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法门之其他相关修持要诀

梦觉尊心

2016-04-07

祈竹仁波切

  要往生弥陀净土,单单每天在座上念诵那几分钟,是很难期望成功的。佛陀曾经向他的大弟子阿难尊者说:“若有人日夜心中不断求生极乐,作供养,诵佛名,发菩提心,并以善因回向予一切众生俱得乐离苦,此人即使不能精进地作大修持,但坚守十善业等,对弥陀等三宝生大依止心,死时必定不怖不惊,得以往生!”(注:汉译《观无量寿佛经》中第二十五品有相似文句,法师之开示似乎是引自此经文之藏文译本)欲求往生的人,必须重复又重复地发起大愿、对净土法门恒常串习、以菩提心不断积集往生之因。除了在座上修的时间外,我们要培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集一个又一个小小的因,就如细水长流一般,无时无刻不在造因,此为往生之要诀。如果缺乏了以上所说的五力等因素,单靠每天在座上念几句佛咒,是没有太大力量的!

  怎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造很多的因呢?譬如说,我们供养饮食品,不一定要放在佛坛上的才算。在进餐前,我们也应先供养弥陀等三宝,并作发愿回向,这便积了一个小小的往生之因了。又如我们买了一瓶矿泉水,意欲自己饮用,也应在心中先行供养弥陀等三宝。顺带一提,并非单是修净土法门的人才要如此做,在自己作任何饮食前,先行在心中供养三宝,本来就是佛教之传统。即使我们并不持素,只要吃的不是为自己杀的肉,亦可以在心中供养。在购物时,我们不论买了什么东西,也可以在心中供养弥陀。在逛街时,如果看到了什么美好的东西,如路边的一朵小花等,也都可以在意念中供养。

  诸佛并不需要凡夫的供品,也不需要吃饭喝水。即使我们不作供,弥陀也不会降罪于我们。以上所说的供养,并非是为了让诸佛吃饱或满足而做的,而是为了让自己积累往生之因而做的,我们必须藉着供养他们而获取功德及积集善因。

  只要我们以利益众生的心作供,即使很小很小的供养,也能积集无量功德。假使我们不发为利众生的心,就算供养许多好东西,也不一定能得到太大的效益。为什么会有这种分别呢?这是因为众生之数目无量,若以利益无量众生而发愿成佛的心作供,或发为利无量众生而发愿到净土去修持佛境的心来作供养,这供养的力量便会无量倍地增广。

  此外,我们还要把日常生活化为串习的方便,把行、住、坐、卧等凡俗行为都化为串习之机会。譬如说,在上班的途中,我们心中想着正在走向极乐净土;在坐下时,我们心想身处弥陀的净土中;在听到任何声音时,我们想着这是弥陀名号之声;在看到任何人的时候,想他们全为佛的化身;在开灯时,想着是在供养光明予弥陀;在洗澡时,想着是在洗去往生净土之障碍……余此类推。

  正如做生意的人,每晚在关店后,便要盘点一天之盈亏;我们修行人也一样,必须天天盘点一下,对善种子随喜,策励自己明天再多作,对恶种子则追悔,决心明天不再犯同样的罪业。在晚上临睡前,我们先把当天所作之一一小善因全部忆记一下,汇集起来作总结性的回向。悲哀的是,在我们这样忆记时,往往数不出多少善因,反而想起我们一天中所作之种种不善因,例如今天骂了什么人、心里生了什么贪念等等。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应好好地以四力忏罪(注:见法师著作《本尊海会①》),然后生出决心,要在翌日迎头赶上,作双倍的善因。

  在睡时,如能依睡修法来修持,则连每天那几小时睡眠时间也成为了串习的时段,变成了修持,这是最好不过的了!

  如果能像以上所说的方法造因,配合五力及修持弥陀的日修、迁识及睡修法门,恒常不断地做的话,就不难于未来亲见弥陀和他的八大菩萨弟子了。

打赏

给作者打赏

查看全部|只看楼主评论0阅读3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