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微信直接登录

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查看: 3488|回复: 1

冉云飞 : 中国的父母为何大多不爱学习

[复制链接]

1660

主题

2698

帖子

885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851
发表于 2015-7-3 10: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我一直觉得,中国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教育强势者:父母、老师。
  至于教育官员,那不是拿来教育的,要用良性制度来强力制约,他们不属于能教育好的对象——因为父母与老师非常直接地影响孩子的成长,所以更新与翻转他们的教育理念特别重要。不更新他们的理念,反而批评学生没有创造力与想像力,在我看来,没找到着力点,甚至可以说是找错了对象。
  一言以蔽之,父母不爱学习,老师观念陈旧,是学生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所遭遇的最常见的阻力与困扰。
  

  (图注:父母麻将桌边的孩子。腾讯新闻图片)
  农业社会的缓慢生活,聚族而居,迁徙不易,使得一个人的经验变得非常重要。老年人在人伦上的先天权威性,加上生活经验的重要性,以及知识为少数精英所掌控,使得成人作为世界的绝对主宰者。但随着书写材料的变革,书籍印刷的规模化,如1450年谷腾堡发明印刷机,使得知识呈以前不曾有过的量级增长。接着哥伦布大航海时代的诞生,人类的交流与接触——经济、政治、种族、植物、疾病等交流与传播,使得知识作为一种权力的增长与权利的获得,更下移到普通民众,从而形成一系列的大变革。
  与谷腾堡的印刷术相比,经过报纸、广播、收音机、电视机等传播革命的人,无疑更容易理解社会变迁的速度,对身处其间的人之影响。如果说前面的传播还是量变,那么互联网近乎传播上的质变,在全球范围内,找不到此前任何一种传播方式与之颉颃。这是对以固有经验为尚的人类社会的颠覆,给尚老为世风的中国社会同样带来巨烈的冲击。在这种加速变化的传播革命前,年轻人的学习能力与知识权利的下移同步增加,给孩子们的父母辈的知识话语权带来不小的冲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以前长辈们与下一代只是代沟问题,那么现在孩子学习最新知识的能力,对成年人来说,近乎领跑。如此格局,对于中国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的影响,会越来越大。有识之士,宜急切加以变革。
  中国新闻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国民平均纸质阅读量为4.56本,其中17岁以下未成年人阅读量为8.45本,这充分反应了成年人阅读纸本之少,应该算是世界靠后的几个国家之一。在8周岁以下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庭中,平均有陪孩子读书的家庭占88.8%,平均每天所花时间为23.64分钟。这样高陪读率是否真实,我暂且不表,但问题在于陪读读什么,效果如何,大约是个问题,而且再去掉的陪读时间与书籍,包括父母在内的成人所读书籍之少是可以想见的。但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国父母读书比较少呢?这原因得分几方面来说。
  【一】
  关于中国父母为何不爱学习呢?
  我觉得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中国父母有善言传而少身教的传统。虽然俗语说“身教胜过言传”,但这种强调正好说明要把身教做好而胜过言传,是相当困难的。言传当然得有讲话技巧,得注意讲话的效课,但不管怎样,究竟比身教容易得多。为什么呢?中国文化缺少平等意识,家庭亦不例外。父母对子女的爱叫慈,子女对父母的爱叫孝,用不同的字词来表达,这里面的等差,天然地表明了中国父母与子女是不平等的。不平等的父母自然爱以言传而非爱以身教来完成对子女的教育。因为一个天然且大多数时候不受置疑的权威,不必要做出来,只要说出来就行了。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身教虽然远胜言传,但身教容易让天然具有权威的父母不习惯。为何这样说呢?因为身教是把自己放进去,而不像言传一样是置身事外的教育。把自己放进去,不停接受检验,让孩子模仿学习,像科学一样可重复试验,对父母来说是很累“很不经济的”。多说几遍已经让家长不耐烦,何况多做几遍而孩子可能不慧,且不一定学得来,就让家长更不耐烦。关键是有“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这样的“尚方宝剑”在那搁着,哪用得着在教育孩子时用身教行出来呢?不如省事地唠叨几遍就行了。
  既然言传成为许多中国父母的普遍选择,那么不学习就成了当然的行为,他才不管言传与他行出来之间有何等大的差异这码子事呢。所以你才会看到自己睡懒觉,要子女不懒床,自己在旁边打麻将却要子女做作业的父母,相当多。这种奇怪的现状,包括父母在内所有人都习以为常,见惯不惊。如此教出来的人,无非多是知行不一的人。由于知行不一造成认知不协调,最后只得撒谎成性以适应家庭与社会。
  【二】
  言传多于身教的现实,使得中国父母不爱学习成为常态。但这常态背后支撑其能行走世间的,便是父母在家庭中拥有的至高无上的天然权威。
  拥有很高权威的人,倾向于简化所有与下属包括子女的交往关系,不愿意也不可能受下属包括子女的约束。因为他们是游戏规则的制订者、评判者,而自己则不受这游戏规则的制约。他们普遍倾向于我们是成人,已经学习过了,学习是你们的事,为什么要我热爱读书、阅读给你看,行出来,让你照着模子做呢?你是学生,学习是你的天然责任,我学不学习与你学习没有关系。我也认为学生学习是他们的天然责任与权利,与父母学习与否没有强硬的逻辑关系。但你真看重孩子的学习效果,那么你也热爱学习、善于阅读,效果肯定会更好。当然,你不在乎你孩子是否爱学习,善思考,那当然就没有必要注重身教,在日常生活中行出来了。
  威权人格与重言教而不重身教,固然是很多父母不爱学习的原因,但其实最重要的是,厌学也是许多中国父母的集体病症,因为他们也是中国应试教育下的“标准产品”。
  我曾说厌学是中国教育最重要最直接的病根,得厌学症的学生比率相当高,因为我们的应试教育就是以把学生弄得厌学为最终鹄的。厌学的人容易丧失好奇心及探险精神,对学习采取工具主义与实用主义态度。学习要立复竿见影,没有长线求知的热情,而知识的获取往往是个比较慢长的过程。换言之,学习的投入与产出之间,有一个延后效应。从心理学上讲,即需要一点延迟满足的心态。没有这样的心态,就想即刻兑现,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人明知赌博输的概率高,依然止不住地飞蛾扑火一样。
  还有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父母觉得抓住孩子的学习就行了,何必自己去学习以垂范呢?这就叫一鸟大手胜过百鸟大林,用经济学术语谓之双曲贴现。换句话说,我们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不如对孩子眼前的分数那般重视,就使得我们只注重孩子做作业与否?父母并不在意自己不读书的行为带长久的负面效果。有人说,你父母读书么?我承认自己的父母是文盲,不读书,但热爱习,学习不只是读书。同时我母亲竭尽所能,将其早年所能记得的古诗文都以非常好玩的方式教给我,这对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何况我们提倡父母要热爱阅读,当然是指能读书的人,这应是个不言而喻的道理。
  【三】
  为深入持久地做家庭教育的尝试,我们游集学堂每月在成都主持一次免费的“家长读书会”,主要是与家长们探讨家庭教育的得失,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从前三期之读《正面管教》、《教育父母》、《家庭为何伤人》三书来看,真正来参加且读完全书的父母,人数寥寥,连四分之一都不到。我们在活动广告里再三再四地要求,每位参加者都应该读完此书,除主讲嘉宾外,以便给大家同等的分享机会与时间。可是有的说只翻了翻,有的说只看了一章,一位大学老师的丈夫,同样是大学老师,甚至说作为大男人,哪用得着读这样的书。就连读完了的人都不无侥幸地说,每月一本我都是读了许久才读完的,难以想像要读完两本书是什么样的情形。
  从上面这些细节里,我们能看出点什么呢?父母自身的阅读能力与学习能力不容乐观。当然,你可以说父母都很忙,事实上一些能读书的父母自己也很忙,这个借口的充分性值得怀疑。一个月读一本书都困难,反应出他们时间管理能力有相当的问题。会管理时间的人,每天抽出半小时或一小时阅读,大抵是做得到的。但人很容易找借口,而时间又是瞬忽而逝的不可逆。每天生活都混乱不堪的话,自然没有时间,其实问题主要在于他们没把阅读放在时间排序的重要位置。越不会管理时间,越没有时间读书,越不读其阅读能力以及阅读速度就越低,正如生物学家拉马克所说的,用进废退,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如果你没有时间单独一本书,那么你最好的方式,就是孩子在读什么,你也读什么。这种跟随性阅读,最大的好处,倒不在于更新父母的知识结构。其最大好处,在于了解孩子们在读什么,他们受什么影响,他们在思考什么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代沟及沟通困难,不至于出现鸡同鸭讲的难堪局面。但阅读有问题的父母,又不愿意去读孩子们在读的东西,总认为他们读的是些时髦的垃圾,不入流的东西。比如绘本,很多家长就不屑读,而孩子们读得兴趣盎然。事实上有很多绘本相当不错,对此,吴念阳主编的《绘本是最好的教科书:跟着儿童心理学家读绘本》一书,就介绍得比较全面。
  我们游集学堂费时花精力做这样的免费分享,且有针对地提出相应的家庭教育对策的活动,许多家长都不能完成规定的阅读,这除了说明父母的阅读水准成问题,以及相应的管理时间有问题外,也说明要培养一个的阅读习惯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惜,很多父母根本不反躬自省,对孩子于阅读方面不能有提升,焦虑不安。他们也许从来都没想过自己的情形,也许连孩子还不如,这也是父母的教育,让孩子不能信任,并且对他们的强加抓狂的原因。尽管这样,我还是要说,肯来学习的父母总是愿意变化的人,那众多连参加学习都不愿意的人——除了自己能够解决问题,认知与执行能力达到一定高度的人外——恐怕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家庭教育问题之所在,昏昏噩噩地打发岁月,伤害自己孩子还不自知。
  很多父母对体制内的教育深感厌恶,便到处带着孩子去找心仪的学校,这让我敬佩。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没有判断力,遇着不少没有真正教育能力的机构与个人之骗,这让我感到悲凉。因为父母如果是一个起而行之的自我教育者,热爱生活与学习,何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窜,而耗费无妄之精力与钱财呢?我认为父母不停的终身教育,对判断自己孩子应该读什么学校,他(她)的兴趣爱好与缺陷何在,应该有相当的帮助。再者,做父母不能仅依靠本能,得依靠更为专业的指点来学习家庭教育,从而使得家庭比较和谐,孩子也能藉此取得长足的进步。
  (2015年6月23至29日断续写就,时身体犯胃食道返流症数日)
  ……………………………………
  作者:冉云飞
  
20157218384750454886.jpg

智慧人生 造象生活
微信:A870430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3

帖子

2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0
发表于 2015-7-3 11: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很多地方都说家长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你怎么做你的孩子也在那里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7431号  沪ICP备16043211号-1

GMT+8, 2024-11-24 05:16 , Processed in 0.114106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含象堂

© 2001-2019 含象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