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国忠 家长只需注意两点,孩子就可以终身不患近视、斜视 。

素年锦衣

2014-10-20

本帖最后由 虚心 于 2016-1-12 11:08 编辑

    家长只需注意两点,孩子就可以终身不患近视、斜视       现在中小学戴近视眼镜的学生非常多,特别是女孩子近视发病率要高于男孩儿。我自己在临床中的学习里也经常思考一些东西,发现其实当孩子“近视”时,家长完全没有必要带孩子去配眼镜,只需要注意两点,孩子就可以终身不患近视、斜视。

    为什么呢?事实上,很多人戴眼镜,不管是近视也好,还是散光也好,实际上都是肝脏功能在某一个阶段受到损害导致的后果。

    现代医学的眼科大夫认为,近视有两种,一种是真性的、一种是假性的,其实按照道家医学的看法其实都是假性的,没有真的。这牵涉到什么东西,肝开窍于目。肝主人的藏血功能,肝的经气如果旺盛人的眼睛会很有神,肝主人的魂,肺主要人的魄。

    藏血在人的功能里面体现在肝脏上,为什么初中阶段女孩子近视眼会成批量地往上增加呢?一个是月经初潮,一个是脊柱错弯。

    女孩子十二三岁就开始来月经了,月经是往外走血的,肝的功能是藏血,她开始有生理功能了,这种生理功能刚刚建立的时候会夺去人体大量的能量。而肝脏又是一个藏血的主要器官,正是需要气血充盈的时候,每个月一次的月经将导致血量亏损,血量不够、营养不够以后导致人的视力有一个短时间的下降,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经过一段时间后,当体内生理结构慢地成熟起来时,视力慢慢也就恢复了,血也够了。如果家长在这个血量虚损的时候给孩子配上眼镜,那基本上以后就再也摘不下来了。

    脊柱侧弯和现在小孩的执笔方法有很大关系。很多小孩执笔的方法不对,中指的执掌关节是凹到笔下面去的,实际上执掌关节凹进去以后会导致孩子在写字的时候斜视,字会越写越长,笔尖越短孩子的视力就会越追,最后变成拧着头来追笔尖来判断自己的定写得到底正不正。

    我们通过观察以后,对孩子的不正确拆笔方法稍微做一个修改,其实我们的祖先是非常智慧的。正确的握笔方法基本上就像拿毛笔的执笔方式,把中指执掌关节给突出来。突出来以后,视力所及的地方正是笔尖的位置,也就是我们坐成什么样子都不用再追那个笔尖了,写出来的字还是很正的。错误的执笔的方法很容易导致青少年儿童的脊柱侧弯进页斜视和近视,这也说明肝脏本身有主筋骨功能。

    听过我讲课的朋友可能都清楚,我常说戴眼镜的人大多阳虚,且颈椎处一定会有一个痛点,时间长了颈椎就会出问题。其实,经常戴眼镜的朋友可能都清楚,戴眼镜不仅仅对身体不好,而且在工作、生活中也不方便,为了避免咱们的下一代不再受视近、斜视的困扰,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生长发育和执笔方式,让孩子健康无忧的成长!

打赏

给作者打赏

查看全部|只看楼主评论2阅读5245

虚心

近视是以视近清楚、视远模糊为特征的眼病,其与远视、散光同属于屈光不正。古代中医文献称为“能近怯远症”,多发于青少年时期。

  【病因病机】学龄儿童时期,由于阅读、写字时距离目标太近,或坐位姿势不好,光线过强或过弱,过度疲劳地使用目力等原因均可引起近视。近视包括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假性近视是真性近视的前期,真性近视大多是由假性近视发展而来的。若眼球大小长度没有改变,只是由于长时间近距离读写等引起眼睫状肌痉挛、调节紧张,看远时调节不能放松,从而看远看不清楚所产生的近视现象,称为假性近视。此类近视在解除了睫状肌痉挛后,视力可改善或恢复,故称为“假性近视”或“调节性近视”。假性近视如能得到及时治疗则可恢复为正视眼,如不能及时治疗,近视程度就会愈来愈重,并逐渐发展为真性近视。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禀赋不足、劳心伤神、脾胃虚弱、肝肾亏虚,精血乏源,不能上充于目,加之过用目力,致使目络瘀阻,目窍失于精血濡养所致。

  【诊断】视力差,近视尚可,远视模糊,双目视物易感模糊。心气不足证者,伴有心烦失眠,健忘,神倦乏力,舌淡,苔薄,脉弱。脾虚气弱证者,伴有食欲不振,四肢乏力,便溏,舌淡,苔薄白,脉弱。肝肾亏虚证者,伴有头昏耳鸣,夜寐多梦,腰膝酸软,舌淡红,少苔,脉细。

  【治疗】

  治则:调和气血,疏通脉络。

  部位及取穴:眼眶部、眼胞部、腰骶部;睛明、攒竹、承泣、风池、光明、肝俞、肾俞、足三里、心俞、膈俞、三阴交、阴陵泉、太溪。

  手法:按揉法、分推法、掌振法、擦法。

  操作:

  (1)基本操作:用拇指按揉睛明、攒竹、承泣、风池、光明、肝俞、肾俞、足三里,每约1~2分钟;用拇指分推法分推眼眶10~15次;用掌振法轻轻施于眼胞1~2分钟。

  (2)辨证治疗

  1)心气不足证拇指或三指按揉心俞、膈俞,每穴约2分钟。

  2)脾气虚弱证

  拇指按揉三阴交、阴陵泉,每穴2~3分钟。

  3)肝肾亏虚证

  ①拇指按揉太溪2~3分钟。

  ②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自我推拿保健】常做按揉睛明、四白、太阳及轮刮眼眶等眼保健操,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

  【调护】

  1.阅读、工作时注意照明、距离、姿势等,注意用眼卫生,改正不良的用眼习惯。

  2.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室外活动。

  【按语】

  1.推拿治疗4假性近视有明显效果,对真性近视有改善视力的作用。

  2.科学用眼,坚持做眼保健操,以辅助治疗。

2018-04-15回复

虚心

在眼的调节静止状态下,平行光线的焦点落在视网膜前,谓之近视,祖国医学称之为“能近怯远症”。

   (病因和分类)

    1.轴性近视  由于人体发育过程中眼球过渡发育,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有可能形成曲光过程。因此,平行光线的焦点只可能落于视网膜前,这也是形成近视的最常见原因。不良的用眼习惯常见于:

    (1)在光线不足或忽明忽暗的环境下工作或读书。

    (2)近距离读书,以致眼的调节作用过度。

    (3)坐车、乘船、行走读书,所视目标不固定,以使调节作用过度。

    (4)长期间的持续阅读和不良的读写姿势。

    2.曲光近视 眼光的曲光系统,中间质的曲光力超出正常度数。因此,平行光线仍只能结焦于视网膜前,常见于下列情况:

    (1)角膜膨隆或圆锥角膜。

    (2)球形晶状体。

    (3)晶状体位置倾斜。

    (4)早期老年性白内障。

    (5)睫状肌痉挛,引起晶状体过度调节,使晶状体前面突起,临床上称为假性近视,以学龄儿童为多见。

    所谓假性近视,系看书时离眼太近,过度使用调节,睫状肌痉挛所致,长期下去可能使眼轴变长演变为轴性近视。

    3.遗传性近视  系指变性近视,患者可有家族遗传史,一般为高度近视。

    (临床表现)多数近视发生于青少年,近距离视物清晰,远距离视物模糊,长时间读写伴有头昏脑胀,头痛流泪等症状。配制凹透镜常能较好的矫正视力。

    (诊断)根据视力测定和眼底检查,对近视诊断不难,假性病史较短,矫正视力较好,眼底检查无异常,睫状肌麻醉后视力可明显提高,是与其他近视鉴别的主要区别。

    (辩证论治)按摩主要治疗青少年近视,以滋肝明目,益气养血,调节眼部经气为治疗原则。

    (基本手法)

    1.揉按眼周养血法  用拇、食指自内向外分摸上下眼眶;用食、中指并拢或分别按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按压眼周,环转三周,轻重适宜;拇指或食指分别揉上下眼眶。

    2.揉压睛明明目法  医者两手食指轻揉两侧睛明穴;指尖轻轻按压此穴,并向上下左右推按。

    3.指拨阳白通脉法  用双手食指尖左右轻拨阳白穴,指下有筋脉滚动,眼球可出现胀感,此法隔日拨一次,不可多用。

    4.按颤眼球益气法  在食指轻按眼球的基础上,用食、中、无名三指轻轻捏拿眼球,并行按颤动作;亦可用多指或大鱼际按颤眼球。用力适宜。

    5.捏拨眼耳缓解法  以食、中指分别捏拿上下眼睑,快拿快放;用中指指夹背面滑拨上下眼眶;用拇食指对捏、对揉耳垂,并向外下方轻扯。

    6.端提颈下矫正法  在双拇指揉、压两侧颈肌的基础上,两手分托下颌与后枕拨伸端提;亦可用搬法或旋转复位法矫正偏歪棘突。

    7.揉压俞穴滋肝法  单手拇指分别揉压两侧肝俞、肾俞、阳陵泉、足光明。

    若患者多泪,可加用指压翳风、承泣,若眼部胀痛,可揉压球后,若头部眩晕,可多指揉压两颞,单拇指按压印堂;若近视日久,可重用睛明、太阳、阳白、四白以滋补肝肾,培土生津,明目为法。

   【附】眼气功操

    第一节预备式

    两腿平行、与肩等宽;头正身直、双目平视;两臂下垂,手心内向;松静站立、约1分钟。

    第二节视器运转

    上下运转:两眼先上视,后下视,重复8次。

    左右运转:两腿先左视后右视,重复8次。

    交叉运转:两眼按左上、左下、右上、右下顺序,重复8次。

    顺逆运转:先顺时针旋转8周,再逆时针旋转8周,共两个八拍。

    第三节瞪眼虎视

    两目闭合约半分钟,然后突然大睁眼,目瞪前方5~10秒钟。

    第四节闭目养气

    两腿平行、与肩等宽:头正身直、两目闭合;两臂下垂、手心向内;全身放松、心清意静(约2分钟)。

    第五节开合运气

    两手心向下慢慢向前抬起双臂,至膻中高度,翻转手心相对,两膝微曲、稍停,两手心向内慢慢合拢,至相距3寸时止。然后再慢慢向两侧拉开,至比肩略宽时停,为开合一次,反复16次。共4个八拍。

    第六节近按远拉

    翻转手心向上,两手对准眼球,移向眼睛前方,距眼3寸时稍停,然后向远方慢慢拉开,拉至”一尺许,停止再向眼球按靠,为按拉一次。反复16次,共4个八拍:

    第七节按摩眼部

    两手停在眼前3寸处,手心烤眼1分钟。然后手心对准眼球,先顺时针转8周,再逆时针运转8周。每周约4秒钟(2个八拍)转完后,两手抚眼1分钟。

    第八节引气归元

    两手沿鼻,口两侧向下慢慢滑动,至胸前手指相对,手心向下,按至腹部丹田处,略停,两手分向体两侧,反复3次,恢复预备式。

2018-04-1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