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使用何种辨证法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掌握疾病的核心机理,准确诊断、辨证论治。六经辨证、八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等都是中医辨证体系中的基本方法,选择哪一种方法主要取决于临床实践的需要和医生的个人偏好。然而,即使不是每种辨证法都会常用到,但是学习各种方法对于扩展医生视野、提高诊疗水平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多学无害、学无止境,这是我们持续提升自己的动力。尽管在临床实践中,并不需要依赖过多的辨证方法,但是医生仍然需要通过全面、系统的学习,掌握各种辨证方法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技巧,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现就“六经辨证”的理论知识展开讲述。
由来[color=rgba(0, 0, 0, 0.9)]
关于六经辨证的由来,多数医家认为《素问·热论》为《伤寒论》之本源,而《伤寒论》是《素问·热论》的发展。有以下原因支持这一观点:①张仲景在《伤寒论》的序里面提到“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②《伤寒论》六经的名称与《素问·热论》提到的六经——巨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和厥阴高度一致。③《伤寒论》里归纳出来的六经病提纲证与《素问·热论》所述的六经受之之病证十分相似。以下是两书对六经病的归纳:
由此可见,《素问·热论》为《伤寒论》六经辨证之本这一说法有一定合理的依据。这两本著作对于六经的含义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素问·热论》的六经是以经络作为六种分证的纲领,而《伤寒论》的六经则是以脏腑气血津液为本,紧密联系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运用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指导临床辨证论治。这样看来就使得六经辨证言之有物,论之有据,远远地突破了六经的循行部位和经脉的作用。
从上述对比可见,《素问·热论》描述的六经病证范围较窄,主要以该经脉循行部位的症状为主,病情比较简单,只局限于六经的热证和实证。相反,《伤寒论》之六经病证范围较广,每一经都反映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错综复杂的病情。昔人谓:“《伤寒》以六经钤百病”,虽然立论近乎夸大,但只要能够理解阴阳之微妙,熟练运用方证的方法,在临床实践中观察病情,就能应对无尽的变化。如果局限于六经传变的理论,将风寒入侵表层作为唯一的病因,以麻黄和桂枝为唯一的解表药方,那么就像胶柱鼓瑟一样僵化而无法灵活应变。
关于六经的实质,历代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但总体认为与人体的经络有关联。经络脏腑是人体不可分割的整体,故某一经的病变,很可能影响到另一经,所以六经病有相互传变的证候。一般说来,六经传变,阳病大多从太阳开始,然后传入阳明、少阳,如正气不足,亦可传及三阴;阴证大多从太阴开始,然后传入少阴、厥阴,但亦有邪气直中三阴的。总之,病邪传变,大多自表而里,由实而虚;然在正复邪衰的情况下,亦可由里达表,由虚转实。前者是病邪进展的传变,后者是病情向愈的转归,所以有这样的演变,是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有密切关系的,凡病邪的轻重、体质的强弱,以及治疗的恰当与否,都是决定疾病传变的主要因素。如病人体质衰弱,或医治不当,虽阳证亦可转入三阴;反之,如病护理较好,医治适宜,虽阴证亦可转出三阳。所以,疾病的传变虽然没有固定的形式,但是也总不离乎六经的证候范围,因而只要分清六经脉证的界限,也就能识别六经病证的传变证候。六经辨证不仅用于外感病的诊治,对内伤杂病的辨证施治也有同样的指导意义。
六经孕于八纲[color=rgba(0, 0, 0, 0.9)]
关于六经病的解读,我更倾向于胡希恕老先生的观点:六经即来自于八纲,乃万病的总纲。
八纲是指表、里、阴、阳、寒、热、虚、实而言。其实,表、里之中还应有半表半里,按数来论,本来是九纲,由于言表、里即括有半表半里在内的意思,故习惯常简称之为八纲。
表、里和半表半里:表指体表,即由皮肤、肌肉、筋骨等所组成的机体外在躯壳,则谓为表。病邪集中反应于此体部时,即称之为表证。里:指人体的极里,即由食道、小肠、大肠等所组成的消化管道,则谓为里。若病邪集中反应于此体部时,即称之为里证。半表半里:指表之内、里之外,即胸腹两大腔间,为诸脏器所在之地,则谓为半表半里。病邪集中反应于此体部时,即称之为半表半里证。总之,表、里、半表半里三者,为固定的病位反应,即是说,不论什么病,就其病位的反应来说,或为表,或为里,或为半表半里,虽亦有时其中二者或三者同时出现,但绝不出三者之外。
这里必须指出:这里所说的病位,是指病邪反应的病位,不要误认为是病变所在的病位。就是说,即使病变在里,但病邪集中反应于表位,即称之为表证,亦或称之为邪在表或病在表。反之,虽病变、病灶在表,但病邪集中反应于里位,即称之为里证,抑或称之为邪在里或病在里。余则同此,不再赘述。
阴和阳:阴即阴性,阳即阳性的意思。人若患了病,未有不影响机体机能的改变,尤其首先是代谢机能的改变。而其改变,不是较正常为太过,便是较正常为不及。如其太过,则患病的机体亦必相应要有亢进的、发扬的、兴奋的等等这类太过的症状反映出来,即称之为阳证。如其不及,则患病的机体亦必相应要有衰退的、消沉的、抑制的等等这类不及的症状反映出来,即称之为阴证。故疾病虽极复杂多变,但概言其为证,不为阴,便为阳。
寒和热:从症状的性状分类则有寒热之分,寒即寒性,热即热性的意思。若患病的机体反应为寒性的证候,即称之为寒证;反之,若患病的机体反应为热性的证候者,即称之为热证。基于以上阴阳的说明,则寒为不及,当为阴之属,故寒者亦必阴;热为太过,当为阳之属,故热者亦必阳。不过,这里要特别指出,寒热是一具有特性的阴阳,故若泛言阴,则不一定必寒,若泛言阳,则不一定必热。故病有不寒不热者,但绝无不阴不阳者。
虚和实:虚指人虚、正气虚,实指病实、邪气实。病还未解而人的精力、正气已有所不支,机体的反应显示出一派虚衰之象,即称之为虚证。病势在进而人的精力、正气亦不虚,机体的反应显示出一派充实之象,即称之为实证。基于以上说明,则虚实当亦和寒热一样,同是一种具有特性的阴阳。不过寒热有常,而虚实无常。寒热有常者,即如上述,寒者必阴,热者必阳,在任何情况下永无变异之谓。但虚实则不然,当其与寒热交错互见时,则反其阴阳,故谓为无常。即如虚而寒者,当然为阴,但虚而热者,反而为阳;实而热者,当然为阳,但实而寒者,反而为阴。所谓阳证,可有或热,或实,或亦热亦实,或不热不实,或热而虚者;所谓阴证,可有或寒,或虚,或亦寒亦虚,或不寒不虚,或寒而实者。
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的三阳,和少阴、太阴、厥阴的三阴而言。《伤寒论》虽称之为病,其实却是证,而且是来自于八纲。兹先就其相互关系叙述如下。
基于以上八纲的说明,则所谓表、里、半表半里三者,均属病位的反应。则所谓阴、阳、寒、热、虚、实六者,均属病情的反应。临床实践说明,病情必反映于病位,而病位亦必因有病情的反映而有所表现,故无病情则亦无病位,无病位则亦无病情。以是则所谓表、里、半表半里等证,同时都必伴有或阴、或阳、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的为证反应。同理,则所谓阴、阳、寒、热、虚、实等证,同时亦都必伴有或表、或里、或半表半里的为证反应。由于寒、热、虚、实从属于阴阳,故无论表、里、半表半里,均当有阴阳两类不同的为证反应,这样三而二之为六,即病见之于证的六种基本类型,亦即所谓六经者是也。
或许古人对于六经之名并未完全了解其来源和真相,可能误以为与经络有关,因此将其称作六经。然而,在仔细分析仲景的《伤寒论》全书时,可以看出贯穿其中的是八纲辨证的精神,对此应该有所认识。而仍然沿用六经的名称,有些欠缺完善。实际上,六经辨证即是八纲辨证,六经的名称本来是可以废除的,只是出于便于读者对照研究的目的而保留下来。正如前文所述,疾病的证候必然有病位,还有病情变化,因此八纲只是具有抽象性的概念,而六经已经定型,故继续沿用六经辨证的说辞。
六经病诊断[color=rgba(0, 0, 0, 0.9)]
《伤寒论》中已经明确了如何分辨六经病,只需要熟记提纲,就能理解太阳病、阳明病等各经的特点。
太阳病: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阳明病: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180)
少阳病: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263)
太阴病: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273)
少阴病: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281)
厥阴病: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326)
①太阳病,即表阳证,它是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证候为特征的,即是说,无论什么病,若见有以上一系列证候者,即可确断为太阳病,便不会错误。这里应当注意到,太阳病的提纲是以临床证候为据,不是以经络走向、分布为据,更与肺主之表无关系。
②阳明病,即里阳证。胃家实,指病邪充实于胃肠之里,按之硬满而有抵抗和压痛的意思。胃家实为阳明病的特征,故凡病胃家实者,即可确断为阳明病。阳明病也是以证候为提纲,不是以经络为提纲。更突出的是,提纲强调胃家实,而脏腑经络的阳明病要包括胃家虚、胃家寒等。
③少阳病,即半表半里的阳证,它是以口苦、咽干、目眩等一系列证候为特征的,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少阳病。口苦、咽干、目眩,可是肝胆病的部分症状,但作为半表半里的阳证,它有广泛的概括意义,咽炎、肺炎、胃肠炎等急慢性病常出现此类证候。
④太阴病,即里阴证。它是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一系列证候为特征的,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太阴病。此腹满为虚满,与阳明病的胃家实满有别,若误为实满而下之,则必致胸下结硬之变。
⑤少阴病,即表阴证。这是对照太阳病说的,意思是说,若太阳病而脉微细,并其人但欲寐者,即可确断为少阴病。
⑥厥阴病,即半表半里阴证。它是以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等一系列证候为特征的,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厥阴病。半表半里证不可下,尤其是阴证更不可下,若不慎而误下之,则必致下利不止之祸。
以上注解,只就原文略明其大意,如参照分论各章仔细研读,自可明了。
表里相传和阴阳转变: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病常自表传入于里或半表半里,或自半表半里传入于里,或自表传入于半表半里而再传入于里。凡此种种,均谓为表里相传。病本是阳证,而后转变为阴证;或病本是阴证,而后转变为阳证,此即谓阴阳转变。
并病和合病:病当表里相传时,若前证未罢而后证即见,有似前证并于后证而发病,故谓为并病。如太阳、阳明并病,少阳、阳明并病等均属之。若不因病传,于初发病时,二者或三者同时出现,有似合在一起而发病,故谓为合病。如太阳、阳明合病,三阳合病等均属之。
治则方药[color=rgba(0, 0, 0, 0.9)]
此处所谓治则,即通过六经八纲辨证的施治准则,今分述如下。
太阳病:由于病在表,宜发汗,不可吐、下,如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等,均属太阳病的发汗法剂。
少阴病:此与太阳病虽均属表证而宜汗解,但发汗必须配伍附子、细辛等温性亢奋药,如桂枝加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均属少阴病的发汗法剂。
阳明病:热结于里而胃家实者,宜下之;但热而不实者,宜清热。下剂如承气汤,清热如白虎汤。若胸中实者,则宜吐,不可下,吐剂如瓜蒂散。
太阴病:里虚且寒,只宜温补,汗、下、吐均当禁用。如理中汤、四逆汤等,均属太阴病的温补法剂。
少阳病:半表半里证,法宜和解,汗、吐、下均非所宜。如柴胡剂、黄芩汤等,均属少阳病的解热和剂。
厥阴病:此虽亦属半表半里证而宜和解,但须用之以温性强壮药。如当归四逆汤、乌梅丸等均属之。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者,谓寒证治宜温热药以驱其寒,如干姜、附子、乌头等,均属温热驱寒药。热者寒之者,谓热证治宜寒凉药以除其热,如栀子、黄芩、黄连、石膏等,均属寒凉除热药。
虚者补之,实者攻之:虚者补之者,谓虚证,宜用强壮药以补益其不足,汗、吐、下等法均当严禁,如炙甘草汤、建中汤、肾气丸等,均属补虚剂。实者攻之者,谓实证宜以汗、吐、下等法彻底攻除其病邪,如麻黄汤、承气汤等,均属攻实剂。
论方证
六经和八纲虽然是辨证的基础,并于此基础上即可制订施治的准则,不过若说临床实际的应用,这还是远远不够的。例如,太阳病依法当发汗,但发汗的方剂很多,是否任取一种发汗药,即可用之有验呢?我们的答复是:“不行!绝对不行。”因为,中医辨证不只是辨六经和八纲而已,而更重要的是,还要通过它们再辨方药的适应证。太阳病当然须发汗,但发汗必须选用适应整体情况的方药。更具体地讲,即于太阳病的特征之外,同时还要详审其他一切情况,来选用全面适应的发汗药,这才可能取得预期的疗效。如太阳病,若同时出现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则宜与桂枝汤;若同时出现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则宜与麻黄汤:若同时出现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则宜与葛根汤;若同时出现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则宜与大青龙汤。以上诸方虽均属太阳病的发汗法剂,但各有其不同的适应证,若用得其反,不但无益反更有害。方剂的适应证,即简称之为方证,某方的适应证,即称之为某方证,如桂枝汤证、麻黄汤证、柴胡汤证、白虎汤证、承气汤证等等。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亦即辨证的尖端,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其主要关键就在于方证是否辨得正确。
参考文献:《轻轻松松学伤寒》·作者:李赛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