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象读书丨如何透过反思,让未来变得更好,《反思笔记》节选

一诚

2025-03-06

如何透过反思,将过去转化为最棒的未来?

很多人觉得反思很难,因为不知道该回顾什么,甚至误以为反思是在挑自己的毛病和错误。但其实,反思的目的不是让自己陷入懊悔,而是帮助我们整理思考与情绪,将内在声音转化为文字,进而提升行动效率,并在生活中找到新的目标。

在《反思笔记》中,书中提出了七大反思技巧,帮助我们更有效率地整理思绪,透过有系统的反思方式,找到自己该努力的方向。

1.区分——找出可控与不可控的事

在反思的过程中,区分是第一步。

我们需要弄清楚哪些事情是我们能改变的,哪些是我们无法改变的。

这样可以让我们专注于真正能够努力的事情,而不会陷入对过去的埋怨或无谓的焦虑。

区分的几个面向:

区分「自己的问题」和「别人的问题」——有时候,我们会过度承担责任,但有些事情其实是别人该负责的。

区分「可行动的事」与「无法改变的结果」——与其执著于已发生的事,不如把精力放在可以改变的未来。

区分「过去」与「现在」——过去的经验可以是借镜,但现在的行动才是决定未来的关键。

当我们能够清楚地区分这些不同的面向,我们就能更有效率地分配自己的时间与精力。

2.赋予意义——找出价值与可能性

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每一件事,都可以从中找到价值与可能性。

当我们能够赋予经验意义,行为就会改变,而行为的改变最终会影响我们的结果。

如何透过赋予意义改变人生?

问自己:「这件事带给我什么启发?」

思考:「这个经验可以怎么帮助我成长?」

确认:「我可以怎么运用这个教训,让未来变得更好?」

只要不断重复这个步骤,我们的行为模式就会变得更加正向,并逐渐改变人生的轨迹。3.筛选——找出真正重要的事情

在每天发生的大量事件与资讯中,如何挑选出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事?

这就是筛选的目的——我们要主动过滤不必要的资讯,排出优先顺序,避免资讯过载,让自己能够更清楚地做决定。

如何筛选资讯?

问自己:「这件事对我的人生真的重要吗?」

设定优先顺序,确保重要的事情不会被琐事掩盖

学会忽略与自己无关的事,把精力放在对自己有价值的事情上

当我们知道自己的优先顺序,我们就能更敏锐地注意到相关的资讯,也能更快速地做出正确的选择。

4.关联——找出人生中的连结

反思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许多事情其实都是有关联的。

每一个过去的经验,可能都会影响我们的未来,而我们需要透过关联性,找出下一步该怎么走。

关联性就像「人生的连连看」:

有些事情能够清楚地串联成一条直线,带领我们走向未来。

有些关联则是错综复杂的,可能需要时间慢慢整理出头绪。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连结,让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更清晰的方向。

当我们开始记录与分析这些关联,未来的路径就会变得更加清晰。

5.抽象化——统整概念,提炼核心价值

抽象化是一种从经验中提炼出核心概念与价值的方法。

这就像是在思考的过程中,统整出自己对事情的理解与心得,并且将它转化为具有普遍性的原则。

如何进行抽象化?

从每一次的经验中,找出它所代表的更大概念

将这些概念转化为自己的人生哲学

用这些哲学来指引自己的行动

抽象化能帮助我们从日常的细节中,看见更大的视野,并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

6.具体化——把想法转化为行动

抽象化能帮助我们整理想法,而具体化则是将这些想法转变为实际可执行的行动计画。

如何让行动变得具体?

把想法写下来,列出明确的步骤

设定时间表,确保自己能够执行

设计简单可行的小目标,让行动更容易开始

透过具体化的过程,我们能够确保自己的想法不只是停留在脑海中,而是能够真正落实,进而产生改变。

7.换一副滤镜——转换视角,培养同理心

我们常常习惯用自己的视角去看世界,但每个人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可能都不同。

换一副滤镜,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能让我们更有同理心,也更容易发现新的机会。

如何进行视角转换?

试著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理解他们的感受与观点

问自己:「如果我是另一个人,我会怎么看待这件事?」

尝试改变习惯的思考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解决方案

当我们学会换角度看待事情,不仅能让自己变得更开阔,也能让我们在未来的选择中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透过反思,让未来变得更好

反思不是挑剔自己,而是帮助我们整理思绪,透过有系统的方式提升行动效率,并找到新的成长目标。

当我们懂得区分、赋予意义、筛选资讯、找出关联性、抽象化、具体化,并学会换角度思考,我们就能够更有方向地前进,将过去的经验转化为未来的养分。

打赏

给作者打赏

相关阅读
查看全部|只看楼主评论0阅读446