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二三汤用之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一诚

2024-06-26

老中医,在50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在临床中总结出了“加、减、裁、采、穿、合、化”等7种方法,创立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名方,其中“麻杏二三汤”就是突出的代表。笔者有幸随侍临诊,并得其指点,用之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属于脾虚失运、痰浊阻肺的咳喘证,屡用效验,今摘录如下:

1、药物组成:炙麻黄10g、杏仁10g、半夏10g、橘红10g、炒苏子10g、茯苓20g、炒莱菔子10g、炒白芥子6g。

2、随证加减:

咳嗽较重者,加紫苑、贝母;

胸闷脘胀甚者,加姜厚朴、焦槟榔;

呼气较困难者,加枳壳、桔梗、前胡;

吸气较困难者,加磁石、沉香;

舌苔厚腻,大便干者,加熟军、瓜蒌;

咳痰清稀而凉者,加干姜、细辛、五味子;

咳痰黄稠者,可去半夏,另加黄芩、虎杖、鱼腥草;

纳呆者,加焦三仙。

3、适应症:

咳嗽痰多色白,胸膈痞闷,肢体困倦,纳呆,口不渴,舌质淡,或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润,脉滑等,证属脾虚湿盛,痰浊阻肺。

4、方义:本方由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加麻黄、杏仁化裁而成。方中茯苓、半夏、橘红健脾化痰,使湿去脾旺,痰无由生;麻黄、杏仁宣肺止咳平喘;苏子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莱菔子下气、消痰、定喘;白芥子快膈利气、温肺化痰。全方共奏健脾燥湿、降气止咳平喘之功。

5.、典型病例:张某某,男,74岁,病案号981282。

患者主因慢性咳喘反复发作10余年,加重1周住院。患者咳嗽气急,胸闷脘痞,咳痰色白量多,易于咳出,不能平卧,纳呆,体倦,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质淡,苔白腻,脉沉滑。查体:桶装胸,两肺叩诊过清音,听诊两肺满布干罗音,并可闻及散在湿罗音。西医诊断为“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辨证属脾虚湿盛,痰浊阻肺。健脾燥湿、降气止咳,宣肺止咳,方用麻杏二三汤加减。炙麻黄10g、杏仁10g、半夏10g、橘红10g、炒苏子10g、茯苓20g、炒莱菔子10g、炒白芥子6g、紫苑10、厚朴10、焦槟榔10。水煎服,日1剂,分2次饭后温服。3剂后,咳嗽、气急之证明显减轻,咳痰量减少,胸闷明显缓解,已能平卧,惟不思饮食,气短,动则尤甚。考虑患者年逾七旬,肾气不足,故另加沉香6、焦三仙个0,以纳气平喘,健胃消食,继服7剂后,气顺咳平,呼吸平稳,咳痰基本消失,活动自如,纳食增加,二便调,高兴出院。

嘱其出院后继续服用金匮肾气丸,以巩固疗效。随访2年未复发。

临床应用当注意,本方总属辛燥之剂,故凡肺痨咯血、阴虚燥痰、痰中带血及痰热壅肺等均非本方所宜。

提示:本文源于网络,文中处方,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辩证使用。

方中药味具体分析

麻黄

【性味】辛苦,温。

【归经】入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发汗,平喘,利水。治伤寒表实,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骨节疼痛;咳嗽气喘;风水浮肿,小便不利;风邪顽痹,皮肤不仁,风疹瘙痒。

杏仁

【性味】苦,温,有毒。

【归经】入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平喘,润肠。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

半夏

【性味】辛,温,有毒。

【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

(化)橘红

【性味】辛、苦,温。

【归经】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散寒,燥湿,利气,消痰。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苏子

【性味与归经】辛,温。入肺经。

【功效】降气消痰定喘,滑肠。

茯苓

【性味】甘淡,平。

【归经】入心、脾、肺经。

【功能主治】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莱菔子

【性味】辛、甘,平。

【归经】归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白芥子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肺、胃经。

【功能主治】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治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

厚朴

【性味】苦辛,温。

【归经】入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温中,下气,燥湿,消痰。治胸腹痞满胀痛,反胃,呕吐,宿食不消,痰饮喘咳,寒湿泻痢。

槟榔

【性味】苦辛,温。

【归经】入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杀虫,破积,下气,行水。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疟疾,水肿,脚气,痰癖,症结。

打赏

给作者打赏

相关阅读
查看全部|只看楼主评论0阅读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