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微信直接登录

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查看: 2228|回复: 0

理解扶阳:看高手的30个医案

[复制链接]

801

主题

976

帖子

27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61
发表于 2022-12-1 19: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1.长期低热——人参四逆汤加味
陈某某,女,60岁,农民。低热37.5℃已有6年余。6年前外感之后出现发热,经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治疗病愈,不久便出现低热37.5℃。一般早晨体温正常,8时以后开始慢慢升高,下午2时体温最高,然后又逐渐降为正常。曾在省市级多家医院就诊,未发现明显异常,最后定为“功能性低热”。现症见:身体消瘦,纳差腹胀,畏寒肢冷,五心烦热,气短懒言,发热多在活动后加重,舌淡胖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证属阳气亏损,虚阳浮动,治宜补肾回阳。
方用四逆汤加味:
附子30g(先煎2小时),炮姜30g,炙甘草10g,红参10g,三七10g,砂仁30g。3剂,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后,自感症状大减,精神大振,体温最高在37.2℃,继服上方6剂。药后体温恢复正常,纳增神振,二便如常,再服6剂,隔日1剂。
点评:功能性低热,现代医学多认为无名原因发热,中医辨属内伤发热,俗医多从阴虚论治,殊少见效。原因在于此证多属气阳亏损所致,滋阴清热乃文不对题。本例一派畏寒肢冷是阳虚之象,其低烧、五心烦热乃是阴火,阴证所生之火,张景岳称之为“假火”,扶阳方是正治。
怎样辨认真假寒热?郑钦安的主导思想就是探求阴阳至理,以阴阳实据为凭,“阳不调之人,必有阳不调之实据,以辨阳虚法辨之;阴不调之人,必有阴不调之实据,以辨阴虚法辨之”。“总在考究阴阳实据为要”。“学者务于平日,先将阴阳病情,真真假假熟悉胸中,自然一见使知,亦是认证要着”(郑钦安语)。
2.发热——人参四逆汤加味
刘某,男,30岁,农民。2007年11月29日就诊。患者发热月余,体温在37.6℃左右,白天高,夜晚低或正常,化验血常规发现白细胞增高,怀疑败血症,经用抗生素、激素治疗后,体温仍然不降,白细胞反而增高,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应用对症抗生素后,体温不仅没有恢复,白细胞增高也持续不降。无奈之下求治于中医。
现疗见:发热多在37.6℃左右,一般上午开始升高,下午3时左右最高,然后下降,夜晚体温可恢复正常,活动、劳动、劳累之后发热加剧,适当休息或睡眠后可稍下降,身体困倦,气短懒言,无精打采,畏寒肢冷,不耐劳作,食纳不香,二便尚可,舌淡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滑,脉沉细无力。
证属虚阳外越,治宜回阳收纳,方用四逆汤加味:
附子30g(先煎),炮姜30g,炙甘草10g,红参10g,肉桂10g,三七10g,砂仁30g。水煎服,每天1剂,6剂。服药之后,体温慢慢控制在37.2℃左右,精神转佳,食纳增进,化验白细胞降至正常,大为高兴,病人曾为白细胞升高苦恼不已。原方有效,再进6剂。
三诊:体温恢复正常,劳作之后,感觉又要发热,体温37℃,畏寒肢冷减轻,体力增加,原想休息后再吃中药,现要求巩固治疗,前方再进6剂。
点评:长期发热,西医多在病原菌上找原因来用药,这是对抗疗法。问题是细菌培养虽然发现了致病菌,可应用敏感抗生素后,体温及白细胞仍然不降,原因何在?关键在人体的抵抗力上,正气不足,驱邪能力下降,故而白细胞不降反升,中医对此显然看眼于调整病人正气,以人为本,这正是其优势所在。《内经》云:“阳气者,烦劳则张。”阳气外越而发热,每因劳累加重,且一派阴寒表现,皆提示此热为阴证发热,系阴火,故而用回阳收纳之法,方用回阳饮加味,正气足而邪自退,阳回而热减,体力增加,白细胞恢复正常。
3.结核性发热——人参四逆汤加砂仁
宋某,女,60岁,农民。低热37.5℃已有半年,经X线胸片确诊为双肺结核,常规服抗结核药物2个多月,低热仍然不退。现症见:每天下午低热37.5℃,持续到下午6时左右可自行恢复,畏寒肢冷,气短乏力,夜晚盗汗,五心烦热,身体消瘦,纳差,便秘,溲黄,舌质淡边尖红,苔白,脉沉细无力。证属阴阳两虚,虚阳外越。治宜回阳化阴,方用四逆汤加味:
附子30g(先煎),炮姜30g,炙甘草10g,砂仁10g,红参10g。3剂,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后低热已退,体温37℃,自感精神大振,食欲增加,五心烦热消失,畏寒肢冷明显减轻,大便正常。病重药轻,附子加到60g,他药不变。再进3剂,以进行巩固。
患者服药后,半年来体温正常,纳食二便均正常。近阶段由于操劳过度,自感旧病又要复发,要求再按第2次处方服用,又服3剂。
原按:结核性低烧,教材所论一般都是养阴清热大法。早年笔者也是如此,但低热总是不退,百思不得其解。看过《李可老中医经验专辑》以后,方知李可也是在套用成方无效的情况下,摸索出用补中益气汤加味而治,取得良效。但笔者认为,这样治疗仍未抓住要害,近读《郑钦安医学三书》,顿开茅塞:下午低热多认为阴虚火旺,郑钦安却认为是阴盛格阳,不得下入潜藏,阳浮于外而发热。今见病人一派阳虚阴盛之象,故从扶阳着手,应用四逆汤加人参再加砂仁,3剂而热降,6剂而正常,纳增神振,病愈半年无反复,从此病例中深悟扶阳治病之理。
4.低热——人参四逆汤
李某,女,40岁,农民。低热年余,每天上午7时开始发热,体温37.1℃左右,下午14时以后达37.3-37.4℃,活动劳累后加剧,休息后减轻。曾经全身系统检查无异常。现症见:气短懒言,体困乏力,不耐劳作,畏寒肢冷,喜热恶寒,口渴而饮水不多,大便偏干,舌淡水滑,脉沉细无力。证属虚阳上浮。
治宜温阳益气,方用四逆汤加味:
附子30g(先煎2小时),干姜30g,炙甘草10g,红参10g。3剂,
每天1剂。服药效果较佳,体温恢复正常,困乏明显改善,又服3剂
巩固疗效。随访月余,病情无反复。
点评:《内经》云:“阳气者,烦劳则张。”女性有经、带、胎、产之累,加之操劳过度,可致阳气耗损。阳虚外浮,乃致发热,此系阴火,绝非阳热,病人一派阳虚阴盛表现可证。治用回阳饮(四逆汤加人参)温阳益气,以补耗损之阳气,效如桴鼓。傅氏应用回阳饮治疗妇女长期发热患者已有数十例之多,均取得良好效果。
5.胃胀——人参四逆汤加砂仁
霍某,女,60岁,农民。长期胃胀,经胃镜、B超、CT等检查,除发现有慢性胃炎外,未确诊他病,长期胃胀、胃满,服用中西药物数年,未见明显改善。现症见:胃脘胀满,纳呆厌食,气短懒言,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秘结,舌淡胖,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证同脾胃阳虚,升降失调,治宜温脾益胃,方用四逆汤加味:
附子30g(先煎2小时),炮姜30g,炙甘草10g,红参10g,砂仁30g。3剂,水煎服,每天l剂。
病人到家后,看到只有这么几样药,心里嘀咕能有效吗?因为她长期服药,都是中西药物”大包。(岂知)服药之后,胃口大开,脘腹胀满消失大半,气力大增,精神转佳,数十年来未有之好转,大喜过望,要求再服10剂,以求彻底改善,巩固治疗。
点评:胃脘胀满临床上十分常见,一般多从气滞着眼,施以行气、破气之法,然有效有不效者,即如本例“服用中西药物数年,未见明显改善”。主要原因在于胀有虚实之分,实胀自有实证可辨,可予行气、破气之法;虚胀自有虚象,即如本例脉症一派虚寒表现。虚则补之,若予行气、破气套方套药,则犯了“虚者虚之”之戒,是为医家大忌。临床上虚胀并不少见,尤其屡治不效、病史已久者,误以实胀而误辨误治者多矣,岂可不慎。《内经》云“脏寒生满病”,虚胀之证,多由脾胃虚寒引起,由于误治伤正,久病及肾,最终导致肾元亏损。所以治从扶阳补肾下手,所谓“塞围塞用”,方选四逆汤加味,初服即见显效顺理成章,显示了郑钦安:“病有万端,治之但扶其夏元”理念的效力。
6.慢性胃炎——人参四逆汤加陈
袁某,男,30岁,农民。患有慢性胃炎数年,服用中西药物,情况时好时坏,一般都是开始有效,吃不了3天,就没什么效果了。停药之后胃部难受,吗丁琳类药物已经吃过了量,副作用甚大,颇为苦恼。现症见:胃胀,进食之后尤甚,喜温喜按,气短懒言,神疲乏力,畏寒肢冷,每遇天冷或冬季加重,舌淡,脉沉细无力。
证属中焦阳虚,治宜温中行气,方用人参四逆汤加味:
附子30g(先煎2小时),炮姜30g,炙甘草10g,红参10g,白豆蔻30g,石菖蒲20g,甘松10g,肉桂10g。3剂,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后,感觉症状消减大半,自述几年也未见过这样好,胃胀不甚,纳食增进,体力也感到明显增加。原方有效,再进6剂。胃胀消失,畏寒肢冷有明显改善,精神较佳,为巩固疗效,再进6剂。
点评:此案与上案类似,郑钦安论治胀满,颇显火神派心法,引录如下:“更以阴阳凝聚而观之,一团元气而已……余意此病治法,宜缺一元之真火,敛已散之阳光,俾一元气复,运化不乖”(《医法圆通·胀满》)。在此思路启发下,傅氏抓住一元真火,扶阳助脾,阳旺而中运,胀满自除。
7.消化不良——人参四逆汤加味
李某,女,66岁,退休干部。平素身体较差,近来什么都不敢吃,吃一口水果,立即拉肚子,腹痛腹泻,每天大便2-3次,吃一小块肉食,也会立即拉出来。对多种抗生素过敏,药物也不敢吃,甚为苦恼。现症见:身体消瘦,面部老年斑较多,气短懒言,畏寒肢冷,夏天炎热,犹穿多层衣服,外套小马夹,每天只吃点稀粥,舌淡胖色紫黯,脉沉弦细而无力。证属阳气亏损,不能腐熟水谷,治宜回阳助阳,补肾益脾,方用人参四逆汤加味:
附子30g(先煎2小时),炮姜30g,红参10g,炙甘草10g,肉桂10g,三七10g,砂仁30g。6剂,水煎服,每天1剂。
服药之后,自感体力增加,食欲增进,腹泻显著好转.每天1次,大便成形。原方有效,再进6剂。
三诊:已经什么都可以吃了,肉、水果吃后也不再拉肚子。精神大振,再服6剂以巩固疗效。3个月后遇见,述说一如常人。
点评:《伤寒论》曰:“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此例病人一派脾肾阳虚症侯。尤重在脾阳亏损、不能腐熟水谷上,表明其脏有寒,与经文基本一致。理当温之,仲景提出用四逆辈,不用理中汤,最具卓识。太阴有寒,其本在肾,四逆汤补肾回阳以助后天,理中汤则专在后天,不能从根本上改善“脏有寒”之候,吴佩衡所谓“理中不中也,当以四逆汤补火生土”,确有至理。
8.心动过缓——人参四逆汤加味
罗某,男,52岁,商人。自幼即心动过缓,心率40次/分,素有家族史。伴有顽固性腹泻几十年,每天大便3-5次,曾求治数十年未效。兼有原发性高血压。血压160/110mmHg,长期服用降压药物血压不稳定。现症见:气短懒言,畏寒肢冷,夏天夜卧需盖被子,冬天怕冷,不知道什么是热,一点冷物都不敢吃,吃点稍凉食物就拉肚子,心悸头晕,看身体颇似健壮,实则力不从心,不耐劳作。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厚滑,脉沉迟无力。
证属阴盛阳衰,治宜温肾回阳,方用人参四逆汤加味:
附子30g(先煎2小时),炮姜30g,炙甘草10g,红参10g,肉桂10g,三七10g。3剂,水煎服,每天1剂。
服药1剂后,出现腹泻加重,问是否继续服用,释说此为扶阳祛寒之反应,不必停药。3剂服完,精神大振,腹泻显著减轻,每天1次,心率提高到47次/分,血压稳定在130/90mmHg水平上。大喜过望,再进3剂。
三诊:全身情况明显好转,精神振奋,身上有力,略有胃胀,大便正常,血压稳定。上方加味加量:
附子50g(先煎2小时),炮姜30g,干姜30g,高良姜30g,砂仁30g,炙甘草10g,红参10g,肉桂10g,三七10g。3剂。
四诊:心率提高到50次/分,全身状况进一步好转,要求长期服用,附子加量。处方调整::
附子75g(先煎2小时),炮姜50g,干姜50g,高良姜50g,砂仁30g,炙甘草10g,红参10g,肉桂20g,三七10g。6剂,水煎服,每天1剂。服用40余剂,心率提高到57-62次/分,停药观察,疗效巩固,血压稳定,夏天吃凉面条也不再腹泻。
点评:该例心动过缓自幼发病且有家族病史,可知禀赋薄弱,先天不足。心动过缓者,心阳虚也;久病泄泻,脾阳虚也;畏寒肢冷,肾阳虚也。三阳俱亏,肾阳为本,法宜“治之但扶其真元”,以四逆汤直扶元阳,本固而枝荣,心、脾二阳俱获补益,故心动过缓、腹泻、诸多阴证均得愈也。即其高血压亦系阳虚而致,扶其阳而自复常矣,万不可囿于阴虚阳亢之成见而慎用附子,跟着西医指标跑。
9.心肌梗死——人参四逆汤加味
李某,女,67岁,农民。患者曾确诊为心肌梗死3月余,住院治疗月余病情稳定而出院。不久活动之后仍然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等症,心电图T波仍然倒置,经过中西医治疗,病情仍不稳定,且有进行性加剧趋势。现症见:体质消瘦,纳差腹胀,畏寒肢冷,不敢活动,动则气喘、胸闷、憋气,夏天炎热,仍身穿小棉袄,神疲懒言,精神不振,舌淡质黯紫,脉沉细弱略涩。
证属心肾阳虚,治宜回阳活血,方用人参四逆汤加味;
附子30g(先煎2小时),炮姜30g,炙甘草10g,红参10g,三七
10g,砂仁30g,肉桂10g。3剂,水煎服,每天l剂。
服药之后,胃口有所恢复,食欲增加,活动后胸闷气短明显减轻,原方有效,附子加到45g(先煎2小时),6剂。
三诊:胃口大开,畏寒肢冷减轻,小棉袄也脱去,活动后心慌胸闷消失,心电图T波与上次比较已明显恢复,大喜过望,原方再服12剂停药。电话随访,一般情况好,可做一般家务,身体明显恢复,纳增神振,心电图已正常。
原按:年老体衰患心肌梗死之后,虽经救治,病情仍然不能稳定,因思病人体质与食欲是疾病恢复的重要环节,因此,治疗重点放在回阳、开胃、活血上,方用双回阳饮,即郑钦安回阳饮(四逆汤加红参)与吴佩街回阳饮(四逆汤加肉桂)合用,达到扶阳、助阳、复脉目的;加三七活血化瘀,加砂仁行气开胃,纳气归肾,全方重补先天,兼顾后天,辅以活血。病人服药之后,胃口大开,体质增强,病情稳定。
10.心动过缓——补坎益离丹加减
孔某,女,57岁,退休职工。患病窦综合征经治数年未能缓解.近几年随着更年期停经,病情加剧。曾求治于各级医院,未有显著改善。心电图报告:心率45次/分。现症见:心悸胸闷,畏寒肢冷,时有烘热汗出,烦躁不安,失眠多梦,气短懒言,不耐劳作,舌肿大边有齿痕,脉沉迟无力。证属心肾阳亏,虚阳上越,治宜温肾助心,镇潜活血,方用郑钦安补坎益离丹加减:
附子30g(先煎2小时),肉桂10g,炙甘草10g,红参1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三七10g,灵磁石30g,紫石英30g,干姜30g。6剂,水煎服,每天1剂。
复诊之时,病人称近10年未有之好转,心慌胸闷消失,体质增加,烘热汗出消失,失眠好转,睡眠质量仍较差,心电图报告:心率62次/分。原方有效,再服6剂,巩固治疗。
原按:患者有心病不安病史,加之天癸已竭,肾阳亏损,心阳无助,心肾阳衰而病情加剧。郑钦安补坎益离丹(附子、肉桂、干姜、炙甘草、蛤粉)一方专为此而设,补坎者,补肾阳也;益离者,益心火也;肾火旺而心火自旺,此补坎益离之意也。在郑氏方药上,加用三七以活血化瘀,加磁石、紫石英镇潜虚阳上越;同时加入参益气助阴,方药对症,效有桴鼓之应。
11.心衰、心房纤颤——补坎益离丹加味
王某,女,62岁,农民。心慌,气短,胸闷乏力3年余,曾确诊为慢性心衰、心房纤颤,长期服用中西药物,情况时好时坏,未见明显改善。近时进行性加剧,心电图报告:心房纤颤,心肌缺血,心率165次/分。现症见:心慌,气短,胸闷,乏困无力,动则尤甚,面色黯黑,畏寒肢冷,双下肢水肿,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无力。证属心阳虚衰,虚阳上越,治宜温阳潜镇,方用郑氏补坎益离丹化裁:
肉桂10g,制附子30g(先煎2小时),炮姜30g,炙甘草3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红参10g。3剂,水煎服,每天1剂。
复诊:服药后,情况明显改善,体力明显恢复,畏寒肢冷减轻,心率65次/分,律整。原方再服3剂,病愈大半,后服附子理中丸巩固治疗。
原按:心房纤颠是比较顽固的心律失常之一,其特征表现在心房与心室的跳动不一致,即脉搏慢而心率快,脉沉迟无力,舌淡苔白滑,一派心肾阳虚之表现。治用郑钦安创制的补坎益离丹化裁,补坎者,补肾阳也:益离者,益心火也;“补先天之火以壮君火也”,同时佐以龙牡,“真火旺则君火始能旺”,心肾火旺,肾阳得潜,心病自然得愈也。
12.心动过缓——四逆汤合保元汤加味
赵某,男,45岁,农民。心悸胸闷数年,长期服用中西药物不效。心电图报告:心肌缺血,心率40次份。现症见:近期有进行性加剧趋势,动则气短胸闷,畏寒肢冷,活动后汗出如雨,不耐劳作,舌淡苔薄水滑,脉沉迟无力。证属心肾阳虚,治宜补益心肾之阳,方用四逆汤合保元汤加味:
炙甘草20g,制附子100g(先煎2小时),炮姜30g,炙麻黄10g,细辛10g,肉桂10g,红参10g,黄芪60g,丹参10g,三七粉10g。6剂,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后,心率提高到59次/分,自感体力增,汗出明显减少,仍畏寒肢冷,舌脉如前。原方再进6剂,制附子加至120g。服药后,心率提高到66次/分,自我感觉疾状消失,纳增神振,精力充沛,附子理中丸用作善后调理。
原按:心动过缓,加之全身一派阴盛阳衰之象,当温补心肾之阳,方用四逆汤合保元汤加味,特别是重用附子,温补之力尤为上乘,同时辅以益气、温通、活血之品,加强治疗效果,方药对症,阳盛阴消,病患得以恢复如常,非扶阳学说指导临床,这种情况能取近效实不敢想也。
13.肺气肿——破格救心汤加味
张某,男,70岁,退休工人。2007午1月10日就诊。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20余年,2个月前不慎感冒,咳喘再度加重,中西药物治疗2月余未见改善。现症见:咳、痰、喘,气短,胸闷,吐白色泡沫状痰,夜晚不能平卧休息,或平卧一会儿便憋醒,行走则气喘加剧,上气不接下气,舌淡,苔白腻水滑,舌体肿大边有齿痕,脉浮重按无力,尺部大甚。证属久病咳喘,肾不纳气,肾阳亏损,治宜温阳补肾,固摄纳气,方用破格救心汤化裁:
附子60g(先煎2小时),干姜60g,炙甘草10g,红参10g,山茱萸3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紫石英30g,灵磁石30g,石菖蒲20g,生姜30g,大枣10枚。3剂,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后症状大减,已能平卧休息,不再憋醒,白天活动后也不再气喘胸闷,原方有效,再进3剂。恢复如原来状况,再服3剂以巩固。1个月后随访,不再反复。
点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属高年久病,反复咳喘,久病及肾,阳气亏损,已入虚寒境地。本病每逢发作,一般均抗生素、激素反复应用,虽说可能暂时缓解,然阳气日损,抗病能力每况愈下,每当风吹草动应时即发,如此恶性循环,终成顽症痼疾。今从扶阳着眼,补肾纳气,方用大剂四逆汤温肾助阳;来复汤纳气敛阴,加上重镇摄纳之品,以助肾阳归潜,全方未用止咳平喘套药而疗效显著,确显扶阳效力。山西李可老中医所创破格救心汤,主要用治各种心衰,傅氏化裁该方治疗老年咳喘之症,经多例观察疗效显著,值得重视。
14.顽固性咳嗽——破格救心汤加味
姚某,女,65岁,退休教师。顽固性咳嗽已有10年余,每次外感引发之后,长期咳嗽可持续半年,曾到多家大医院就治,只能暂缓一时,无法根治,深为苦恼。现症见:近阶段由外感引起,再次出现咳嗽,一般先出现喉痒,继之出现痉挛性咳嗽,气憋胸闷,鼻涕、眼泪俱出,弯腰曲背,痛苦异常,阵发性加剧,一日数次不等,每次发作时间长短不一,夜间咽干,思饮而不多饮,舌干不能说话发音,白天畏寒肢冷,小便频多,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浮硬重按无力,尺部尤大甚。
证属肾不纳气,治宜温肾纳气,方用破格救心汤加味:
附子50g(先煎2小时),炮姜50g,炙甘草10g,红参10g,山茱萸3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紫石英30g,灵磁石30g,石菖蒲20g,桔梗10g。3剂,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之后,阵发性咳嗽次数明显减少,症状减轻,仍然间歇发作,夜晚口渴消失,舌不出现干燥,小便正常。病重药轻,加大剂量:
附子60g(先煎2小时),山茱萸60g,红参30g,干姜50g,炮姜50g,高良姜50g,灵磁石30g,紫石英30g,石菖蒲20g,砂仁30g。6剂,每天1剂。服药之后,病好七八成之多,偶尔发作一次,也很轻微,大喜过望,效不更方,再予上方6剂。药后咳嗽病愈,只有偶尔一声轻微,自动缓解。微微恶寒,流清水鼻涕,诊脉浮而无力。外感风寒,内犹阳虚,治宜温阳解表,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麻黄10g,附子60g(先煎2小时),细辛10g,干姜30g,炮姜30g,高良姜30g,炙甘草10g,红参lOg,半夏20g,桔梗10g。5剂,水煎服,每天1剂。服上方之后,外感解除,仍然恢复二诊处方,附子加量至75g,每天1剂,越吃感觉精神越好,体力增强,咳嗽未再发作,一直吃了约2个月停药。
原按:该例患者咳嗽10年有余,进行性加剧,发作时喉部痉挛,气闭胸闷,甚为痛苦,经各级医院诊治未见明显效果。“久病及肾”,肾为气之根,肾气归元,而喘咳自然不作。患者脉浮,系虚阳外越之证,因其脉硬与年老血管硬化有关,但重按无力,尺部尤甚,提示肾元亏损,肾不纳气之证。故而选用李可破格救心汤化裁,重用附子回阳固本,同时配用山茱萸,温肾收敛。一诊之后,病人畏寒肢冷缓解,夜间口渴消失,表明阳回阴生,症状逐渐解除。此类咳嗽治疗颇为棘手,一般方法难以起效,原因是诸多治疗都放在肺上,忽视了补肾纳气这一根本环节,故而久治不愈。该方看似无平喘止咳之功,却收纳气归肾之效,实为治喘咳之根本之法也。
15.咳嗽——破格救心汤加味
吴某,男,30岁,外地商人。咳嗽已有年余,就治于各级医院而无明显效果。现症见:先有喉痒,继之咳嗽,阵发性剧烈加重,伴气憋胸闷、泪出等,夜晚或遇寒冷时加重,吐出白色泡沫状痰液后咳嗽停止,气短乏力,汗出,畏寒肢冷,不耐劳作,舌质淡,脉沉细。证属久病伤肾,肾不纳气,治宜温肾纳气。方用四逆汤合来复汤加减:
附子30g(先煎2小时),干姜30g,炙甘草10g,红参10g,山茱萸3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紫石英30g,灵磁石30g,石菖蒲20g。2剂,水煎服,每天1剂。药后咳嗽病减十去七八,甚为高兴,信心增加,再服原方3剂,后又服3剂,停药观察月余,无异常。
4个月后,在外地感冒又引发咳嗽,专程返傅氏处治疗,服上方药6剂,病又治愈。
原按:久病咳嗽,正气亏损,肾不纳气,加之一派虚寒表现,因此,治从温肾纳气着手,方用四逆汤,重用附子温补阳气,同时合用张锡纯之来复汤,去白芍加紫石英、灵磁石、石菖蒲,以镇潜收纳气阴,使元阳归下,肾复纳气之功,似未治咳实已治咳,咳嗽可止。该方经临床观察用治久病喉源性咳嗽疗效显著,是笔者对付久治不愈咳嗽的一张王牌。
16.顽固性失眠——潜阳封髓丹加干姜
郑某,女,45岁,市民。顽固性失眠3年余,长期靠大量安眠药入睡,近段加大用量也难以入睡3小时,经常反复服用安眠药,导致第2天头昏脑涨,影响生活。自述3年前产后操劳过度,身体很差,一天早晚头脑昏沉而难以入睡,逐渐到不服药就难以入眠,曾经中西药物服用年余无明显的效果。现症见:畏寒肢冷,白天头昏无精打采,晚上则头脑清晰难以入眠,舌淡苔湿润,脉沉细无力。证属心肾阳虚,虚阳外越。治宜潜阳安神,方用潜阳封髓丹加干姜:
制附子30g(先煎2小时),龟板10g,砂仁10g,炙甘草30g,黄柏10g,干姜30g。3剂,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后,效果明显,安眠药可减量,又服原方2剂,安眠药可减半量,再服3剂后,不用安眠药可入睡6小时左右,且白天自觉精力增加,但畏寒肢冷未减轻,上方附子量逐渐加至60g,共服100余剂,停药也能入睡。
原按:白天为阳,夜晚属阴;白天阳在外而人动,夜晚阳入于阴,阴盛而静,故而入睡。白天阳动则人应该有精神,无精打采则显然是阳气不升;夜晚阳入于阴而静则眠,今阳不入阴,虚阳外越而无法入睡。这就是失眠顽固难疗的根本。因此抓住阳虚这一环节,扶阳潜镇,阴阳交会,顽固性失眠得以调整,近年应用这种思路与方法,大大地提高了失眠的治疗效果。
17.更年期抑郁症——潜阳封髓丹加紫石英、灵磁石、山楂
刘某,女,55岁。退休职工。患者烦躁、失眠,精神不振,情绪不稳定数年,时好时坏,被确诊为更年期精神抑郁症。长期服用安定类药物而病情不稳定,近来又有加剧趋势。现症见:白天烦躁不安,阵发性烘热汗出,畏寒肢冷,情绪不稳,喜怒无常,夜晚失眠,舌淡苔白水滑,脉沉细无力。证属肾阳亏损,虚阳上越。治宜温阳潜阳,方用潜阳封髓丹加味:
制附子60g(先煎2小时),砂仁15g,龟板10g,炙甘草10g,黄柏10g,紫石英30g,灵磁石30g,山楂20g。3剂,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后,病人自觉良好,情绪稳定,夜晚可安卧,胃纳稍差,原药有效,再进5剂。情绪进一步改善,自觉精神极好,睡眠如常,胃纳增加,又进5剂,加强治疗效果。随访年余病情稳定。
原按:女性更年期,《内经》认为是“天癸竭”。天癸者,肾精也,实乃阴阳俱亏而阳虚尤著。郑钦安曾说:“阳者,阴之主也。”更年期虽为阴阳两虚而阳虚为著,白天阳气亏损,不能正常运行与阴相争,故而烦躁不安;夜晚则因虚难以入阴,阴阳不相顺接,故而难入梦乡。治用潜阳封髓丹加黄柏、紫石英、灵磁石以清相火,温潜阳,助阳潜镇,服之效佳。近年来应用该法治疗多个此类病例,均收良好效果。
18.抑郁症——潜阳封髓丹加味
刘某,女,40岁,教师。患有精神抑郁症10年余,情绪低落,彻夜难以入睡,长期用抗精神抑郁症药、安定类药,药越吃量越大,效果越来越差,痛苦难忍。现症见:情绪低落,畏寒肢冷,身体稍胖,气短懒言,白天头目昏沉,无精打采,夜晚上床则头脑清晰,无法入眠,彻夜辗转不安,舌淡胖,脉沉细无力。证属肾阳虚衰,阳气外越。治宜温阳潜镇,方用潜阳封髓丹加味:
附子30g(先煎2小时),龟板10g,砂仁10g,炙甘草10g,黄柏10g,紫石英30g,灵磁石30g,石菖蒲20g,甘松10g,山茱萸30g。
3剂,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之后,可以安静入睡,第2天精神较好,为lO年来未有之佳象,继续服用10剂,附子加至50g。
连续服用上方近2个月,停药观察,可以安静入眠,且第2天精神很好。
原按:失眠是精神抑郁症的一个主要症状,长期服用镇静药无效,病人一派畏寒肢冷之状,表现为阳虚之症。白天阳气该升而不升,夜晚阳气当降而不降,阳不入阴停留于外则难以入眠。潜阳封髓丹专为潜纳浮阳而设,其镇潜之力明显不足,故而加紫石英、磁石以助镇潜浮阳,阳气潜藏,阴阳交接自然恢复。
19.顽固性口疮——潜阳封髓丹加味
陈某,女,40岁,干部。2007年11月7日就诊。患复发性口疮数十年,跑遍全国各地医院就治,用尽中西药物而病不能根除,只能暂缓一时,甚为痛苦。现症见:左侧口腔粘膜多处溃烂及舌边溃烂,疮面色苍白,疼痛难忍,吃饭都困难,不敢进食热冷刺激性食物,失眠多梦,白天乏困倦怠,夜晚难以入睡。经常发作咽炎,全身畏寒肢冷,双下肢尤甚,冬天加剧,喜热恶凉,月经错后,量少色淡,舌淡胖边有齿痕,苔滑润厚腻,脉沉弱无力。证属虚阳上越,治宜回阳潜阳,方用潜阳封髓丹加味:
附子30g(先煎),龟板10g,炙甘草10g,黄柏1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紫石英30g,灵磁石30g,石菖蒲20g,甘松10g,白芷10g,枯梗10g,三七10g。6剂,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之后,口疮几乎消失,舌上厚苔消失,舌边齿痕减有七八成,咽炎消失,甚为高兴,从未有过的好现象。但感近几天头皮有多处疥疮,较为疼痛,且多年之痔疮也有复发。告之此乃“阳药运行,阴邪化去”之反应,不必担心,继续用原方药:
附子45g(先煎),三姜(干姜、炮姜、高良姜)各30g,炙甘草10g,龟板10g,砂仁30g,黄柏2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灵磁石30g,紫石英30g,石菖蒲20g,甘松10g,桔梗10g,白芷10g。6剂。
三诊:头皮疮肿消失,痔疮也无感觉,食欲大开,精力充沛,夜晚睡眠安稳。近几天因月经来临,略有感冒,但很轻微,以往每当月经来必发热数天,这次如常且感冒不药而愈,问是何原因。告以该方药可助人体正气,故而此次经期发热才如此轻轻而过。近两天舌边及左颊粘膜处有两处小疮面,询问得知,近几天曾喝酒。嘱避免辛辣之物,以免“上火”,上方再服6剂,以资巩固。
点评:顽固性口疮久治不愈,临床并不少见。时医用尽滋阴降火,或可得一时缓解,然则发作更加频繁,无法根治,原因在不识阴火,误辨误治之过。须知头面五官疾患虽显肿痛火形,像是阳热,其实多为虚阳上越之“阴火”,尤其病史长、屡治不效者。用郑氏阴阳辨诀衡量,识此并不困难。治用潜阳封髓丹加味确属效方,可说有桴鼓之应。病人服后头皮上疥疮增多,此是“阳药运行,阴邪化去”之反应,大可不必担心。服药之后,果然头皮疥疮消失,痔疮也随之消失。病人在服药期间应禁忌生冷及辛辣食物,不然会“擦枪走火“,医患皆应注意。
20.慢性咽炎——潜阳封髓丹加牛膝、桔梗
李某,女,60岁,农民。患慢性咽炎10年余,长期服用中西药物不愈,以清热解毒之剂越用越重。现症见:咽部干涩,有异物感,咯之不出,咽之不下,饮水吃饭无影响,各种咽喉镜检均无异常。平素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略滑而无力。证属阳虚阴盛,虚阳上越。治宜引火归原,潜阳利咽。方用潜阳封髓丹加味:
制附子30g(先煎),砂仁10g,龟板10g,炙甘草10g,黄柏10g,牛膝10g,桔梗10g。3剂,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3剂,咽部症状大减,全身情况改善显著,原方又进3剂,咽部干涩几乎消失,又进6剂,症状完全消失。
点评:慢性咽炎,市面所售中成药甚多,均为寒凉之品。殊不知肾阳虚损,阴寒内盛,虚阳上越,看似一派“火热”之象,仔细辨认却是阴盛阳浮之象,郑钦安所谓“阴火”者,假火也。此种病情十分多见,俗医不知,误辨误治者多矣。
21.低热——潜阳丹加味/四逆汤加味
宋某,女,30岁,农民。1个月前患带状疱疹,经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而治愈,但病人出现反复低热37.5℃不退,伴白细胞增高,曾达到20.9xl09/L,经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后,白细胞下降到正常范围。可停药不出3天,白细胞再次上升,随之感觉身体日益虚弱,消瘦明显,伴失眠逐渐加重,不敢再用抗生素,要求中药调治。查白细胞11.9xl09几,症见低热,下午为重,最高可达37.5℃,气短懒言,身体倦怠,恶寒肢冷,神不守舍,情绪不稳,精神抑郁、失眠多梦,喜长叹,自感体力不支,身体消瘦,纳呆腹胀,舌淡胖大边有齿痕,脉沉细弱而无力。证属肾阳虚衰,治宜回阳健脾,方用潜阳丹加味:
附子30g(先煎2小时),炮姜30g,龟板10g,砂仁10g,炙甘草10g,红参10g,3剂,水煎服,每天l剂。服药之后,症状大减,低热消除,白细胞恢复到10.9×109/L,现胃胀明显,要求加重剂量服用,调整处方:
附子50g(先煎2小时),炮姜30g,砂仁30g,炙甘草10g,红参10g。3剂。
三诊:病情减轻大半,化验白细胞9.0xl09/L,恢复正常。精神明显好转,失眠也好转,但情绪仍然不稳定,要求长期服用,处方调整:
附子60g(先煎2小时),炮姜50g,砂仁30g,炙甘草10g,红参10g。10剂,每天I剂。服用40余剂,停药观察,病情稳定。
点评:反复低热,白细胞增高,按西医观点是感染,应用抗生素是正常的。但病人在白细胞下降的同时,免疫功能也在下降,身体日渐虚弱,乃至“不敢再用”。停用抗生素白细胞又再度升高,顾此失彼,这是抗生素的一大弊端。此症此情求之于中医最为适宜,病人虽说低热,按郑钦安阴阳辨诀衡量,反映的是一派阳虚之象,既然阳虚,扶阳自是治本,四逆汤加味而治,不仅发热可退,连白细胞也降至正常,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治病以人为本的优势。
所谓“炎症”非皆属火。此证若由俗辈经治,从白细胞升高着眼,势必大剂清热滋阴,不效则加大剂量,将人治死尚不觉悟,皆中医西化之咎也。“做中医的始终要跟着脉症走,不要跟着西医的指标走。”中医一旦跟着指标走,就会陷入西化误区,尽失中医本色。所以火神派强调阴阳至理,掌握阴阳辨诀,最大的现实意义就是校正中医西化,回归到中医的正统正脉上来。
22.慢性肾炎伴失眠——潜阳丹加味
倪某,女,38岁,农民。患慢性肾炎数年,情况时好时坏,长期不稳定。近阶段劳累过度,双下肢水肿加剧,经中西药物调治效果不佳。尿化验蛋白()。现症见双下肢水肿,运动后加剧,气短懒言,畏寒肢冷,穿衣明显比常人多,面色青黯,长期失眠,近期加重,难以入眠,白天头昏脑涨,夜晚上床反而精神,彻夜难眠,纳差,腹略胀,舌淡胖大边有齿痕,脉沉弱几乎着骨难寻。证属脾肾阳虚,升降失常,治宜温阳潜镇,利湿化浊,方用潜阳丹加味:
附子30g(先煎),龟板10g,砂仁30g,炙甘草10g,炮姜3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紫石英30g,灵磁石30g,石菖蒲20g,甘松20g,茯苓60g,泽泻20g。6剂,水煎服,每天1剂。
二诊:水肿大减,失眠明显好转,其他症状变化不大,病重药轻,上方加附子45g,再进6剂。
三诊:水肿消退大半,失眠进一步好转,尿蛋白阴性。方药有效,上方加淫羊藿、仙茅、补骨脂各30g,再进6剂。
四诊:水肿消失,每天可入睡2-3小时,白天略有精神,畏寒肢冷明显减轻。原方再进6剂,以资巩固。
原按:慢性肾炎以往重点放在利湿化浊上,效果不能提高。此例病人水肿在下,阴水明显,加之失眠较重,考虑为阳虚升降不利所致,方用潜阳丹加味,重点温阳潜镇,佐以利湿化浊之法,不仅水肿渐消,而且蛋白尿也随之消失。以往治肾多重视尿液的辨证,忽略全身情况,此则重点放在全身调整上,即以治人为本,不治肾而实治肾,全身状况改善而肾炎得愈。由此感悟到阴阳辨证大法,体现在整体调节上,重在治人而其病自愈。
23.口舌干燥症——全真一气汤加砂仁、桔梗
姚某,女,66岁,教师。近半年来夜间口干舌燥,白天饮水较多,仍觉不解渴,半月来呈加剧趋势。半夜起来常需喝水,不饮即觉口干似火,舌难转动,发音困难,检查多次未发现器质性病变,排除糖尿病等多种病变。现症见:舌燥口干,饮多尿多,畏寒肢冷,五心烦热,舌淡胖大苔润,脉沉细无力。
证属,阴阳两虚。治宜阴阳平补,引火归原,方用全真一气汤加味:
熟地黄100g,党参30g,麦冬10g,砂仁10g,白术10g,牛膝10g,制附子30g(先煎1小时),桔梗10g。3剂,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后,口渴症状大减,小便减少,夜间不需要饮水,发音恢复正常。再进3剂,增强疗效。1月后随访,病无反复。
原按: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阴亏则夜晚阴盛之时津液难以上承,故口燥咽干;阳虚则津液不化,无力蒸腾,故而饮不解渴,饮一溲一,并步入恶性循环。治用全真一气汤加味,重用熟地黄与附子,阴阳平补,阳中求阴,阴中求阳,阳生阴长,阴阳互生而得速愈。
24.腰扭伤——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芍药甘草汤
李某,女,60岁,市民。腰痛半月余,曾在某医院诊治未果,CT、核磁共振等检查未发现异常,始终未弄清突然腰背痛之原因。现症见:腰痛沿脊柱两侧疼痛,活动后加剧,不敢过度伸展身体,不坐凳子,蹲下弯腰则疼痛稍轻,睡觉不敢伸展平身,追问病史,得知在20天前拉车子后有扭腰史,舌淡白滑,脉浮细重按无力。证属外感风寒,经脉凝滞,闭阻不通。治宜温肺散寒,温肾固本,舒筋缓痛。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芍药甘草汤:
麻黄10g,制附子15g(先煎),细辛10g,赤白芍各30g,炙甘草30g。3剂,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后,腰背疼痛大减,已可平卧伸展,病减六七成,但出汗较多。原方调整剂量:
麻黄6g,制附子20g(先煎),细辛10g,赤白芍各60g,炙甘草30g。服3剂而愈。
原按:高年体弱,劳作后汗出,外寒易侵,太阳受邪,故而腰背疼痛;寒则收引,故喜蜷体而不敢伸展;虽病有半月之余,但外邪不祛,痛无宁日,脉浮而无力,一派正虚感寒之势。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芍药甘草汤,太少并治,柔筋舒肌,3剂病轻,6剂病愈。
25.腰痛——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李某,女,36岁,农民。慢性腰痛病史已10余年,经常习惯性腰扭伤,腰部发凉。经B超、CT等多种检查未见异常。经常弯腰后不能立起,慢慢活动后才能伸展,曾经多种治疗均无显效。每次电热疗后一时好转,停后又病如初。现症见:腰背酸痛,不能过度活动腰部,弯腰后不能立即伸展,腰背部发凉,畏寒肢冷,天冷或冬季加剧,舌淡苔白滑,脉沉缓无力。证属少阴阳虚。治宜温肾壮阳,强腰通络,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麻黄l0g,制附子60(先煎2小时),细辛10g,炙甘草10g,杜仲10g,牛膝10g,肾四味各30g。3剂,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后,自感腰背部有类似理疗后的温热感,腰痛减轻大半,全身轻松,再进3剂,腰背痛消失,为巩固疗效又加服3剂,隔日1剂。随访年余,病情无反复。
原按:腰背痛比较常见,郑钦安曾说:“此肾中之阳不足而肾中之阴盛也。夫腰为肾之府,先天之元气寄焉。元气足则肾温暖和,腰痛之疾不作。”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补肾强腰之品,既可使太阳之寒邪从外而解,又可温少阴之阳;外邪得出,肾阳得振,表里交通,内外同治。
26.腰椎间盘突出——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芍药甘草汤加熟地
唐某,女,70岁,农民。患腰痛病已数十年,近一周突然加剧,双下肢疼痛剧烈,左侧为甚,不能行走,CT报告:腰椎间盘突出,老年性骨质增生症。采用镇痛药物疗效不明显。现症见:腰痛剧烈,不能久坐,行走需人搀扶,无法自行站立,畏寒肢冷,时有颤抖,左下肢沿坐骨神经走行放射性抽搐、拘挛,夜晚加重。舌淡苔白水滑,脉略浮重按沉细无力。证属外感风寒,肾精不足,筋脉拘挛。治宜温阳解表,舒筋解挛,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味:
麻黄30g,附子60g(先煎),细辛10g,炙甘草30g,赤白芍各30g,熟地黄100g。3剂,水煎服,每天1剂。服完1剂药后,微微汗出,疼痛减轻许多,3剂服完,可下床活动,腰痛消减九成,畏寒减轻大半,身上有温热感觉,再服3剂。以巩固疗效。
原按:老年腰腿疼痛非常多见,年老肾虚,阴阳不足,加之外感,内外相招。故而疼痛加剧。重用麻黄、附子,温阳解表;重用熟地以补肾中之精;合芍药甘草汤缓筋舒脉。肾精得补,外感可祛,筋脉得舒,三管齐下,病重药亦重,3剂而病得缓解。未学习火神派扶阳理念之前实不敢想象。
27.膝关节肿痛——麻黄附子细辛汤/白芷面外敷
李某,女,57岁,农民。右膝关节肿痛数年,多种方法治疗时好时坏,近来又有加剧之势。现症见:右膝关节肿痛,发凉,白天行走困难,活动后肿胀加重,畏寒肢冷,腰背酸痛,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无力。证属肾阳亏损,阴寒凝滞,关节经脉闭阻。治宜温肾扶阳,散寒通络,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熟地:
生麻黄30g,制附子60g(先煎2小时),细辛lOg,熟地黄100g。3剂,水煎服,每天l剂。同时用白芷细末100g,加白酒点燃热后外敷关节,每天l-2次。
复诊:服药加之外敷白芷粉,全身微微汗出,右膝关节疼痛大减,肿消。原方药再进3剂,以巩固效果。
原按:膝关节肿痛老人多见,一般方法难以取得很好疗效。高年体弱,肾阳亏损,阳气不到之处,便是阴寒凝滞之所,阴寒闭阻经脉,不通则痛。方用大剂麻黄附子细辛汤,重用熟地黄以调肾中阴阳,重用麻黄宣通凝滞,结合外用热敷,内外合治,加强了局部的温通作用,故而疗效显著。
28.风湿性关节炎——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
冯某,女,30岁,农民。患风湿性关节炎10余年,服用中西药病情时好时坏,每到冬天加剧,曾服镇痛西药而诱发胃病不敢再服。现症见:关节冷痛,夜晚加剧,畏寒肢凉,咽干不渴,舌淡苔略燥,脉沉细而弱。证属肾阳亏损、寒邪内侵,阻滞经络。治宜疏风散寒,温肾通络,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
桂枝30g,白芍10g,知母10g,麻黄lOg,灸甘草10g,防风10g,白术20g,制附子75g(先煎2小时),干姜30g,牛膝10g,松节10g,狗脊10g。6剂,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6剂后,关节疼痛消失,关节处有热乎乎的感觉,此为前所未见。原方有效,再进6剂,病痛若失,又服6剂,隔1-3天服用,以加强疗效的持久性。
原按: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痹证范围。痹者,闭阻不通之意,《素问.举痛论》中认为痛证中14种情况中13种都是由寒邪凝滞造成的。因此,仲景创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痹痛,其中关键在于温通之品的应用,重用桂枝、制附子、干姜,目的在于温肾壮阳补火,“阳气流通,阴气无滞”(郑钦安语),闭阻之经络得以开启,故而疗效显著。
29.过敏性鼻炎——麻黄附子细辛汤加肾四味
张某,男,30岁,教师。过敏性鼻炎病史10余年,曾服多种中西药物治疗,时好时坏难以根治。现症见:早晨清水鼻涕不断,喷嚏连连,冬天尤甚。畏寒肢冷,腰膝酸软,不闻香臭,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无力。证属阳虚阴盛,肺窍失灵。治宜宣肺温肾,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麻黄10g,制附子60g(先煎2小时),炙甘草10g,细辛10g,肾四味各30g。3剂,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后,症状大减,鼻涕消失,喷嚏减少,身上有热乎乎的感觉,腰痛减轻。药已中病,再进原方3剂,以加强疗效。半月后随访,病情无反复。
原按:过敏性鼻炎现代医学认为是免疫性疾病,根治较难。此例患病已多年,虽说刚步入中年,肾阳虚状已较显著。郑钦安曾论及本证:“此非外感之邪,乃先天真阳之气不足于上,而不能统摄在上之津液故也。”故此,治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宣肺温肾,加用肾四味(淫羊藿、菟丝子、补骨脂、枸杞子)以加强补肾效果,用之若桴鼓之应,实在是意料之外。
30.病窦综合征伴音哑——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四逆汤加肉桂
阎某,女,43岁,市民。患病窦综合征已10余年,长期服用中西药物不能缓解,心率经常在38-42次/分,曾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考虑安装起博器,观察月余后认为不宜,服中药未见明显改善,易于外感。心电图示:心率40次/分。现症见:声音沙哑,说话稍多即发不出音,每当病情加剧时,就发不出声音,久治不效,咳嗽吐痰,畏寒肢冷,心慌气短,不能上楼,上一层楼需休息5-10分钟,纳呆腹胀,舌淡水滑,脉沉细无力重按消失。
证属心肾阳衰,寒邪外袭,凝滞经脉。治宜温阳解表,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麻黄10g,熟附子75g(先煎2小时),细辛10g,炙甘草10g,桂枝30g,干姜60g,生姜50g。
3剂,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后症状大减,发声正常,自述前所未有的好转。再服原方,加重附子为90g,4剂。服完4剂,发声恢复正常,以生姜羊肉汤进行调理。
随访2个月,未再发作感冒,声音末再沙哑,食欲大增,体重增加5kg,精神好,可一口气上5层楼也不觉累。再服四逆汤加肉桂方:
熟附子50g(先煎2小时),干姜45g,炙甘草10g,肉桂30g。每周服1-2剂。病愈。
原按:病人患病窦10余年,心肾阳虚显著,习惯性感冒不断,步入恶性循环之中。阳气不足,卫外不固,故而习惯性感冒;外感之后,内合于肺,肺窍闭塞;肾阳亏损,少阴经脉凝滞,内外相招,故发声困难。治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重用附子,温肾振阳,宣窍开闭,特别是生、干姜合用,既能发散风寒,又能温中扶阳,内外同治。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image.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7431号  沪ICP备16043211号-1

GMT+8, 2024-12-4 01:13 , Processed in 0.103848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含象堂

© 2001-2019 含象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