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微信直接登录

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查看: 4165|回复: 0

南怀瑾老师讲述:吃素与心斋

[复制链接]

1660

主题

2698

帖子

885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851
发表于 2015-4-9 15: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知识越高,学佛往往越难,佛学的知识越多,成佛反而越有障碍。为什么呢?主观的成见多,本来脑海里很单纯,学了佛或是信了宗教以后,看别人都不对,唉呀!怎么不学佛?怎么不来信教?好像不学佛、不信教就是犯罪似的。


然后,拿了一个宗教的尺度到处去衡量别人,批评这个人这里不对那里不对,比如什么学佛又不吃素,差劲啦!甚至把吃素叫作吃斋。吃素是不吃荤,荤是葱、蒜、韭、芥末、兴渠五荤,这是五种刺激性的植物,并没有包括肉。但是为的意思并不是要你吃肉,请别搞错。不吃肉是不杀戒,为了培养慈悲心。

至于斋呢?这是庄子提出来的“心斋”,《礼记》上有“斋戒沐浴”,心念清净恭敬叫作“斋”,一些人搞不清楚,就以有没有吃素来估计这个人有没有修行,忽略这个人的贪欲心如何?慈悲心如何?贪嗔痴慢心如何?于此,我恭劝大家,学佛修道要“严于律己,恕以责人”,对自己要求严格。中国人讲道德,结果,往往都以道德标准去要求别人,而不是要求自己;其实道德是要恕以责人,别人有错要包容,尽量宽恕别人,原谅别人。

*****

清净在中国文化讲来,就是“斋戒沐浴”,洗头洗澡,把身体从头到脚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心里不敢胡思乱想,不敢随意动念,这叫持斋。持斋乃指斋心,内心清清净净。持斋不是吃素,一般把吃素叫作持斋,这是不对的。不吃葱、蒜、韭、芥末、兴渠等五荤叫吃素,后来人搞错了,便将错就错。

《圆觉经略说》

------------------------------------------

“斋”不一定吃素,把斋字解释成吃素是大错而特错,错得一塌糊涂。但是说斋不是吃素,难道是吃荤?那又不对了。斋是中国文化,语出庄子的“心斋”,心里一点杂念、妄想、欲念都没有,保持清净的念头叫“斋”。这个无关乎吃素,真的吃素是内心素到了极点,素净、干净到极点叫“心斋”。中国文化几千年来讲斋,是讲心的清净,而不是佛教的吃素。

所以古代的皇帝碰到国家大事或大灾难的时候,就要“斋戒沐浴”。譬如有三百年历史的清朝,在关键时刻,要决定国家重要大事之时,皇帝与皇后、妃子都要分房,不准亲近。斋戒沐浴不是光洗头、洗身体,你以为光洗了澡就干净啦?心里头还有一点杂念就已经不是斋了。所以孔子告诉颜回,你要“心斋”,我才传给你。禅宗也是一样,你心不清净,想靠人接引?接引什么?有很多同学叫老师接引一下,你能够做到心斋吗?

所以,能够在心斋的阶段,保持心清净、念清净、意清净,如此经过三个月,你想想看,不成道也成道了。

吃素归吃素,吃素在戒律上严格而言是不吃荤,荤是指五荤,并不是持斋。一提到八关斋就想到吃素,逻辑观念错了,对于佛法的思想也错了,要特别注意。

《药师经的济世观》

-------------------------------------------


【圣人以此齐戒以神明其德夫。】

智慧到了最高处,人情世故、天文地理都通了,通了以后怎么样?通了以后的人,做人更要小心。

“齐戒”就是斋戒。读古书,这个“齐”字很多地方读“斋”。我们看古书有“齐庄中正”这句话,“齐”就是斋。什么是“斋”呢?斋就是心理精神作用,所以叫心斋。

吃素不是吃斋,吃素是不吃荤,不吃荤也不是不吃肉啊!不吃荤是无荤,像大蒜、韭菜呀,这些都是荤的。出家人为什么不吃荤呢?因为荤含有刺激性,会刺激人的生理,容易使人起欲念,所以出家人饮食要无荤。荤是草头的,不吃肉是另一件事。一般人把不吃肉叫做吃斋,那是讲错啦!

什么叫做斋?斋就是心灵的一种境界,“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这个境界就是斋。大家要注意啊!我们讲中国文化,千万不要跟着一般人的错误讲法。

“戒”呢?真正到了已身“退藏于密”,内外改变了,心境不被外物所动摇,不被外面环境所影响,所以“齐”下面是“庄”。这个“庄”就是庄敬的庄,是“庄重”的意思。无论是修道人或是我们一般人,生活态度都非常重要。一个人能够不受外界的影响,这个时候的心至中至正,所以说“齐庄中正”。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作用,四个字包括了一切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一切的祷告在内了,是不落形式的。

所以圣人到了这种程度,懂了一切过去未来以后,变成更谦虚、更小心,就是“齐戒以神明其德夫”!自己越是斋戒得清静,神通越大,自己本身也越到达神明的境界,明白了天下一切事物。这个样子你的德业便更进步,你对人类的贡献也更伟大了。

《易经系传别讲》

------------------------------

【子之所慎:齐、战、疾。】 孔子平常非常小心注意的事:齐、战、疾三件事情。

古代齐斋同义,清心寡欲谓之斋,古人在举行国家大典或祭天地祖宗的时候,便要斋戒。所谓斋戒沐浴就是清心寡欲,并不像现在的人,称吃素为吃斋,这个错误在习惯上已用了一千多年,不必改它了。古代的斋是内心的修养,要着重气质的变化,在《礼记》中变化气质第一步工夫,就是要“斋心”,“毋不敬,俨若思。”现代的语汇,就是心理的净化,所以孔子对“斋”是最谨慎,最小心的。
其次是对战争,我们讲军事哲学思想史,经常也引用到孔子的话。他不是不懂军事,而是对军事哲学的理论很高明,只是平常不轻谈战争。
第三疾:是指卫生、保健的事,这是养生之道,他非常注意自己身体健康。所以斋、战、疾是他特别小心的事。

《论语别裁》

------------------------------

“荤”字不是代表肉哦!不吃荤同不吃肉是两回事。这个荤是草头,五荤是葱、蒜、韭、薤白,兴渠,也叫做五辛。佛家戒吃这五荤,因为这一类东西,刺激荷尔蒙的生长,尤其刺激了性荷尔蒙的分泌,对修持很有妨碍。中国古代与印度的古文化,同一道理,并不是讲不吃肉,不过如果真持斋,当然包括了不杀生、不吃肉。

在座的很多学佛吃斋的注意啊!真正吃斋吃素是怎么样呢?下面孔子有一个道理。

【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
   
孔子说你这个怎么叫吃斋?这个是拜拜用,摆样子的,是宗教的形态,而且是祭祀时对鬼神用的,这是外在的斋。真正的持斋叫心斋,这个我们要注意!持,是保持。庄子所代表的中国文化心斋的观念,就是佛家的持戒、修定、修慧,乃至于说得了九次第定,证得菩提,也不过是心斋的成就而已。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颜回问:什么叫“心斋”呢?孔子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这个方法等于是止观法门,等于密宗黄教宗喀巴大师所提倡的,走的奢摩他、毗婆舍那止观的路线,也就是中国佛教天台宗智者大师提倡的小止观六妙门。研究一下就很奇怪了,庄子那个时候,佛教绝对没有传入中国,但他们修行都是同一个法门,这就是《列子》上面提到的:“西方有圣人出焉,东方有圣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


庄子借孔子的嘴传止观的法门:“若一志,”“若”就是你,你如果心念专一起来,不要乱。“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不要用耳朵来听声音,而用“心”来听。如果借用佛法来做比较,就是《楞严经》上所讲的,代表观世音菩萨的观音法门:“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耳朵习惯于听外界的声音,不用耳朵来听,把它回转来,“返闻闻自性”,听自己内在的心声,内在的心声不一定是心脏血液流行之声啊。你要晓得,我们静下来,譬如打坐的人,你以为是在打坐呀,庄子下面都说了,那是心里面在讲话,在开讨论会,“不晓得这样对了没有?”“嗯,刚才很像,可惜了,动了念头。”“不动念头,啊,差不多了,已经成佛了。”心里头都在讲话,所以要回转来,“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那么“心”怎么静得下来呢?“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这个“气”就是后世说的息,修止观的数息。息是什么?实际上我们一呼一吸之间,有很短的一段是不呼不吸的,这个之间很难把握住,这个叫息。庄子没有用息这个名词。


【“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听止于耳,”耳朵不起作用了,听觉停止了,和外界脱离了关系,所以叫他也不听了,入定去了。不像我们一般人,耳朵都向外面听声音。“心止于符,”心里面什么念头也不动,自然和“道”符合了。用中国古有的名词,叫与“天心”符合了。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这个时候,呼吸之气是空灵的,等于没有呼吸了,身心内外一片虚灵。“虚”是内心虚灵。什么叫“待物者”呢?跟外面物理世界还是相对有待的。换句话说,昨天我们上了唯识课就知道,这个时候意识上的清静,看起来好像空了,这是你意识上偏于空了,外面还是没有空呀。你空了我不空,我还站在你的前面,太阳照样从东边升起来,西边落下去。都还没有空呀。所以,虽然身心内外一片虚灵,还是跟外面物理世界相待的。但是,第一步的修养,先达到内心的虚灵也就对了。

“唯道集虚。”注意,这个“集”字务必要圈起来。“集”就是累积,你把内心虚灵的境界,练习越久了,累积越久了,那么达到形而上的道也就快了。“虚者,”内心虚灵,你能够做到内心意识不动,心灵很凝定,耳根不向外听了,完全是返之内在了,“心斋也。”这个才是内心真正的持斋了。

很多学佛的人受了“八关斋”戒,八关斋的那个斋,就是内心虚灵,达到内心虚灵叫“八关斋”的成就,这个样子才叫真正的持斋。不是说过午不食就是持斋了,完全不是。为什么“八关斋”是过午不食呢?过午不食使人身体的气息容易虚灵,容易达到“心斋”的境界。


所以庄子借用孔子的嘴所讲的这一段,不论儒家、道家、佛家、密宗、天台宗、华严宗,随便那一样,你融会贯通了,一通而百通,同一个道理不同的表示而已。你到了“心斋”这个境界,初步的闭关可以了,不到这个境界不能闭关的啊,闭关会发疯的。

《庄子諵哗》

-----------------------------

学佛大小乘修持共通的步骤: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解脱以后所见叫做解脱知见。

学佛第一步要持戒,因为持戒可使自心不散乱不昏沉,才能修定。戒律持不好,要想修定必无是处。“戒”就是庄子提到过,也是孔子对颜回说的“心斋”,从起心动念做起,斋同戒是一个东西。

得了定才能真发起智慧,智慧成就了,才能解脱烦恼,烦恼解脱了,才能去除无始以来烦恼的根根,由解脱所知所见,才能了一切之源。光解脱,没有发起解脱知见还不究竟,由此可知见地的重要。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

吾闻学问之道,在变化气质。变化气质之道,大约不外二途:

从斋心敬一而诚意正心修身,至于致知格物,此为其一,乃集义之所生,由内而达外者,理极平实,行之非易。

其次,从苦其筋骨,劳其体躯做起,至于炼气凝神,以定静之功以变化气质之性,乃修炼之功,由外而进于内者,事极易行,而坚贞有恒笃行之者,亦不易得。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故学道者皆是,及其成而臻于实用者颇不多得。

《中国文化泛言》

------------------------------

当我们疲劳不堪,气脉不通,头昏脑胀,昏昏沉沉的时候,顶好喝午时茶(并非中药店里制成的午时茶)。

人到了“午”时,正是“子”时的对方,处于和“子”时相反的状态。这也是夏至一阴生,生命到了衰败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千万要注意温养,不可强迫自己再坚持五分钟,也许不到五分钟,拉满的弦该就会断了。

所谓温养,就是保持的意思。子午温养,卯酉沐浴。《庄子》所说斋心,就是沐浴的意思,是把心境洗清,把心中的杂念洗净。

中年以上的人都已到了“午”时,要赶快从“午”起修,先修回“子”时。
从抽象的理论来讲,等于说从形而上开始,修到形而下,不像年轻人,是从形而下开始,修向形而上。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

“齐”,齐字通那个“斋”,这两个字通用的。清心谓之斋,我们现在讲持斋,吃素不是持斋。这个斋字是中国文化上古就有,《礼记》里头经常提到,“斋戒沐浴”。

斋戒就是在自己心里头,所以斋叫做“心斋”,庄子说得最清楚--“心斋”。我们学佛的人、学禅宗的人,说不起分别、妄念不起,这就是真斋戒,就是守戒了。“一念不生全体现”这是真斋戒。

所以中国古礼要持斋,你看中国古代帝王的时候,碰到国家大事,皇帝要离开内宫,跟皇后、妃子都不能在一起;一定一个人住在一个殿里,自己一个房子里,所谓“斋戒沐浴”,沐浴也不完全是身体洗澡哦,脑子里洗干净、不乱想叫做“沐浴”,这是古礼。脑子不准乱想是真沐浴,外面洗干净还是外表,心里头杂念都不乱动那个叫“持斋”。

*****

自己个人的修养呢?内外的修养,随时随地--“斋”。“心斋”,心里头就是学佛的人无分别、无妄想、无烦恼、无杂念,这个谓之斋,叫做“持斋”,吃素不叫做“持斋”哦!吃素是吃素。

“齐庄中正”,这个“齐”字,古代通“斋”。“庄”,随时自己是庄正的。中正,此心什么叫“中”呢?顶天立地。什么是真正的“中”呢?“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嘛!就是学佛讲的“空”。空不是没有东西,空灵的,心如明镜台,明镜也非台,这个是中的。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什么是中?喜怒哀乐未发,一念不生处,这个是正念。“正”是中和的“和”,发而皆中节,起心动念处,无私、无邪,就是正。所以,“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这个样子才真所谓做到做人处事内外至正的一个境界。

《中庸讲记》


t016b96a7a7a672b178.jpg


智慧人生 造象生活
微信:A870430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7431号  沪ICP备16043211号-1

GMT+8, 2024-11-21 21:53 , Processed in 0.103085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含象堂

© 2001-2019 含象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