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中医被世界卫生组织纳入最权威国际医学标准——全球医学纲要这一扬眉吐气的时刻,经原作者同意,特转发微博博主@芋头微波 反击中医黑,澄清种种谣言误导的系列文章——《我们为什么要反害人的伪科普》,本系列用大量有理有据、材料翔实的内容和文字,澄清了多年来被伪科普中医黑三人成虎、颠倒黑白的许多谣言谬论,还事实以真相,还中医以清白。本人正力邀芋头入驻风闻,届时对中医黑们的反击和揭露将更为直接有力。
—————————————————————————————————————————————————————————————————
我们为什么要反害人的伪科普(一)
21世纪始,非专业跨界乱科普成了风尚。不少不学无术之徒纷纷粉墨登场,所谓的网络科普平台一个接着一个。
这些网络“科普”以某假打斗士为典型代表,拿着一些专业的名词,装作哪行都懂,啥事都明白的“权威人士”,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布教”它们的伪科普。
谎言千遍,真假难辨。这些所谓的“科普人”擅长以“科普”的名义兜售它们私货,真话里面掺假话,隐藏关键信息,甚至不惜颠倒黑白、捏造事实、歪曲文献、伪造法规……这些伪科普很有迷惑性,总能挖出不少人内心的黑暗面,并对伪科普们炒作攻击的人和事物进行骚扰、谩骂和围攻。
不少专业人士也因为这些伪科普而迷失了自己,不少不良专业人士因为个人目的(卖书、打击竞争对手等)也罔顾事实,加入伪科普的队伍。
正因为如此,本人和伙伴们一起揭发它们卑劣的伪科普,也揭发不良同行们的丑陋行径。
最近网传一篇文章《为什么不要吃中药?》,据说是某私立医院的儿科西医所写,炒得蛮厉害的。我们一看,震惊啊!里面充斥着谣言和误导,很难想象这是出自一个专业医生之手。我们一查,明白了。这是某西医收费咨询的公众平台传出,我们相信,此文一是为了炒作,二是为了打击中医竞争对手。
商业炒作,本无可厚非,但是通过语言暗示标榜自己是“良心医生”,利用谣言来为自己牟利。此等人品,可见一斑了。
不过此文倒是把网络医学伪科普的那些谣言和误导大部分囊括其中,说来实在不易,也是用心了。那么今天我们就借揭发此文误导骗人、造谣为害的事,来让大家看看伪科普们的嘴脸和诡辩伎俩。也让各位看官知道,在网络,有一种“道理”叫做【中医黑认为】
谣言与误导一:药物都需要通过随机对照试验(RCT)来明确有效性和安全性
这句话对于新药来说,是一种谣言。
RCT并不能完全明确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只能算作新药相应的早期检验。新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确定,最后还是需要通过上市后的临床实践以及时间的检验。这种反面案例比比皆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种西药被禁,几乎全都是新药,它们就是通过了RCT,但最后经受不了时间和临床实践的考验而落马的。
对于传统药物来说,这句话更是一种严重的误导,是典型不懂医学的外行言论。
医学惯例:松旧严新。在没有公认的、确凿的证据反对下,传统药物默认有效且收益大于风险。也就是说,伪科普们要说传统中医药没有效,就要提供公认的、确凿的证据,而不是要求中医药人士去提供有效证据。
这惯例并非我杜撰,这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欧洲都是如此。
【美国】
美国上千种传统处方西药无需向FDA提供安全和有效证明即可合法上市,FDA并不禁止和撤下。
众所周知,一些植物药作为营养补充剂在美国已合法在市场上销售,对于这些无安全问题报道的植物药,其临床前药理毒理学的技术要求大幅度降低,甚至降低到只提供已有的药理毒理学资料(提供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文献检索资料),免除药理毒理试验。理由是“植物药在民间及临床已长期应用,人体有较好的耐受性,而且其中必然蕴藏着具有潜在治疗价值的药品,这样做以便让这些药尽快进入初期临床研究。”
——FDA 《植物药生产指南》
【欧盟】
“具有悠久应用史的药品,基于长期应用和实践而得出的有效性,可以免做临床试验。依据药品的传统应用信息,在特定情况下使用证明它们安全可靠,不是有害的,不必要作临床前研究。”
——欧盟《传统植物药(草药)注册程序指令》(2004/24/EC法令)
【日本】
中国经方记载的,可以免做药理、毒理实验(主要是指中医的《伤寒杂病论》记载)。
——日本《关于医疗用的汉方制剂的处理》
日本任何企业均可生产基准中收载的汉方药,只要在制备工艺中不使用水以外的溶剂即可免除药理和临床研究而直接申请生产许可。
——日本《一般用汉方制剂承认基准》
长期应用是可以作为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依据,这是世界上通行的做法,不管是欧盟、日本、还是美国。虽然各国管理法规细节上有所不同,但大致思路是一致的。这是各国医学法规制定所遵循的惯例,无有例外(反正至今我没看到哪个国家不是这样的)。
所以,【真相】是: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由长时间临床实践来确定的,不是RCT。RCT只作为新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早期检验,究竟有效性和安全性如何,还得看长时间的临床实践。如果盲目相信伪科普和RCT,就很可能造成用药安全问题。于管理层面,就会做出错误决策,对社会带来损失。
谣言与误导二:中药一直是药品不良反应的重灾区
这种谣言也真是让人无语,反常识的谣言一般靠喊口号当作依据,你要专门去辟谣就要花费很多时间去证明这些常识的正确性,甚是花费精力。
今天我们去国家药监总局官方网站,看看历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做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监测网络的不断完善,不良反应的报告虽然越来越多,但是,历年不良反应的比率基本稳定。现以2015年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1]为例:
西药化合药113.238万份,中药24.1854万份。西药对中药 81.2% VS 17.3% 。
占据全部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17.3%叫重灾区?那么占据81.2%的西药化合药叫神马?
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药品类别分布
这里有几个关键信息,我们需要知道:
1、不良反应:指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它不包括无意或故意的超剂量用药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2]。
2、中成药(含中药注射液)70%是西医开出去的,而由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与北京市中医药学会组织的西医使用中成药现状的大规模调查研究发现,临床中成药不合理使用率最高达4成[3]。
3、我国西医几乎都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中医教育培训,只是随意囫囵个一年就可以给病人开中药了,这造成西医使用中成药的不合理使用率高达4成。
4、绝大多数中药的使用讲求辨证论治,不依据中医理论使用中药,属于非正常用药,这种问题不应当归入不良反应。但这点在现实中,监测网络很难甄别(也没有相应具体条项规定约束西医上报时要给予辨证论治的书写)。所以,只要没有严重的问题,西医上报的基本都予以采信。
5、不受中医待见,几乎都是西医开出去的中药注射液报告有12.7万例次,占中药不良反应里面的51.3%!如果不算这部分,中药只占 8.43% 。
小结:所谓的中药不良反应占17.3%,里面最少35.9%以上还是西医的“贡献”!(无中药成药数据,暂取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所占率 x 西医使用率),里面还包含有大量不应该归为中药不良反应的报告。
就算这样,加上西医的不当使用,中药不良反应还是不到西药的1/4!!!
这就是伪科普说的不良反应重灾区?!呵呵。
81.2% VS 17.3%,甚至是8.43%,中药好危险啊!伪科普们快和拥趸们普及81.2%有多么微小,17.3%又有多么可怕。
即便如此,伪科普们还会极尽诡辩和狡辩。
有人会说A:“西药监管很严,但中药拥有特权,中药监管很宽松、准入门槛很低,大量的不良反应报告根本没有进入监测网络。"
呵呵,不良反应,无论中药还是西药,在我国都同属一个监管机制监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同一个监测网络。何来中药松西药严的说法?依据何在?证据何在?就靠嘴巴随意说?
有人会说B:“西药使用频度高,自然不良反应案例就高,中药使用频度小,不良反应案例就少。要看不良反应发生率!中药就是不良反应重灾区!”
这个说法在网络伪科普的不断造谣里,甚得中医黑欢心和传扬。众所周知,当一个人说了一个谎话,就需要用下一个谎话来圆。上面这个就是了。
1、西药使用频度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中药是不良反应重灾区,这是基本逻辑问题。
2、不良反应案例少,恰恰说明中药不是什么不良反应重灾区。说重灾区当然以案例数量来论,哪有以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低来论是否重灾区的道理的?
飞机事故死亡率高=飞机是交通事故重灾区?这逻辑能力,估计初中毕业都够呛。
3、西药使用频度并不比中药高。
使用率的多少,一般是看用药频度DDDS(使用年总用药量/每日规定剂量)
在没有全国全部药物DDDS以及同家医院中西药物DDDS对比的数据下,我只好调取西医三甲综合医院的抗生素TOP10(头十名)DDDS和西医三甲综合医院的中药饮片TOP10~40作为比较。
众所周知,我国西药频度最高就是抗生素。全世界要求抗生素占全部药物的25%以下,我国要求是“力争控制在50%以下”[4],可想而知,抗生素作为我国西药用药频次最高类别药物是没有异议的(也符合临床事实)。
【中药饮片DDDS】
北京天坛医院2008-2012年TOP10 [5] 总计 2156610 ,平均每味中药DDDS为43132
北京肿瘤医院2002~2005年TOP40 [6] 总计 2632136 ,平均每味中药DDDS为16450
【西药抗生素DDDS】
2010年5月~2011年4月北京65家基层医疗机构抗生素TOP10 [7]
总计10483319(整治前),平均每家医疗机构为161282,平均每个抗生素药为16129。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2011年~2012年 TOP10 [8]
总计DDDS为138861,平均每个药DDDS为6943
由上数据可见:
a、从药物使用频度来看,中药TOP10完全是西药无法企及的
b、把西医院的中药DDDS的TOP10扩大为TOP40,拉低平均值。同时,基层西药TOP10加上滥用的,西药DDDS才能比较接近中药。
c、住院部西药用药频度更是无法和中药比。
小结:中药使用频度高,不良反应事故少是有大量数据支持的,符合临床日常观察,是铁一般的事实。
伪科普们说的“西药使用频度比中药高,所以西药不良反应才比中药多”是一派胡言,无耻造谣!
注意,我这里特意:
a、选择西医院的中药饮片DDDS(中成药、中药注射液DDDS根本无法和中药饮片比),而不选用中医院中药饮片DDDS。
b、 为了拉低中药饮片的DDDS, 选择TOP40味中药的DDDS,没有截为TOP10。
c、选择基层医院整治管理抗生素前的数据,基层使用抗生素的量远非三甲医院能比,就是为了提高拿来比较的西药DDDS。
d、拿出西医三甲医院住院部的抗生素DDDS作为对比
这时,或许有人会说D:“你那些DDDS数据、医院统计不能说明问题。看看全国销售总额,西药销售总额的74.2%,其次为中成药类占14.6%,中药材类占3.6%,医疗器械类占3.4%。和我国不良反应中西药物比率基本类同。这才是真相!”
售额是指销售件数还是销售金额?拿药物销售金额统计比例来对比药物不良反应比例?这真是科学真理对比法啊!这逻辑真是无敌!哈哈。
这样的打滚式胡说八道,我都懒得理,老百姓说的看病贵,贵是指绝大多数都是西医开的成药,还是绝大多数是中医开的中药,大家心中有数。
这时,或许有人会说E:“中药肾病,举世瞩目。就是中药里的马兜铃酸造成的,马兜铃酸肾毒性极强,只需要一丁点就对肾细胞带来不可逆的损伤。台湾肾病率高达12%就因为这个!还有龙胆泻肝丸造成多少人肾衰啊。怎么能说中药就不是不良反应重灾区?“”
呵呵。
1、不良反应的定义都没搞清楚就不要扯不良反应,更不要说什么重灾区了。
2、所谓的中药肾病,连权威期刊柳叶刀都看不过去,刊登反对这个蔑称的文章。
3、脱离剂量讲毒性就是耍流氓。日常的紫外线也对我们的皮肤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我们都晚上才出去吗?我们拍拍手,也会对手上的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我们做植物人,不动可好?要说有毒,拜托拿出中毒最小剂量来。要说不可逆的损伤,拜托说清楚损伤层级来。
4、发达国家肾病率11%,台湾高出1%,高出好多啊!而且那就一定是因为中药造成的?呵呵
5、龙胆泻肝丸早已回归传统,不再使用中医界一直反对的、含有马兜铃酸的、近代才出现的关木通(这点是伪科普们千方百计要隐瞒的)再一次说明,传统用药的安全性。
6、至今我没有发现一例所谓中药肾病是合理使用中药造成的,所有案例不是语焉不详就是明确的不合理使用。
未完,敬请留意下期的医学科普+辟谣
谣言与误导二:中医理论是想象而没能证实
谣言与误导三:穿山甲真相
​参考与引用
[4]卫医发[2000]431号《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
[5]“北京天坛医院2008-2012年小包装中药饮片使用分析”范震洪,赵志刚《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4, 21(6):118-120
[6]“我院2002年~2005年中草药应用分析”郭继红,张艳华《中国药房》, 2006, 17(24):1874-1877
[7]“实施专项整治前后北京地区65家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马书田,刘利珍,朱宏伟,王红梅《中国药房》, 2014(6):487-491
[8]“2011年~2012年某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的调查分析”朱辉德,郑志伟,林静容,郑滢《中国医药指南》, 2013(25):43-44
[9]“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孙佃军《重庆医学》, 2011, 40(13):1307-1308
[10]“深度镇静麻醉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分析”郑军,韩文《中国基层医药》, 2013, 20(19):2922-2924
[11]“中药的不良反应与上市后再评价” 陈如泉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 5(1):5-8
[12]“比较中药制剂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唐卫峰 《医学信息》, 2015(18):193-193
[13]“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研究:7种抗生素不良反应调查分析”王建刚,王永铭《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1990(S1):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