学佛的居土问:“我们的妄想杂念总是很多,怎么办?”


       禅师答复:“你们要随时随地管好自己的六个徒弟。”


       众人面面相觑,“我们哪有徒弟!”


       一位居土若有所悟: “跟、耳、鼻、舌、身、意?”


       禅师笑道:“不错,凡夫学道,妄念太多,犹如一块染污了的白布,要想洗净,不容易呀!要多念佛,清净身口意三业,同时多诵经礼佛,总有一天会有所悟入。”


生活检朴 乐道安贫


       师生活检朴,布衣蔬食,终身不变;清心寡欲,不求名利,乐道安贫,从不攀缘;非为弘法利生之事,芒鞋不出山门。日食仅用园蔬咸菜和豆制品佐餐;有供养珍贵食品者,每派人携往市场变卖作建庙用。所用被盖床褥均有无数补丁,家具用品皆旧破损。师安之若素,不许更换。一九九一年荣昌县部分居士,见师卧具破旧,特选购高档商品供养,师终不愿使用,仍变价用于基建;寺内开辟荒地数亩,除种植果树外,其余种杂粮、蔬菜;僧众功课之余,出坡劳作;师虽年过期颐,有时亦亲自下地浇水除草,农禅并举,以身示范。


预知时至 安详坐化


        师身材修长,银髯飘逸,目光炯炯,气朗神清,视听聪明,步履矫健。于一九九二年四月十七日(农历壬申年三月十五日)预知时至,于报国禅寺丈室,安详坐化,世寿一百零七岁。至于师之年龄,据乐至县佛教界人士,赴合川、射洪等地调查结果:师生时为清同治七年(一八六八),终年应为一百二十四岁,师生前于年龄素不在意,有人曾问:“师父,人家都说你瞒了岁数。是吗?”师微笑答道:“何必说那么大嘛。”有年轻人问:“师父,你多大岁数?”“和你同年。”说完一笑。


       师生前曾任射洪县古佛寺方丈,乐至县报国寺方丈,乐至县佛教协会会长,内江市佛教协会名誉副会长。四川省佛教协会名誉理事,乐至县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内江市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网络资料补充   含象堂整理




智慧人生 造象生活
微信:A870430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7431号  沪ICP备16043211号-1

GMT+8, 2024-11-21 22:33 , Processed in 0.114764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含象堂

© 2001-2019 含象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