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管不管用,谁说了算?
目前传统医学的基础研究已有越来越远离临床应用之趋势,研究过度细化与碎片化,导致难以回归到整体、回归到结构、回归到鲜活。反思传统中医药萌发源于医疗实践之本真,回归临床本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将是可行之道!
糖尿病在传统中医药领域属于“消渴证”范畴,早在约2 000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已有记载,目前被列为中医药优势病种。
长期以来,传统医学在防治糖尿病方面已发现约800种植物,约400个以单味草药提取物或复方制剂在体外或体内有效,其中单味草药提取物使用频次靠前的主要包括人参、苦瓜、黄连、胡芦巴、地黄、大蒜、肉桂等(结合“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批通过用于糖尿病防治的成方制剂有30种,主要包括玉泉丸、糖脉康颗粒、消渴丸、金芪降糖片、降糖甲片、渴乐宁胶囊等;其中组方药味使用频次由高到低排名前10依次为黄芪、地黄、天花粉、人参、五味子、葛根、麦冬、知母、枸杞子、茯苓。
而目前中医药防治糖尿病作用机制研究成果,多是直接基于细胞或动物水平实验数据得出的,尚未得以临床真实世界的印证;可能存在实验本身重复性以及与临床试验之间的差异性等问题,“临床与基础”沟通壁垒尚未突破!
有什么好的办法吗?让外界心服口服,认可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这到底谁能说了算?
——循证中医药学!
循证中医药学是借鉴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收集、评价、生产、转化中医药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证据,揭示中医药临床作用特点和规律,并指导临床指南、路径和卫生决策制定的一门应用学科。获取对中医药有效性、安全性及其作用机制的循证医学证据阐释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形成并加强中医药优势和作用规律评价研究的证据链。
结合中医药作用机制长期以来存在动物水平/细胞水平研究与临床真实世界关联性不强的现况,获取具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中医药优势病种作用机制阐释,已成为该领域关键科学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和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就拿金芪降糖方来说吧,其防治糖尿病作用机制研究思路就可以照着下面的路子走——
研究工作可有效规避常规研究难以关联临床实际的弊端,切合糖尿病发生发展生物学事件实情,关注其重要潜在标志物蛋白激酶、脂质,并以此构建化学蛋白质组学、非靶向代谢组学等关键技术,发现具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糖尿病特征标志物;
结合金芪降糖方血中移行成分,探索其对特征标志物的干预机制;
并回归临床回顾性印证分析金芪降糖方对糖尿病代谢调控的关键信号扰动,最后凝炼形成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金芪降糖方防治糖尿病作用机制研究思路及关键技术,以期为阐释中医药优势病种作用机制,以及构建中医药临床开放共享的临床数据管理平台提供研究参考与平台技术。
给作者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