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微信直接登录

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查看: 1913|回复: 1

含象好书丨《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简读和笔记

[复制链接]

794

主题

969

帖子

274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40
发表于 2023-4-11 08: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读完这本书,我也会感叹:如果我父母以前就读过这本书,那该有多好。
我们在不知不觉间从上一代承袭了一些不好的教养方式,这份阴影影响着我们教养自己孩子的方式。
当你对孩子正在做的事情,或提出要求的事情感到愤怒时(或产生其他负面情绪),都应该提醒自己:这种愤怒,并不是孩子触发的,而是过往的经历,唤醒了你内心深处的感受,让你看到了那个年幼无助的自己。你的发怒、情绪激动,都是你“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保护你摆脱再次回到童年时的那种不舒服的感受。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明白这一点,然后放松下来,而不是迁怒于自己的孩子。
当我们看见、接纳了童年的自己,就会对我们的孩子多一份了解和耐心。
简读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在本书一开始,佩里就给读者讲了一件事:自己有一位心理培训师同事,叫泰伊,专业水平高,而且心地善良,即使按照最苛刻的标准来看,也应该是一位十全十美的母亲。但是泰伊有一天,就做出了一件让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她七岁的女儿艾米丽,在公园里玩攀登架,对妈妈说自己卡住了,想让妈妈把自己抱下来。

然而,泰伊当时心里却涌起了一股无名火,认为女儿在无理取闹,于是对女儿大喊“马上给我下来!”于是,委委屈屈的艾米丽费了好大劲,才自己爬了下来。之后,她还想拉住泰伊的手求得母亲的安慰,但泰伊的火气还没有消散,一把甩开了女儿。于是,艾米丽委屈地大哭起来。

过了大概一周,泰伊又带着艾米丽去公园玩攀登架,在一瞬间,泰伊找到了自己上一次无名发火的原因:原来,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泰伊的母亲始终在对她进行过度的保护,因为害怕她遇到危险而限制泰伊的行动。从而让泰伊感觉,在这种过度保护下,自己逐渐丧失了去探索新事物,自我发展的信心与能力。这种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负面情绪,突然在女儿被困攀登架,这样一个似曾相识的育儿场景中被激发出来:它同时暴露的是泰伊对母亲的愤怒,以及不想让女儿也在类似环境中长大的强烈愿望。于是,泰伊及时向女儿道歉,并做出了解释,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就此被消弭。

相信听到这里,不少为人父母的用户,都会有同感:自己有时在对孩子发火时,内心就会发出呼喊“天哪,我的父母也对我做过同样的事,我怎么在不知不觉之间走上了他们的老路。”

佩里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对孩子的言行突然产生某种强烈的负面情绪,比如愤怒、挫折感、恐惧、厌恶等等的时候,请把它当作一个自己内心发出的警报,不是在提醒我们孩子犯了错误需要矫正,而是提醒自己,内心的创伤记忆又被打开了。在我们之前解读过的《你经历了什么》当中提到过,如果我们遭遇的心理创伤发生在婴儿时期,那么所带来的损害会更严重,甚至变成伴随终生的反常执念和行为模式,只要外部环境中有一个与创伤记忆相关联的元素出现,那种遭遇伤害时的恐惧感就会随之而来。

具体来说,我们对孩子言行的过度愤怒,是一种失调,是我们的自我意识,为了努力恢复身心平衡,不惜采用的极端调节手段。这时候,负责语言、思考、共情等高级功能的大脑皮层暂时宕机了,无法理解面前孩子的感受。所以佩里告诉我们,对于自己这种因为创伤而引发的无名火,既不要错误地归咎于孩子,也不要对自己过分自责,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对它的根源进行追溯、拆解,努力在自己的意识里建立全新的反应路径,从而让这种伤害不要再随着自己的行为失范,再传导给孩子,乃至我们的后代。

为了建立全新的反应路径,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与孩子的同理心,花一点时间思考下,自己在孩子同样年龄的时候,做出类似举动,是出于什么样的情绪和感受。那时候的父母做出了什么样的反应,而在内心深处,我们又希望被父母怎样对待?佩里就在书中举了一个案例,自己有个客户奥斯卡,收养了一个一岁半的男孩,但是孩子吃饭的时候却经常把食物掉到地上,或者到处乱扔,这让奥斯卡非常恼火。于是,佩里就跟他说,如果他自己小时候做出这样的举动,会得到怎样的待遇?奥斯卡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自己严苛的外祖父,会用餐刀的刀柄敲自己的手指头,然后让自己离开房间。虽然这段童年经历非常难以启齿,但奥斯卡在咨询后,通过找到了自己出离愤怒的根源,对养子的耐心渐渐开始增长。

再比如,让很多家长感到愤怒和挫折的,是孩子无法停止的哭闹。作者分析说,这种状况,很可能和我们自己婴幼儿时期,因为哭泣而遭遇父母强硬阻止,无法释放负面情绪有直接联系。我们本能地拒绝唤起当时的痛苦,所以也想让孩子闭嘴。

讲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哎呀,不早说,我已经犯过类似的错误了,那该怎么办?作者佩里就说了,亲子关系中出现裂痕,是不可避免的,但最重要的是修复。

父母愿意主动和孩子修复关系,对孩子来说意义重大,因为他们无论是人格、身体、价值观,还是生活能力,都尚未发展完全,父母是他们安全感的主要来源。很多孩子都有一种恐惧,那就是父母不再爱或者需要自己,就会产生一种“天塌了”的感觉。有些家长曾经问佩里,向孩子道歉,会不会过早损害自己在家庭中的权威感。面对这种质疑,佩里坚定地说:“不会!孩子需要的是真实可信的父母,而不是十全十美。”

如果我们假装自己从来不会犯错,不承认事情真正的原因,那么孩子会开始质疑自己的理解力,然后陷入认知失调。那些过分信赖父母的孩子,会开始无端自责,用放大镜审视自己的言行,试图发现那些子虚乌有的错误,从而形成“讨好型人格”。反过来,一些孩子可能已经看出了端倪和破绽,而父母的拒不认错,只会让亲子关系向着冷漠而疏离的方向发展,孩子甚至会转而向外界寻求情感支撑与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遇到的一旦是心怀叵测的人,很可能会就此走上邪路。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主动去做正确的事情修复关系,那么这个良好的习惯也会传到孩子身上。作者佩里回忆说,有一次自己开车接送四岁的女儿时,女儿的情绪非常不好,但是在回家后,女儿在厨房吃了一块蛋糕,然后对自己说“妈妈,对不起,我刚在车上发脾气了,因为我饿了,不过我现在好了。”这让佩里感觉非常欣慰,因为自己的女儿能够主动反省自己的行为,并且试图修补母子关系中的裂痕。

所以,在孩子诞生,与你相伴的那一刻起,我们的第一要领就是把我们自己经历中那些正面有益的经历,比如关爱、耐心、努力传承给孩子,同时努力把童年遭遇的负面经历与情绪封印起来。

这些负面经历和情绪,有时会以一种隐秘的形式出现,那就是我们的内心独白。大家想一想,是不是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内心深处或者脑海中都有一个声音,在评判我们的一举一动?佩里告诉我们,如果这个内心之声,发出的批评和质疑,要远远多于自我肯定和赞许,那我们就要特别注意了,不正常的自我批评不仅会影响我们自己,也会引导孩子的认知,偏离正确的轨道。

佩里在书中说,自己曾经遇到一位名叫伊莱恩的咨询者,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在咨询中,伊莱恩发现,自己内心深处那个总是在打退堂鼓,自我否定的声音,其实是来自她的母亲。母亲对自己和伊莱恩都十分严苛,她对各种事的否定和打压,成了伊莱恩童年记忆中不可磨灭的部分。于是,成年后的伊莱恩,也不可避免地遗传了母亲的性格。所以,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伊莱恩就开始有意识地和这个内心的声音抗争,努力不让这种负面情绪通过生活中的自我否定,传承给自己的两个孩子。

在佩里的建议下,伊莱恩不再耗费宝贵的精力,去和这个内心的声音争辩,而只是把它当作一个“难以相处的同事”;它说什么,听听就算了,不要太当真,同时勇敢鼓励自己,走出舒适区,去做那些内心的声音禁止你做的尝试。因为每成功一次,你就会发现,内心对于自我的批评之声,出现的频次就会减少,音量也会逐渐低微。

在这一部分的最后,佩里还告诉了我们一个在育儿中实现自我修复的小贴士,非常有用,那就是无论在评价自己或者孩子的时候,都不要简单粗暴地使用“好”或者“坏”这样的简化标签。对于我们自己而言,由于害怕变成所谓的“坏父母”,我们就可能羞于承认自己犯下的错误,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反过来说,经常对孩子的言行做出标签化的价值评估,也无助于他们的成长或者进步,尤其是简单粗暴的批评,更只会增加孩子的挫折感,让亲子关系变得疏远。

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就是赞赏自己和孩子的努力,具体描述那种感受的细节。比如,孩子花了很多时间画了一幅画,不合格的家长,会毫无表示,或者挑剔孩子,简单粗暴地说“画得不像”;普通的父母,大概会泛泛地夸奖一句“画得不错”,但是理想中的父母,会说:“你为了画这栋房子,花费了很多时间和心思,真了不起!这房子看起来好像在微笑,看到它,我的心情也好起来了!”佩里强调说,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对孩子的言行做出反应,是亲子关系的关键。我们对孩子的反应,塑造了他们的人格品质和性格。

第二部分

好了,刚刚我们着重谈的,相当于“父母如何做好内省”。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顺着佩里的叙述,看看身为父母,该如何对待孩子,为孩子营造一个正确舒适的成长环境。

说到这里,很多中国父母都会有一个误区,那就是把“正确舒适的成长环境”,简单归结为一系列物质条件和硬件,比如居住环境、消费水平、教育选择之类的。但是佩里告诉我们,这些其实都不重要,最核心的,是一种“家的感觉”。她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位当律师的朋友去探访一个难民家庭,这个家庭的生活居住条件自然很不好,但是一个孩子却跟他说“我们有家啊!只不过它暂时没有地方固定下来而已。”

通过这个简单的故事,佩里说,所谓正确舒适的成长环境,就是哪怕父母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和孩子共度大多时间,或者物质条件相对匮乏,但孩子依然能够和家长有一种亲密而安全的相处模式。那么,如何营造这种理想的环境呢?佩里根据自己的研究和心理咨询经验,提出了两条原则。

首先,是学会诚实地面对争执:所有的家庭都会争吵,但重点是如何处理和化解冲突,不要让分歧破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毕竟,冲突导致孩子的精神处于警戒状态,威胁到他们的安全感,让他们的精神状态切换到某种紧急应对状态。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该怎么办呢?首先,是坚持讲问题,以及问题带给自己的感受,给自己定义,不攻击对方。例如,“你刷手机的时候,没有回我的话,我感到很受伤”,这就是一种讲完问题,再定义自己感受的良好沟通方法。反过来,如果直接来一句“你只顾着刷手机,都不理我”,就很容易激化矛盾,让沟通偏离主题。毕竟,攻击只能激发对方的防御本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另外,我们在争执中,也要考虑对方的感受,不要贸然否定。另外,要仔细想想,这场争执的背后,体现了自己和对方潜在的哪些未被满足的需求。以及要仔细区分,导致争执的怒火,到底是哪些以往的记忆带给我们的创伤,还是眼前家人的言行直接带来的。

有一本叫《如何正确地吵架》,里面也有几条关于亲密爱人之间吵架的原则,包括保持坦白、承认事实、始终相信对方是出于好意,如果现状不令人满意,那么对方应该承担的责任最多只有一半,如果能在吵架中发现对方的潜在需求,和自己性格中的缺陷,那么这场吵架就是赋予建设性的沟通,等等。这些,也同样适用于家庭成员,以及父母与孩子间发生争执的场景。

第二个原则,是包容理解孩子的感受,而不是仅仅着眼于“处理具体问题”。佩里在咨询中发现,在童年时期,无法从亲子关系中获得来自父母的安抚,是导致成年人罹患抑郁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父母出于疏漏,甚至是有意忽视了孩子的感受,特别是负面感受。但是,孩子的感受在遭到否定后,并不会消失,而是郁结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变成了持久的伤害。比如,一个在冲突暴力不断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会误以为暴力和控制,也是爱的一部分,会因为他人表现出一点亲切的信号而产生严重的依赖感。

佩里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有一对夫妻,安妮丝和约翰,他们有一个十岁的儿子卢卡斯。夫妻俩因为创业,忙得没什么时间和孩子相处,平时只能请人来照看卢卡斯。结果有一天,十岁的卢卡斯居然尝试自杀。在咨询中,卢卡斯说,父母平时很少陪伴自己,还经常听到父母打电话安排别人照顾他,于是就让他感觉自己是个累赘,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而自己在向父亲倾诉时,约翰的回答听起来也很敷衍,诸如“爸爸给你买个新的游戏机”,或者“周六带你去动物园”等等。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约翰听从了心理咨询师的意见,每次卢卡斯在说自己难过时,就会问他,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是什么让他难过,然后开始倾听,先不要着急去做什么具体的修复工作。同时,约翰暂停了手头的工作,在家陪伴了儿子一个月。在卢卡斯情绪恢复后,约翰和安妮丝也约定,至少有一个人,必须在下午六点之前回家,以保证至少有两个小时陪伴儿子。

所以,身为父母,我们需要对孩子的感受,尤其是负面感受进行包容,既不要无视,也不要反应过度。孩子之所以认为家庭环境舒适而安全,就是因为,在这里,父母愿意倾听他们的感受,并表现出理解、共情和支持。

佩里强调,对孩子感受的关注和回馈,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就要开始。哪怕孩子还没有形成初步语言能力,他的手势、表情、哭喊和其他声音都是他们试图和父母交流的手段,而父母也应该用各种方式,包括各种拟声词、手势和表情来和孩子互动。只要孩子得知自己的感受能够换来父母稳固的关注和回应,那么他们自然能够从家庭环境中感受到爱和安全,从而迈出建立健全人格的第一步。

不仅如此,当孩子的感受与我们成人的常识,或者记忆认知发生偏差或者矛盾时,也不要急于否定他们,因为他们的年龄和思维模式,让他们想表达的情感,可能与语言并不相符。比如孩子说“妈妈从不带我们出去玩”的时候,他们并不是想否认父母曾经带自己出游这样一个事实,而是在表达“自己在家已经待了很久,感觉无聊,希望家长重视并有所行动。”

当然,包容并不意味着溺爱,无底线地向孩子退让,满足他们提出的一切,哪怕是非分的要求。比如,一位名叫戴夫的父亲,有一个四岁的女儿诺瓦。诺瓦有时非常任性,如果发生让她不满的情况就会放声大哭,戴夫既不想陷入和女儿无休止的争论,也不想无底线地纵容诺瓦。佩里就建议他,尝试一下自己的沟通方法。

于是,有一天,戴夫开车时,诺瓦的表哥坐在了诺瓦平时习惯的座位上,导致诺瓦又开始故态复萌,哭闹起来。戴夫既没有让两个孩子调换座位,也没有呵斥孩子。戴夫的做法是,蹲下来,让自己和女儿的视线平行,然后说,自己了解女儿的心情,知道女儿真的很想坐在自己习惯的座位上,但是今天的情况只是一次例外。然后,戴夫再问女儿,除了原来的座位,她愿意坐在哪里?结果,诺瓦逐渐停止了哭泣,坐进了儿童座椅,随后在旅途中也开始和表哥以及戴夫愉快地聊天,仿佛座位的事情根本不存在。

第三部分

好了,说完了家长的自我修复与疗愈,以及家庭环境的正确营造,接下来就要说到亲子关系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如何教导孩子言行得体,为他们日后进入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有一本儿童教育类的名作《园丁与木匠》,里面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孩子,天生就很难接受那种被动的、来自他人灌输的信息,而是会主动去观察、模仿、理解成年人的言行。从某种程度上,孩子可能比父母本人还理解他们。所以说,父母要想让孩子正确成长、行为得体,那种一本正经的灌输和说教是效果不大的,你要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必须在孩子面前,展示出符合你期望模板的行为。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人前举止得体,但佩里说,如果仔细拆解,这些行为的背后,其实包含了四种重要的能力,他们分别是:抗挫折能力、灵活应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能够与他人共情的能力。一些模仿能力强、家庭环境稳定的孩子,能够在模仿中轻松学会这四项能力。

佩里在书中举例说,如果你希望孩子们能够从小分担家务,养成生活井井有条的好习惯,那么理想方式并不是以零花钱奖金来刺激或者贿赂孩子,而是应该在自己勤于家务的同时,首先激发孩子的游戏与模仿天性,在他们喜爱的过家家游戏中加入家务工作的环节。这样,他们之所以愿意参与家务,并不是因为单纯的物质回馈,而是他们在投入一项让自己感到成就感的工作,提升他们对于家庭的归属感,更是在帮助与他们有亲密联结关系的父母。

当然啦,很多孩子的行为模仿与习得,就不那么一帆风顺,但我们并不应该急于批评孩子,而是应该利用我们的同理心,来分析他们行为背后的需求。很多父母对于孩子行为的规训过严,比如孩子行为失礼或者错误,就对其加以惩罚,从而只让孩子感觉自己的独立意志被忽视,从而带来了羞辱感和愤怒,但反过来说,太过宽松又会让孩子放任自流,失去了目标感,无法建立必要的自我约束。

那么到底该怎么办呢?佩里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合作式管教。

具体来说就是,首先在以身作则的前提下,给孩子定出一个目标,比如,家里保持整洁是必要的,父母一直在持续努力,让大家的生活方便舒适,但你的房间最近有点乱,我们希望你自己打扫一下。

第二步,就是如果孩子表现迟疑和抗拒,一起寻找孩子背后的感受,然后表现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与包容。比如,孩子会不会是认为整洁卫生和舒适没什么关系?还是因为被迫打扫房间,就降低了自己对于这片小天地的主导权?还是因为,房间的凌乱是朋友或者兄弟姐妹在游戏时放飞自我导致的,从而让孩子觉得为别人收拾烂摊子不公平?

接下来,是和孩子平等地坐下来商讨,整理房间确实听起来是个头疼艰巨的任务,通过头脑风暴,如何把它的难度降低,加入乐趣和挑战?

最后一步,就是坚持下去,把它变成孩子的固定行为模式。

结语

好了,这本《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到这里基本就为你介绍完了。虽然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世界上唯一无条件的爱,但并非所有的父母都能和孩子建立良性健康的亲子关系,很多家庭内的亲子关系都充满了有意无意造成的错误,给孩子的一生留下负面的影响。作者佩里结合了自己多年心理咨询的案例经验,以构建理想的亲子关系为出发点,讲述了育儿中的三个重要问题:如何在与孩子的相处中进行自我疗愈和修复,如何为孩子建立一个正常舒适的生长环境,以及如何通过言传身教和平等交流,让孩子言行得体。

在本书后记中,佩里把解决这三个问题的具体方案浓缩成了10件具体的事项,并告诉我们,育儿确实是一项艰巨、漫长而烦琐的宏伟工程,但如果我们完成这10件事项,那么我们就会轻松许多,并且能感到自身的成长与完满,比如:

了解你的童年障碍,理解这些障碍如何阻碍你建立更优质的亲子关系。

出了问题,要用孩子的角度和自己的角度交替来观察复盘。

在亲子关系中不存在输赢问题,你和孩子不是零和博弈,合作才是王道。

帮孩子找到表达真实感受的方法。

不要着急告诉孩子什么是该做的,让他自己通过头脑风暴找出解决方案。

承认自己的错误,努力改变,及时修复你和孩子的关系。

在这三个问题的解决原则和方案中,都贯穿着佩里自己的一条金线思维:孩子不是有待处理的麻烦,也不是需要精益求精的项目,孩子是需要被理解和支持的个体。在孩子身上的投入,不仅会使他们以后成为更优秀的人,也会使你自己变得更好。出现问题时,不要把焦点只放在孩子身上,仔细观察我们自身和与孩子的关系,看看两者之间发生了什么,这,往往才是我们寻找答案的地方。

电子书索要

微信号:A87043043


image.png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8).pdf (1.63 MB, 下载次数: 13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4

主题

969

帖子

274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40
 楼主| 发表于 2023-4-11 08: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1.在思考孩子的行为之前,不妨先看看他们效仿的榜样,其中一个榜样就是你。
2.经常检视内心,多做自我批评,对父母来说极为重要,以免把破坏力传给下一代。
3.孩子需要温暖和接纳、身体的轻柔触碰、你陪伴在身边、有界限的爱、理解、安抚、跟各年龄层的人交流,以及你的关注和时间。
4.如果我们不反思自己是如何成长的,以及上一辈在我们身上留下的影响,有一天你会赫然发现,那些经历会冷不防地跳出来,给你一记回马枪。
5.作为家长,会产生不良后果的心态包括:缺乏信心、悲观、过度保护、时时刻刻的担心。这些心态都会影响到亲子关系的质量。
6.不要让上一代错误的养育方式留在你身上的阴影,再影响到你的下一代。
7.破裂是指我们误解彼此,做了错误的判断,伤害了他人。在每个重要、亲密的家庭关系中,翻脸决裂是无可避免的。重点不在于关系破裂,而是要加以修复。
8.孩子这么黏人只是一个阶段的表现,等小孩慢慢长大,不再那么黏人以后,你可以重拾工作、朋友和休闲娱乐,而且未来肯定会有一天,孩子不再需要你,并想方设法远离你。
9.你之所以读这本书,表示你想尽最大努力成为最好的父母。阻止你达到目标的一个因素,是你自己和他人对你的评判。
10.就像我们不该评判自己一样,我们也应该尽量避免评判孩子。对孩子做任何评判都无助于让他变得更好,因为在“文静”“笨拙”“吵闹”等标签的限制下,孩子很难健康发展。
11.描述你看到的孩子的具体行为,并说出你欣赏的优点,这样做的效果远胜于笼统的评判。
12.赞赏孩子的努力,描述你看到的东西与感受,并鼓励孩子,而不要做任何评判。
13.与其根据你做了什么来评判自己,不如观察及欣赏你做对的事情。
14.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以及我们对孩子的反应负起多少责任,是亲子教养的关键。
15.不只是我们对孩子的反应塑造了他们的人格特质和性格,他们在环境中看到及感受到的东西,也会塑造他们的人格和性格。
16.尽量不要评判你自己、你的教养方式,以及你的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7431号  沪ICP备16043211号-1

GMT+8, 2024-11-21 21:06 , Processed in 0.109355 second(s), 54 queries .

Powered by 含象堂

© 2001-2019 含象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