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讲小青龙汤

释静尘

2017-09-06

《温病条辨》下焦篇 四十七:秋湿内伏,冬寒外加,脉紧无汗,恶寒身病,喘咳稀痰,胸满舌白滑,恶水不欲饮,甚则倚息不得卧,腹中微胀,小青龙汤主之;脉数有汗,小青龙去麻、辛主之;大汗出者,倍桂枝,减干姜,加麻黄根。

胡希恕先生强调临床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我们把这一条当做一个患者来看,脉紧、无汗、恶寒,提示病位在表,因脉紧不虚,故为太阳病。喘咳稀痰、胸满、舌白滑、恶水不欲饮,甚则倚息不得卧,腹中微胀,提示太阴水饮在里。故本条是一个太阳太阴合病,外邪里饮证,代表方就是小青龙汤。其实在本条开始,吴鞠通谓:秋湿内伏,冬寒外加。已经指出是一个外邪里饮证了。

结合本条,我们回顾分析一下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方

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洗)半升。

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第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从上文可以看出,小青龙汤的病机为“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即表里合病,太阳表不解,故用麻黄、桂枝、芍药、甘草合用解表,心下有水气,为太阴水饮内停,故用半夏、细辛、干姜、五味子温阳化饮。符合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故小青龙汤是典型的太阳太阴合病,被称为外邪里饮,也被称为表寒里饮证。

打赏

给作者打赏

查看全部|只看楼主评论0阅读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