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象堂整理丨新冠肺炎中医治疗有效方集合(含象堂标注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

虚心

2020-02-16

写在前面:本帖将整理节选收录一线中医临床有效方剂,只收集有医案、有疗效、有出处,其他翻书纸上谈兵等不入选,

整理过程中得到热心网友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另外本堂也用大青龙汤治愈4例还有1例在治疗之中。

含象堂第一例

含象堂第二例

含象堂第三例

含象堂第四例

武汉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组仝小林院士带队

推荐使用中药协定方

    生麻黄6g,生石膏15g,杏仁9g,羌活15g,葶苈子15g,贯众15g,地龙15g,徐长卿15g,藿香15g,佩兰9g,苍术15g,云苓45g,生白术30g,焦三仙各9g,厚朴15g,焦槟榔9g,煨草果9g,生姜15g

    治法:宣肺透邪,解毒通络,避秽化浊,健脾除湿

    加减法:

     ①恶寒发热、背痛、体痛者,加桂枝9-30g;恶寒重、无汗、体温39度以上,重用麻黄9-15g,加芦根30-120g,生石膏30-90g,知母15-30g;往来寒热加柴胡15-30g,黄芩15-30g;乏力明显加黄芪15-30g、人参6-9g(若无人参,党参9-30g)

     ②咽痛加桔梗9g,连翘15g;干咳重加百部15-30g,蝉蜕9g,藏青果9g,苏子9g;喘憋加炙紫苑15-30g,炙冬花15-30g,炙杷叶15-30g,葶苈子加至30g;咳血加仙鹤草30g,紫草15g,三七粉3g(冲服)

    ③痰多色黄或咳痰不畅,加瓜蒌仁30g,黄芩15g,鱼腥草30g,连翘30g,板蓝根30g

     ④纳呆重,加莱菔子9-15g,陈皮15g;呕恶重,加半夏9-15g,黄连3g,苏叶9g,生姜加至30g

    ⑤腹泻,加黄连6-9g,生姜加至30g,重用云苓至60-90g

     ⑥便秘,加枳实10-15g,生大黄6-15g

     ⑦舌红或干,加莲子心6g,麦冬30-90g

     ⑧舌绛红加生地30g,赤芍15-30g

     ⑨四肢逆冷、汗多、气促,或神昏,舌淡暗或紫暗,脉细数,加人参9-15g,淡附片9-30g,山萸肉30-90g,干姜15-30g,桃仁9-15g,三七3-9g

     服法:日1剂,水煎服(颗粒剂),日3次,早中晚各一次,饭前服用

    注意事项:

     1.此方为仝小林院士与湖北省、武汉市专家组讨论后拟定的新冠肺炎疑似病人推荐通用方,适用于临床诊断为新冠肺炎疑似者。必须由具有中药处方资质的执业医师对症后处方。

     2.老年体弱多病,乏力明显患者应及早加用温阳补气之药,高龄或有心脏病者,注意麻黄用量或不用。

     3.凡用此方者,一定登记并随访,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调整处方。重症患者,传变迅速,需根据病情及辨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方歌:

     新冠疑似麻杏羌,石葶长卿龙藿香,

     苍白三仙苓姜佩,厚朴草果贯槟榔。

     以下为中医董洪涛的分析,内容来源于微博(选择中医__董洪涛):

     一则,此方组成较杂,包括以下几个处方的加减化裁。麻杏石甘汤、达原饮、神术散、四加减正气散等等。既有经方,也有时方;既有寒凉药,也有辛温药;既重化湿,亦重健脾;既解表,亦解毒。

     二则,从方中诸药用量来看,茯苓独重,达45克。次之为白术30克,兼有苍术15克。此三药皆入脾,皆有温脾升脾化湿之功,说明此方的治疗重点在于扶脾化湿,以对应湿邪偏重的疫病特点。

     三则,方中首列麻杏石甘汤,说明疫病存在着表证,需要解表。又用达原饮,说明还存在着邪伏膜原的病机,膜原非表非里,属于半表半里。两方合用,说明疫病既有表证,也有半表半里证。在表里可用辛温散邪,在半表半里者,可用疏利,透达膜原,分消内外,通里和表。

     四则,虽然有发热,但方中的清热解毒药并不重,只有贯众一味,说明热毒不是重点,湿滞才是重点。仝小林院士曾经在2020年1月26日对健康报记者电话采访时强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寒湿之疫邪引起,病性上属于阴病,是以伤阳为主线。所以在治法上,一定是针对寒和湿。具体来说,因为寒邪被湿邪所抑遏,治疗寒邪,要温散、透邪,用辛温解表之法。治疗湿邪,要芳香避秽化浊。这是一个大的原则”、“减少不必要输液。寒湿者,舌体偏胖大,有齿痕,厚腻苔,甚至腐苔,反映湿邪很重,此类患者初起阶段尽量采用中医药治疗,减少不必要的输液。湿邪缠绵难愈,过度输液会加重寒湿。”

     五则,此方用了地龙。此药能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临床常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肺热咳嗽、咳喘、尿少水肿等病。此方用地龙,估计取其既可清热,又擅通络,兼可止咳止喘,还能利水化湿之功。

     六则,此方用了葶苈子,取其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既治喘咳,又能利水,兼可预防肺部感染,并形成毛玻璃样变。

     七则,徐长卿辛温,有较好的祛风止痛作用,广泛地用于风湿、寒凝、气滞、血瘀所致的各种痛症。但此方用徐长卿,估计是源于《神农本草经》:“主蛊毒,疫疾,邪恶气……。”

     八则,方后附有详细的加减法,这才是精华所在。有相关的症状,则用对应的药物,体现了中医辨人辨机辨证灵机用方的特点。

     我(董洪涛)的建议是,在疫病早期,病人正气尚强,当以邪为本,着重逐邪。用方似不必拘泥于标准用量,当重则重。逐邪要快、要准、要狠,迅速截断病势,有利于邪退则正复。

     另外,明天将立春,五运六气变化,病邪性质亦将变化,可能病人湿浊重的情况将会自动有所缓解,而且疫毒的偏性估计亦将有所减弱。那么,用方亦当有所变化,以合于天时。

     期待着武汉所有的疫病患者用中医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此方出自武汉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组 2020年2月2日

相关阅读
查看全部|只看楼主评论13阅读28275

虚心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2月6日消息,中医药有效方剂筛选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试点省份临床观察显示:清肺排毒汤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0%以上。

国家中医药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加速推进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科研攻关工作。日前,由该局组织实施的应急科研专项已取得阶段性进展,据4省试点临床观察显示,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总有效率可达90%以上。

据悉,1月27日,国家中医药局以临床急用实用效用为导向,紧急启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有效方剂筛选研究”专项,在山西、河北、黑龙江、陕西四省试点开展清肺排毒汤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重点观察确诊患者乏力、发烧、咳嗽、咽痛、纳差等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变化情况,旨在迅速找到针对本次疫病有良好疗效乃至特效的核心方药。

据统计,截至2月5日0时,4个试点省份运用清肺排毒汤救治确诊病例214例,3天为一个疗程,总有效率达90%以上,其中60%以上患者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改善明显,30%患者症状平稳且无加重。

据专家介绍,清肺排毒汤由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多个治疗由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的经典方剂优化组合而成,组方合理,性味平和,可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中也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该方也可用于普通感冒和流感患者。但该方为疾病治疗方剂,不建议作为预防方使用。

虚心点评:此方为大青龙汤+射干麻黄汤+二陈汤加减    (点击有我本人解析)

2020-02-16回复

虚心

本文转载自倪海厦老师的传承弟子李宗恩医师的中文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通许第三位新冠肺炎病人痊愈出院

昨天,通许人民医院接收的第三位新冠肺炎确诊病人,经由基因核酸检测两次阴性及专家会诊评估,确定痊愈,已经顺利出院。我们接收到四位新冠肺炎确诊病人,用中药治疗、西医检测,目前已经成功治愈出院三位,疗效卓越、快速、便宜。这个第三位确诊病人,我特别关注,治疗中间起起伏伏,需要我直接用视频为病人远程看诊,而非仅仅从旁指导。因此,我们来简单讨论一下这个新冠肺炎病例。

病人,华人,男,30岁左右。1月19日晚间11pm,从武汉搭一个多小时高铁回到家后,吃完东西入睡。睡觉到半夜,觉得胸闷有气,咳嗽,有痰。隔天早上,担心是新冠肺炎,赶紧去看医生,被认为是咽喉发炎,给予消炎片,病人服用后症状减轻,以为没事了。1月24日,出现低烧37.7摄氏度,再次到西医院看诊,给予抗生素,病人服用后烧退,又好像没事了。1月29日,病人再度发烧38.5~39.5摄氏度,胸闷严重,无法正常呼吸及说话,紧急进入通许人民医院感染科就诊,肺部CT影像异常,肺部发炎症状明显。随即进入隔离区,取样上报,做基因核酸检测,确诊为新冠肺炎。

汤主任、娄副院长及他们的医疗团队,根据治疗前两位确诊病例的经验,给予病人大青龙汤、射干麻黄汤、泽漆汤、茯苓四逆汤等不同的加减组合。然而,病人烧退后,几个小时又开始发烧,反反复复数次。几天后,肺部CT影像恶化,汤主任及娄副院长紧急连络我,需要我直接帮病人看诊。经过视频看诊,我认为有几个症结,导致治疗的胶着。病人体格胖大,中下焦寒湿。得到肺炎后,心肺功能更加衰弱,肺津液不足。同时,中下焦寒湿,阻隔肺气下行,也让肾无法顺利纳气。因此,除了原本使用大青龙汤、射干麻黄汤等方剂的思维外,还得一并处理这些问题,病情才得以改善。

于是,我开了一个药方:

射干9克,麻黄12克,紫菀9克,款冬花9克,生半夏9克,生姜4片,细辛9克,葶苈子6克,炮附子9克,石膏30克,知母15克,炙甘草9克,炙黄耆18克,党参12克,麦门冬18克,红枣15克九碗水煮成三碗,一次一碗,一天2~3次这个药方,比病人之前服用的药方轻许多。

也就是说,情况复杂,不代表需要使用甘遂等更强的中药,高烧不退,也不表示得使用更大剂量的石膏,而是得多考虑一些细节。这个药方,除了射干麻黄汤加石膏外,有几个重点。首先,得减少病人中下焦寒湿,加了炮附子,配合原本有的麻黄和细辛,为典型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用意。第二,为了强肺气,加了黄耆和党参,不过,既然病人心脏也弱,把黄耆改成炙黄耆,炙过的黄耆有苦味,入心,兼顾心肺,而不再加入生附子等重药来强心。第三,加入麦门冬来增加肺的津液,麦门冬和石膏的用处是不一样的。第四,没有选用泽漆汤内的大戟,而是用葶苈子,因为大戟比较偏向去肺部四周的积液,葶苈子比较偏向去肺部下方的脓痰,比较对应这位病人的咳嗽声音及其它症状。服用这个药方后,病人很快退烧,没有再发烧,肺部CT影像好转。本来预期这周末进行基因核酸检测,但病人进步快速,结果提前将近一周做基因核酸检测,昨天病人已经痊愈出院了。另外,发生了一个小插曲,第四位病人为后收的病人,本来预期可以和第三位病人同时治愈出院。然而,第四位病人被隔离几天后,精神状态出现问题,开始哭闹,不吃不喝,也完全不配合医生的治疗来服用中药。其实,这也不能怪病人,被强制隔离,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出院,甚至不知道会不会死在医院,每天看到的医疗人员都好像外星人,全身都防护服包的紧紧的,连医生是男是女、长的怎么样都看不清楚,更别说建立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心情低落、沮丧、无助,是可以理解的。这几天看到其他确诊病人出院了,这位病人心情才慢慢好转,愿意配合医生的治疗来服用中药,目前预期一周左右可以基因核酸检测。不过,这样的情况,正好成为我们一个非正式的「比较组」,把第四位病人和其他三位病人做比较,验证没有使用中药是无法如此快速痊愈的。

2020-02-16回复

虚心

一个个体诊所医生的中西医结合治肺炎经验总结

我是在武汉市开诊所的个体医生,我们个体医生一天到晩和患者摸爬滚打在一起,我们比所有的医生对冠状病毒肺炎更了解,更有发言权。特别我不光西医大学毕业,而且在湖北中医学院系统学习过三年中医,所以我对此次疫情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和经验,因为我是个体医生,说话言微语轻,所以只得借鉴于网络这个平台,将我对冠状肺炎的治疗预防分享给人民群众,让大家少走弯路,少受痛苦,让我的国家,我的同胞少受罪。在此我声明:绝不是为了什么名誉和金钱,我只是看到很多人民群众非常痛苦丶恐怖丶而又无助而凭良心而做的。

第一方面:在西医方面,我亲眼目睹有些患者病情加重。如有好几个患者因为医院人满为患,将输液带来请我们代注,我仔细查看患者化验单和输液单后告之:你血常规白细胞只有三千多(正常四千一一1万),而你还继续输注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这样会加重你的病情的!但患者说:“医生说我是肺炎丶支气管炎,不消炎不行,按医生的话做吧”。结果第二天患者症状更加严重了,而且发高烧,患者只得肯求我为他再诊,这种病人我们采用克林霉素   十   炎琥宁   或者利巴韦林严重者加中药小青龙汤当天解除患者痛苦,几天就痊愈了。通过这些案例说明虽然是肺炎,但一定要分清是炎症性(白细胞高)还是病毒性(白细胞低),血象高者才可用头孢等,而且不能多用丶久用;反之血象偏低者,万万不能随便用抗菌素,只能加强抗病毒治疗。

第二方面:在中医方面,我感觉不光是武汉市,包括全国几乎都是被“风寒外袭,肺卫受邪”。很多患者都是恶寒丶发热丶咳嗽丶流鼻涕,病程发展后,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喘息,其实在这个阶段用中医的小青龙汤立马可以解除上述症状,一般都是一包药症状解除,三包药基本上痊愈!!我的很多患者我都是这样治疗的。当然如果患者病情转化,表证消失(无恶寒发热流清涕等),只有里证(干咳无痰甚至躁咳),这个时候小青龙汤是不适合的。在这里需要强调:只要你清痰稀痰多,甚至哮喘呼吸困难,直接上小青龙汤立马解除痛苦。遗憾的是,很多人只知道二个字:消炎!!他们那里知道很多病不是你得来的,而是你吃药吃来的。很多人自己给自己当医生,最后把自己治死了。所以我告诫大家:在这个寒凉时节莫随便用消炎等凉药!

第三个方面:我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过程。一:对于患者有恶寒丶发热丶头痛丶身痛丶鼻寒丶流鼻涕丶咽部不适这类表寒证患者,我一般采用克林霉素   十  炎琥宁(或者加利巴韦林)重者加用小青龙汤,患者一般二天痊愈;对病情更加严重者,甚至哮喘呼吸困难等支气管炎或者肺炎患者还是上述方法,但必须加小青龙汤!!!对于没有表证(无恶寒丶发热丶流鼻涕丶头痛丶身痛等),只有里证(干咳丶躁咳,甚至呼吸困难,血常规示白细胞偏高)的这类患者,我一般采用:克林霉素   十  阿奇霉素,如果白细胞达一万以上,则输液头孢等抗菌素。

今天本医才正式关门歇业,只因为是弹尽粮绝(包括中药)。在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的这段时间里,我接诊了许多病人,其中有没有冠状病毒患者我不得而知,我以为很多病人你如果治疗不当,病情越来越重,那么他就可能是或者发展成冠状病毒感染;反之,如果你的治疗得当,病情越来越轻,这个潜在的冠状病毒患者也就痊愈了!这就是中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本医好想与大家分享我的治疗过程,也好希望其他疗效较好的医生把你的好方法贡献出来,现在是国难时期,每个人都要为国分忧,为解除人民群众的痛苦而献方献策。很多从医院里转回我这里的患者告诉我,医院里人满为患,很多人10多个小时都看不到病,所以我很心疼这些患者,我愿意当支愿者去贡献我的力量,我更希望国家重视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来战胜冠状病毒肺炎这场国难。(本文来源于网络)

2020-02-16回复

虚心

河南开封通许县人民医院接诊了十多名疑似武汉肺炎的病人,坚持以中医方法来救治,目前都已经稳定恢复,化验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其中两位被正式确诊为武汉肺炎,也已经好转。

用经方治疗武汉病毒性肺炎,取得了非常喜人的成绩。通许人民医院整理出来的基本参考流程如下:

(1)如果肺部CT无异常阴影,单纯低热、咳嗽、流清鼻涕,给予葛根汤(根据病人临床症状调整用药)

(2)如果肺部CT无异常阴影,高烧,体温38℃以上,无论有没有咳嗽、咳痰等,给予射干麻黄汤加大青龙汤(根据病人临床症状调整用药)

(3)如果肺部CT有异常阴影,肺部有感染情况,给予泽漆汤加茯苓四逆汤,或射干麻黄汤加千金苇茎汤(根据病人临床症状调整用药)

(4)这次两个已经正式确诊的病例,发烧、咳嗽、肺部CT有片状阴影,服用大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千金苇茎汤加减两剂后,改服用泽漆汤加茯苓四逆汤加减。病人体温恢复到36.5℃,肺部CT及化验检查均在正常范围。

以上选自网络文章《再談通許人民醫院治療武漢肺炎》。

我尝试着解读以上这段文字:一则,通许县位在河南,这次武汉疫情中,河南省最重视中医治疗疫病,网上我看到这样一段话:“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要求,各相关机构要全面落实中西医协同诊疗机制,没有中医医师参与治疗的定点医院要立即安排中医参与治疗,确保每个定点医院至少有一名中医医师参与诊疗,提供中医治疗意见,确保所有确诊病例尽早、及时、全病程使用中医中药!”河南走到了全国的最前面,不愧是医圣张仲景的故乡。其实省份能否及时学习河南省的经验,也把中医送到疫病治疗的最前线。我相信,只要中医出手,疫情一定可以迅速控制的。

二则,通许县全部用经方治疗,非常了不起。一方面,经方疗效非常好,完全可以在此病疫情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经方擅长治疗大病重病危病,我们每位中医人都要重视经方的学习。

三则,通许县重视用麻黄、附子等辛温药物,说明这些病例多属于寒性。寒则伤阳,非用辛温不可。其中也用到茯苓四逆汤,说明是三阴病证,邪在少阴与阳虚体质兼有寒湿病邪侵袭相关。

四则,早期病人肺部正常,但出现“单纯低热、咳嗽、流清鼻涕,给予葛根汤”,说明这就是一个标准的太阳病,是太阳受寒,病属表实证。而出现高烧时,给予射干麻黄汤加大青龙汤,亦按表证治疗。早期的用药不离麻黄,邪之入路亦即邪之出路。用辛温解表治疗疫病,说明仲景的药方完全可以用来治疗疫病。

五则,网上有病人问我,当肺部CT出现毛玻璃样改变,颜色变白时,应该用何方?我因只有这一个检查结果而无法辨证,也就无法回答。看了通许县的经验,“给予泽漆汤加茯苓四逆汤,或射干麻黄汤加千金苇茎汤”,这让我知道,这样的检查结果属于少阴病,水饮停滞,阳气不宣。非常好的经验,学习了。

六则,病人是否确诊,在西医看来非常重要。但在中医看来,不管是不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只要有这样的症状和体征,就可以辨证用方。未确诊病例可以治愈,确诊了的病例一样可以治愈。七则,中医能治疫病,可请各地传染病医院马上派人去学习通许县人民医院的经验,赶紧把中医作为治疗疫病的主要手段。因为西医已经明确承认,目前没有特效药物,但中医有方法呀!疫情紧急,治疗要急,要快,要准,可上中医。

2020-02-16回复

虚心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科主任李光熙,对新冠肺炎的看法、救治经历,非常值得一看,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受益。以下是全文:

截至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确诊人数已达2万余人,痊愈的人数却只有几百人。大疫来临,首先思考此瘟疫症状及气候特点,我由于多种原因至今未能直接到前线接触病人,但是这给我时间沉下心来仔细思考疾病特点。     

抵抗瘟疫,中医自古以来多是用全民普适的处方,毕竟病机基本相同。在目前的危局下如何逆转困局呢?

西医治疗目前没有明确的疗效,在这种情况下,我主张基本营养支持治疗为主,而不是过度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因为大剂量的长程使用抗生素,要么会引起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的感染,要么就会引起真菌感染,问题很多很棘手。     

在这种形势下,中医药一定是在主战场,而且应首选中药抗瘟疫。历史上的成功经验都是中药在瘟疫期间保护了我中华民族繁衍昌盛,这次疫情也不例外。   

一个普适方的提出必须结合当下的运气特点,今年疫源地在武汉,疫情特点正如我院仝小林院士所提出来的:武汉的瘟疫偏于寒湿疫情,对于寒湿疫情一定以汗法为先。     

如何发汗才是最佳方法?很多人会想到麻桂剂,伤寒的各种处方。但我首先想到的则是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人参败毒散为何想到了这个处方呢?

第一是来源于古人记载,余霖虽然自创了清瘟败毒饮,但他最为推崇的是这个人参败毒散,称此方为治疗瘟疫的第一方。

第二就是临床感觉,感谢我们在一线奋战的边主任,他认真仔细地跟我讲了病情,尤其他那句话给我了很大提醒 "病人如百草枯一样,本来还好,慢慢就不行了",这个是寒湿内陷的典型表现。     

另外要感谢我的一位朋友,她读了我前几日的文章后找到了我,希望我能帮助她的邻居——住在武昌的一个比较重的"新冠"病人。

这个患者于2020年1月22日,因发热就诊(夫妻同时发病,妻子的病情症状较轻),随即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方案是莫西沙星加激素等,胸部CT完全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表现。     

治疗前患者的舌苔

患者有糖尿病基础疾病,后来情况越来越差,找到我的时候已经发热9日,退热药用了退,退了又热,体温经常徘徊在38.5℃以上,2月1日最高体温39.1℃,心率101次/分,在吸氧浓度5L/min下指端氧饱和度只有87%(正常人至少在95%以上),自觉腹部发热,一动就咳喘得厉害,夜间有1-2次水样便,起夜4-5次。  

2月1日当天,根据他的病情,我果断选择了我对此次疫情深思熟虑的处方人参败毒散。方药如下:羌活12g、独活12g、柴胡15g、前胡10g、枳壳10g、桔梗10g、川芎15g、人参15g、茯苓20g、甘草6g、鸡内金20g、海螵蛸20g、薄荷6g、生姜3片,黄芩10g,半夏9g,黄连8g(当地病房没有人参,用了人参叶)。令其频服,3-4次/日。     

      

我预计病人两日左右热势可退,出乎意料的是,半副药下去,病人热退身静。同样给氧条件下,指端氧饱和度可达93%,心率80余次/分。

   

治疗后患者的舌苔

2月3日随访,病人自觉舒适大半,血氧饱和度99,即将出院。本来对于西医来讲已入困局的病人,就这样走出来了。当然服用此方后最主要的特点是出汗,自然邪随汗出,剩下的就是慢慢调养收功之势了。   

人参败毒散一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正如余霖所言"治瘟第一方"是治疗各种瘟疫的万能方。辨证施治本是中医之本分。但是值此时疫之期,我不禁思考更有效率和经济的做法。在我们这片大地上,瘟疫每逢战乱、饥荒年间总是出现,死伤无数必然是有的,但是历年历代下来,我们发现古方当中有不少治疗时疫的方子,这提示我们一气一戾总有共性,这个病机认准了,那么大多数人此法此方大概率有效。这时候,不需要多么高明的医生,就可以据此稍作加减甚至无需加减,每每获效,扶佑众生。   

此方我做了加减,但是如果作为普适药物,我建议服用:羌活12g、独活12g、柴胡15g、前胡10g、枳壳10g、桔梗10g、川芎15g、人参15g、茯苓20g、甘草6g、鸡内金20g、 海螵蛸20g、薄荷6g、生姜3片 (本想给大家介绍成药,但是不知为何大陆无人生产,台湾有药,远水难解近渴)。

如果不幸得了此瘟疫,无需惊慌,年龄大于45岁或者体质虚弱者建议大家尽快服用此方。如果你自信身体比较壮实而且没有气短感觉,可以服用荆防败毒散,就是上方中去掉人参,加荆芥10g、防风10g。如果你想预防,可以根据年龄和体质情况选择自己的处方。 希望大家尽快能够处理好自己的发热,少去医院,容易感染上更多病毒和细菌。如果两日无效,建议就近就医。

2020-02-16回复

虚心

据报道,武汉一患者使用克力芝等抗病毒药,

5天仍不退烧,呼吸衰竭,用呼吸机也呼吸困难。

服用清肺排毒汤一付半,大汗淋漓,

烧退后呼吸平稳,不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

精神好转。

后又服用几天,已经康复出院。

在辨证基础上,

希望临床多用清肺排毒汤救治患者。

2020-02-1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