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微信直接登录

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查看: 38|回复: 1

含象偏方丨治疗瘢痕的妙招

[复制链接]

774

主题

949

帖子

268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80
发表于 昨天 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瘢痕是各种创伤后所引起的正常皮肤组织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统称,它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必然的产物。
瘢痕生长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发生各种并发症,诸如外形的破坏及功能活动障碍等,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肉体痛苦和精神痛苦,尤其是烧伤、烫伤、严重外伤后遗留的瘢痕。
对于瘢痕一直没有特别好的方法,下面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是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年版)上的资料。
治疗瘢痕:
乌梅制成炭,研细末,用蜂蜜适量调成糊状;瘢痕处用热茶水洗净并软化之,然后将药敷上,再加热烘烤。热烘半小时后,再加些乌梅细末敷于患处,外盖一层硬纸,用宽纱布缠上,松紧以适度为准。2天换一次药,每次换药时,再行热烘半小时左右。疗程根据瘢痕严重程度而定。15岁以内7例,全部治愈;15岁以上16例,7例好转,治愈8例, 1例因搬家失去联系。(药方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1年)
图片
山楂治瘢痕
作者/王金学
笔者自拟山楂粉外敷治疗手术瘢痕、疮疖瘢痕,共治12例,除两例因患者年龄过高,瘢痕形成时间过长,效果欠佳外,其余都得到满意疗效。
武××,男,20岁,学生。83年3月,因用手挤面部痤疮感染化脓,治愈后留一瘢痕,83年8月求余诊治,经用山楂粉调入黄酒外敷,半月后瘢痕消失,患处皮肤光润如常。
图片
“黑布膏”外敷治疗“瘢痕疙瘩”
作者/熊启荣
瘢痕疙瘩类似中医文献中的“肉色疮”,大多继发于手术、刀伤、烫伤等外伤痊愈之后,但亦有原因不明突然在健康皮肤上发生者,其病机是由气血凝滞所致。
笔者常用黑布膏外敷为主,配合行气、活血、化瘀中药内服治疗本病,每获良效。
药物组成:
黑醋250ml,五倍子末78克,蜈蚣一条(研末),蜂蜜18克。
制法:
将药和蜜、醋放入砂锅内,置于炭火上煎,熬成黑色稠膏,并在熬膏时用棒搅匀。注意切不可放入金属器具内。
使用方法:
先将皮肤损害部位用茶水洗净,将药膏涂于高突损害部位,每日换药1次。
功用:
具有收敛、止痒、止痛之功效。
主治:
手术、刀伤、烫伤等引起的瘢痕疙瘩。
中药治疗瘢痕疙瘩验案
作者/毕海军
例一:患者,女,4岁,1984年3月17日初诊。患儿七个月前大面积皮肤严重烫伤。经某部队医院治疗,出院不久,便见颈前及肘窝处皮肤渐渐变红、隆起。经西医治疗,诊为瘢痕疙瘩,视为“不治”,今求治于中医,查左臂肘窝及颈前各有一处及胸腹大面积瘢痕疙瘩,表面凹凸不平,颜色紫红,质硬如橡皮,左上肢屈伸活动度明显减小,头部侧转受限,患处瘙痒,影响睡眠。
处方:银花12克,丹皮8克,当归8克,赤芍6克,山甲3克,桃仁6克,红花4克,黄芩4克,防风6克,白芷6克,元参8克,陈皮10克,甘草3克,牛蒡子10克,白藓皮10克,地肤子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一个月。瘢痕明显变薄,颜色改善。遂嘱继服上方,隔日一剂,连服三十余剂。除肘窝处留有一红斑外,余症皆消,活动自如。
例二:患者,女,34岁,1987年2月4日初诊。一年前曾作妇科手术,出院不久,切口处皮肤渐渐隆起,变硬,经理疗无效,且逐渐加重,遂来我院诊治。查:腹部沿切口处,生有一瘢痕疙瘩,10×3(cm),色紫、质硬,活动障碍。
处方:银花20克,丹皮10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山甲8克,桃仁15克,红花10克,莪术12克,黄芩10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元参10克,陈皮10克,白藓皮20克,地肤子2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50剂后,瘢痕疾患已由类纺锤样变成类条索状,颜色明显改善。令继服原方,隔日一剂,又服两月左右,瘢痕完全消失,腹软如常人。
图片
图片
中药治疗疤痕方剂汇总
夏氏遵前人观点主张瘢痕主要为淤血阻滞,治以水蛭活血汤:水蛭9g~15g,桃仁、红花、制乳香、制没药、三棱、莪术、伸筋草、炙山甲、威灵仙,病在上肢加桑枝、桂枝,病在下肢加川牛膝、麻木加全蝎、蜈蚣、并强调加水蛭为方中主药,缺之难以获效  
2.史氏等对瘢痕进行辨证分型,分为实热型、虚实错杂型、溃脓型、并自拟“消积排通汤”消积排浊,药用白芷、甲珠、雷丸、寸冬、元胡、桃仁、红花、榔片、荆芥等。
3.赵氏以内服消瘢汤(丹参30g~60g,陈皮、半夏、炙山甲、皂角刺、白芥子各10g、川芎、红花、羌活、独活各20g,,蔓荆子、苍耳子各6g)加减,共治疗9例,治愈5例,显效3例,有效1例。
4.史氏等对瘢痕的发病机理提出“实证是基本,虚证是其标”的新理论,运用消积排通汤(白芷、甲珠、延胡索、桃仁、红花、荆芥等)内服,  
5.刘氏认为本病治疗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散结消瘢,方选《医宗金鉴》凉血四物汤加味:当归、生地、赤芍、金银花、川芎、红花、陈皮、赤苓、黄芩、丹皮、三棱、莪术、大黄、桔梗、甘草。
6 .生肌化瘀方:黄芪45 g,太子参30 g,白术15 g,生地黄15 g,丹参30 g,水蛭9 g,桃仁12 g,川芎12 g。(生肌方:黄芪45 g,太子参30 g,白术15 g,生地黄15 g。化瘀方:丹参30 g,水蛭9 g,桃仁1 2 g,川芎12 g),这个实验里面的化淤方效果最好,里面的药物也比较常见,所以值得推荐.川芎,我自己买了一些,准备做实验用.丹参是个不错的药物,这两味中药的提取物,在心血管科室里面使用率很高,如果硬是要用西医化的理论解释,就是抗凝血和抗氧化.水蛭也是很强的抗凝血药物,桃仁在抗凝和抗纤维化有不错的效果,共同作用,软化疤痕,防止纤维交连变硬.西医方面,外用的药膏以肝素钠为代表,就是个典型的抗凝血药物.还有硅类防止纤维增生.所以治疗疤痕,中西医大部分还是共通的,就是抗凝,抗氧化,防止纤维过度生长.个人认为,喝这个药的最好时机就是疤痕已经长稳固,而正在慢慢改建成与周围组织相似的过程中.而不再有变化的旧疤痕,效果不会很明显,细胞的改建活动已经不太活跃了.   
7.五灵脂丸:组成:五灵脂1500克。功效:活血破淤,软坚化滞。主治:瘢痕疙瘩。用法: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3克。每次半丸至一丸半,日2次,温开水送下。  
8.茄子消瘢剂: 颜面或身体受伤青肿,可用老黄茄子极大者,切片如一指厚,新瓦焙研为未。欲卧时温酒调服7.5克。古人称应用此方,“一夜消尽且无痕迹”。   
9.瘢痕疙瘩:香附9克,柴胡9克,川芎9克,熟地12克,当归12克,赤芍9克,穿山甲9克,夏枯草15克,梨树根45克。功效:调和营卫,舒畅气血。主治:瘢痕疙瘩,食道粘连,食道憩室。用法:将穿山甲、梨树根用清水浸泡30分钟,再入余药,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液混合。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食道粘连者可日服3-5次  
10.防风、荆芥、丹参、白鲜皮;党参、淮山药、生地、熟地;桃仁、藏红花、浙贝母、昆布.  舅舅是皮肤科的老中医,因为一个同学长疤痕疙瘩,求治多方无效。想到了用中医方法祛疤,于是我找到舅舅,想了解一下中医方法怎么治。舅舅给我们分析得很详细。他说,中医强调治病必须审证求因,认为瘢痕疙瘩病变虽在体表,但根在体内,强调通过内服中药调理机体阴阳以治其本,中医的内治法主要有三:其一、内服防风、荆芥、丹参、白鲜皮等的“清热解毒、疏风散表、止痒法”;其二、内服党参、淮山药、生地、熟地等的“养阴易气、养血润燥法”;其三、内服桃仁、藏红花、浙贝母、昆布等的“活血化淤、软坚散结法”。
11.用三七粉加醋治疗疤痕疙瘩的偏方后,抱着试度看的心情,先用家中的香醋加三七粉上了几天,没有什么感觉,又买了一并陈醋,将三七粉调成糊状,上药二周后,就见疤痕疙瘩上出现许多向针眼似的小孔,从里边流黄水,但上药时感到疼痛难忍,这时我想到上网查查,看到这个贴子说要用米醋加三七粉,于是又买了一并九度的白色米醋,续继上药,由于洗澡使疤痕疙瘩创面受到感染,化脓了,我又用盐水将脓洗去,将三七粉直接涂在创面上,数日结茄。末感染的疤痕休明显扁平,颜色也明显变浅了。我要告诉大家,要有信心,坚持上药一定会好的。
12.用防风、丹参、丹皮、石膏、三七粉等重要制成水剂、擦剂、町剂、散剂、软膏等不同剂型外用药,直接作用于瘢痕疙瘩的表面。以软化瘢痕疙瘩,缓解、消除瘙痒、疼痛,使瘢痕结缔组织崩解,从而一直瘢痕疙瘩的增生、蔓延。  
13.因瘢痕多见于局部,故外治法更为常用。刘氏采用复方艾叶煎浸洗及丁艾油外涂方法,对减轻瘢痕增生,止痒止痛具有较好疗效。(复方艾叶煎由艾叶15g,老松皮30g,威灵仙15g,红花10g,煎汤3000ml。丁艾油:艾叶30g,丁香50g,红花20g,冰片6g,前两味水煎至1000ml后蒸馏提取挥发油300ml;红花用70%乙醇100ml浸泡、渗滤;冰片溶于醇液;三者按1∶1∶1混合而成)。  
14.丹参除瘢痕:唐代孙思邀的《千金要方》中,记载有一贴奇秒的“灭瘢方”,仅由丹参、羊脂二味药物组成。中医认为瘢痕的产生,主要是气血不和、气滞血瘀,风热毒气残留所致。丹参能宣通运行,活血化瘀,所以能够获得良好效果。瘢痕疙瘩属结缔组织增生,为烧烫伤、手术及外伤后常见的后遗症,不仅影响患者外表美观,严重的还可影响正常生理功能。近年来经临床观察发现,采用丹参注射液外治瘢痕疙瘩,同样可取得较好效果。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此方法:将脱脂棉球或纱布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浸透,而后平敷于皮损处,直到药液自然干透为止,每日外敷2叫次,1个月为1个疗程,可连续治疗2~3个疗程。此法简单有效,副作用少,病程越短,效果越好。  
15.应氏以五倍子100g,强的松0.1g,地卡因10g,氧化锌200g,羊毛脂40g,凡士林650g制成瘢痕止痒软化膏,局部外涂后以绷带或纱布包扎,外用弹力绷带加压缠绕治疗增生性瘢痕。
16.张氏等选用软坚消瘢散配合器械扩张治疗食道、胃吻合口反复瘢痕狭窄,(药用:乌梅肉15g,白蒺藜10g,白僵蚕10g,共研细末,每次6g,蜂蜜调服4次),其药物直接作用于创面疗效满意。
17.杨氏用五倍子50g、五灵脂(活血散瘀,炒炭止血)10g、紫草30g,乳香,没药各5g,蜈蚣20条浸泡于500g麻油中,5天后加温煎至焦黄,过滤,加入二甲基亚砜(消炎止痛,利尿,镇静)250g制成消痕油),用时外涂创面后加压包扎,总有效率为96.6%。该法以中西药物配合既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又有较强穿透力,从而促进瘢痕消退。  
18.胥氏用灭瘢膏作超声耦合剂,以超声透入法治疗瘢痕增生,(药用腊月羊脂100g,丹参80g,五倍子120g,蜈蚣30条,紫草60g,刺五加60g,先将羊脂熬油去渣,后将药投入,文火煎至质枯,滤净,自然凝结备用)。此方法先以热效应使瘢痕组织的胶原纤维产生较大的延展性,再经超声的机械振荡使坚硬的结缔组织变软,使药物充分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
19.张氏认为本病乃气血运行失畅所致,以乌梅50g,五倍子30g,蜈蚣5条,苦参30g,生地40g,其中蜈蚣、麝香研粉,余药加水泡10小时后煎汁500ml,加入食醋500ml,浓缩收膏成糊状,冷却后加粉外用。  
20.毛氏用积雪苷外涂、内服治疗瘢痕。  
21.史氏--甘芫粉(甘遂、芫花、白芷各等份)外敷治疗瘢痕,同时将瘢痕辨证分为三型:实热型、虚实错杂型、溃脓型、并加减用药,共治疗440例,总有效率92.27%。  
22.赵氏以消瘢散(丹参、五倍子、苦参、昆布、海藻各30g,威灵仙、硫磺、海桐皮各15g,防风、蝉蜕各10g,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 、莪术各20g)敷贴瘢痕局部,配以热烘疗法,共治疗9例,治愈5例,显效3例,有效1例。  
23.黎氏等应用烧烫灵(白芷、紫草、冰片、旱莲草、大小蓟、茜草、明矾等组成)对大鼠深Ⅱ度、Ⅲ度烧伤进行了实验研究,病理结果显示烧烫灵组动物上皮修复良好,愈合完全。赵氏运用湿润烧伤膏治疗了12例深度烧伤疮面,愈合后疮面肉眼所见均为软质平整光滑的上皮覆盖或软中带硬的平整疤痕。光镜、电镜显示:表皮恢复正常,真皮层有毛细血管及纤维细胞,胶原纤维粗细一致,排列整齐。运用中药提取成分进行瘢痕防治的研究有见报道.   
24.丹芎瘢痕涂膜:[成 份] 丹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山慈菇、五倍子、苦参、乳香(制)、没药(制)、冰片、甘草。[性 状] 本品为浅红棕色至红棕色粘稠状液体;气特异。  
25.手术后用防风、丹参、丹皮、石膏、三七粉.等重要制成水剂、擦剂、町剂、散剂、软膏等不同剂型外用药,直接作用于瘢痕疙瘩的表面。以软化瘢痕疙瘩,缓解、消除瘙痒、疼痛,使瘢痕结缔组织崩解,从而一直瘢痕疙瘩的增生、蔓延。  
26 .乳香,没药各35克,血余45克--人发,消瘀,止血,利小便。功效:提脓拔毒,消肿软坚。主治:疖肿、毛囊炎,瘢痕疙瘩、神经性皮炎。用法:用麻油 6000毫升入大锅内,加入(1)部分各药,熬枯去渣,再用强火熬至滴水成珠,离火,投入章丹(冬天约25000克,夏天约3000克用铁棒急调,油渐变成黑色,最后将冷凝时加入(2)药末,调和成膏。用厚纸摊成大、中、小三号,厚薄不同的膏药,用时烘烊贴患处。
   图片
27.六物灭瘢膏  
【来源】《外台秘要》  
【组成】衣中白鱼、鸡屎白、鹰粪白、芍药、白蔹、白蜂各等份。 【功效】灭瘢。
【制备】上药研如粉,以乳汁调和,贮瓶备用。
【用法】涂于面上患处,每日3次。
【说明】本方专用于治疗瘢痕疙瘩。方中衣中白鱼为衣鱼科昆虫衣鱼的全虫,《陆川本草》谓之可“破积,解毒,治疮疖”;《本经别录》记载其能“涂疮灭瘢”;《千金方》中则以衣中白鱼及鹰屎白二味和蜜治疗瘢痕凸出,可见这些药物在古时是治疗瘢痕疙瘩的基本用药。除此之外,本方还选取了长于灭瘢痕、消症瘕的鸡屎白,利水泄热,祛风解毒以增药效;并配以芍药养血活血,润肤红颜;白蔹清热解毒,消肿生肌。诸药以乳汁调和则有滋润营养之效。
28.小品灭瘢方  
【来源】《刘涓子鬼造方》  
【组成】鸡屎白30克,辛夷1.2克,白附子0.6克,细辛0.4克。 【功效】灭瘢。
【制备】上药酒浸一夜,以羊脂50毫升,微火煎,三上三下,去滓。 【用法】伤瘢以甘草洗后涂之。
【说明】本方以鸡屎白为主药,其味苦咸凉,可利水泄热,祛风解毒,软坚去积,是古方中常用的灭瘢除痕药;配以辛夷辛温芳香,解肌散表,上窜头目,善治头面目鼻之病,《药性论》中谓其“能治面生黑疱。面脂用,主光华”。现代药理研究提示辛夷煎剂对多种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白附子、细辛辛散温通,可引药上行头面,畅达经络。
四药共举可祛散风热,消肿散结而灭除瘢痕。甘草甘缓平和,有解毒调和之性,能“长肌肉”、治“金疮肿”(《神农本草经》),所含的甘草酸铵、甘草次酸钠能有效地影响皮下肉芽囊肿炎症的渗出期及增生期,起到抗炎作用,因此此方用法中特别强调了敷药前需以甘草洗伤瘢,以增强药物疗效。羊脂是此煎膏剂的赋型成分,且亦可起到滋养保护皮肤的作用。  
29.独角莲膏:组成:(1)独角莲,皂角刺,白芷,防风,连翘,银花,生南星,刺猬皮,山甲片,当归,海桐皮,苏木,海带,火麻仁,希莶草各45克,干蟾3个。
30.治烧烫伤致疤痕秘方 :黑醋250毫升,五倍子100克,蜈蚣一条,蜂蜜18。用法:上药混合搅匀,摊黑布上外敷,疤痕处,3至5天换一次药.至疤痕迹软化变平,疤状消失,功能恢复正常。
image.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4

主题

949

帖子

268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80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布药膏是赵炳南老医生在行医过程中收集到的一个有效的祖传秘方,用以治疗“背痈”等化脓性疾病。不论面积多大,即或是很深的疮面治愈后瘢痕都很小。
1、药味组成:老黑醋5斤,五倍子1斤12两,金头蜈蚣10条,蜂蜜6两,梅花冰片1钱。
2、制法:砂锅盛黑醋火上熬开30分钟,加入蜂蜜再熬至沸腾状,用铁筛将五倍子粉慢慢撒入,边撒边按同一方向搅拌,撒完后即改用文火熬成膏状离火;再兑入蜈蚣粉和梅花冰片粉搅匀即成。做成的黑布药膏质量要求光亮、黑润,储存在瓷罐或玻璃罐中备用(勿用金属器皿储存)。
3、用法:外涂此药时需2~3毫米厚(不要用金属器械涂药),用黑布或厚布盖上,换药前清洁皮肤,两三天换药一次。对于化脓性皮肤病,常与化毒散软膏(备注1)各半调和外用。
4、功用:破瘀软坚。方中老黑醋软坚解毒,五倍子收敛解毒,蜈蚣破瘀以毒攻毒,冰片镇痒止痛解毒,蜂蜜调和诸药。
5、主治:瘢痕疙瘩(锯痕症),疖,痈,毛囊炎初期,乳头状皮炎(肉龟)。
备注1:化毒散软膏
组成:化毒散2两(备注2),祛湿药膏(或凡士林)8两(备注3)。
制法:上药混匀成膏。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疼。
主治:脓疱疮(黄水疮),多发性毛囊炎(发际疮),疖、痈、丹毒等及体表感染初起。
用法:涂敷患处。
备注2:化毒散(赛金化毒散)
组成:乳香(醋炙)40g,没药(醋炙)40g,川贝母(去心)40g,黄连40g,赤芍80g,天花粉80g,大黄80g,甘草30g,珍珠粉16g,牛黄8g,冰片10g,雄黄粉40g。(原书中没有克重,本克重是摘自《中国药典》)
制法:以上十二味,除牛黄、冰片外,雄黄水飞成极细粉,珍珠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其余乳香等八味粉碎成细粉;将牛黄、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主治:用于小儿疹后余毒未尽,烦躁,口渴,口疮,便秘,疖肿溃烂。
用法:口服,一次0.6g,一日1~2次;三岁以内小儿酌减。外用,敷于患处。
备注3:祛湿药膏
组成:苦参4两,薄荷3两,白芷3两,防风2两,芥穗4两,连翘4两,苍术3两,大黄3两,鹤虱草3两,威灵仙4两,白藓皮5两,五倍子5两,大枫子10两,青黛面6钱,白蜡120两,香油(或豆油)20斤。
制法:先把群药碾碎,放入油内浸泡1昼夜,后用文火炸至焦黄,过滤去滓,离火(青黛除外)称其重量,趁热兑入白蜡。春、秋季节每斤药油兑蜡4两,冬季兑蜡3两,夏季兑蜡5两。青黛后下,每斤药油兑5分,搅拌均匀冷却成膏。
功用:清热除湿,润肤去痂。
主治:单纯糠疹(风癣),鱼鳞癣(蛇皮癣)以及皮肤干燥脱屑皮损。
用法:常用做皮肤科外用药膏基质。
临床体会及典型病例
关于本药的炮制,一定要按上述的操作规程,储备时一定勿用金属器皿,使用时也不要用金属器械涂药,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另外在使用黑布药膏时往往由于病人求治心切,每日换药一、二次,结果效果反而较差。而隔两三天换药一次,由于药膏干硬后与皮肤粘连得更为紧密,使瘢痕出现成层的脱皮,通过不断脱皮效果就会好一些。所以用黑布药膏时最好是隔二、三天换药一次。治疗化脓性皮肤病,往往与化毒散软膏各半调和外用,能促进其解毒、消炎的功效。
许×,女,12岁,外院病例。右侧膝关节内侧,三年前烧伤后创面愈合而后遗瘢痕如蟹足,面积如手掌大,致使膝关节曲屈不能伸直,行走时跛行。外用黑布药膏后瘢痕逐渐软化,膝关节渐渐能够伸直,用药四个月以后,瘢痕完全软化,膝关节伸直能正常行走。
按: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性病研究所使用黑布药膏治疗81例瘢痕疙瘩的报吿来看,通过临床观察及组织病理检查,均证明黑布药膏对瘢痕疙瘩有一定的疗效。81例中显着进步者26例(32.1%),进步者44例(54.3%),无效者11例(13.6%)。连续治疗不间断者疗效较佳。从病程来看,疗效与病程没有明显的关系。从不同治疗期的治疗结果可以看出,能坚持继续不断治疗六个月以上者,疗效较好些。同时也观察到黑布药膏中加麝香等药物或用黑布药膏前先作针刺的疗效,较单用黑布药膏者为佳。然而伴用内服药物如小金丹(备注4)、犀黄丸(备注5)等的疗效,不比单用黑布药膏好。
同时还现察到,黑布药膏不仅可使瘢痕疙瘩的痒、痛感觉感轻或消失,而且可使其成层脱皮或自行穿破而渐趋平软消退。瘢痕疙瘩在黑布药膏的作用下于组织病理上可见一种纤维组织的疏松和变性,这对病变的平软和消退可能很有关系。故对瘢痕疙瘩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备注4:小金丹(《外科正宗》)
组成:白胶香1两5钱,草乌(甘草、金银花水炙)1两5钱,五灵脂(醋炙)1两5钱,地龙1两5钱,木鳖(去皮)1两5钱,乳香(醋炙)7钱5分,没药(醋炙)7钱5分,归身 7钱5分,香墨1钱2分。以上九味计重九两八钱七分。每九两八钱七分细粉兑研麝香三钱。
功用:活血止痛,消结散毒。
主治:流注、痰核、瘰疬、乳岩、横痃、贴骨疽、鳝拱头等。(原书中没有克重主治,本主治是摘自《外科正宗》)
用法:每服二丸,日服二次,捣碎温黄酒或温开水送下。
备注5:犀黄丸(市售)
组成:乳香(醋炙)30g,没药(醋炙)30g,牛黄0.9g,麝香4.5g,黄米面30g。(原书中没有克重,本克重是摘自《外科全生集》卷四)
功用:解毒散痈,消坚化结。
主治:乳岩、横痃、瘰疬、痰核、流注、肺痈、小肠痈。现用于淋巴结炎、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癌、多发性脓肿、骨髓炎等见舌红、脉滑数者。(原书中没有主治,本主治是摘自《外科全生集》卷四)
用法:每服1钱,日服2次,温黄酒或温开水送下。
本文摘自《赵炳南临床经验集》作者:北京中医医院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年6月第1版,第277-278页
本书是赵老先生长期从事中医皮科、外科临床经验总结。
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医案,选录51个病种、137例验案,着重介绍常见病多发病的治法,对于某些疑难病症、顽固性病症也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疗法;第二部分介绍药、膏、黑布膏三种独特疗法;第三部分介绍经验方、常用成方各100首;第四部分是一般皮科、外科通用方。
文源:先行医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7431号  沪ICP备16043211号-1

GMT+8, 2024-10-16 08:23 , Processed in 0.112844 second(s), 48 queries .

Powered by 含象堂

© 2001-2019 含象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